12歲,是開始獨立的年紀,中學生涯,是邁向獨立的年代,祝福13位畢業生,都能在中學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意義和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筆者認為,孩子每一個年齡階段,並不純粹為了滿足升學的學業。他們的每一項經歷裏,都在影響着他們的一生。讓孩子經歷「錢」,也是重要的學習。
孩子漸長,他定有能力作出更多的決定,請讓他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琉球地理位置具有高度重要性,她和中國、日本有什麼歷史瓜葛?為何二戰後琉交由美軍托管?一起聽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的分析。
或許疫情期間造就了不少家庭相聚的時間,但若不留意一些細節,亦可能會造成家庭的緊張與壓力。教養孩童並非易事,但可以是樂事。我們都需要用心去建立每位孩子的成長。
「Archie和Magdalen如今都能獨立自處。他們啟發了我:做人可以不斷進步的,就像我的廚藝,仍有改善空間。」Rachel說。
到底時代不同了,我們父母那一代,離婚兩個字少說出口,女人都覺得嫁了個老公,就要跟他一輩子。但這一代女性都很出色能幹,對婚姻的要求也高,不是求一張長期飯票,而是需要坦誠的溝通交流。
幾年暑假下來,如果試過什麼也不做,一天到晚煲碟,試過連續3星期全天候打機,試過望着天花過一天,父母便會恐慌兒女浪費光陰。
人貴乎獨立,只要好學謙卑,自知不足,有勇氣接受挑戰又自得其樂的話,不單不怕退休生活寂寞失落,反而有許多新領域可追尋。
凡是從小就好動勤勞,常參與家務的孩子,長大了多不怕苦,能吃苦,獨立而有主見,能自律自謀,主動上進,樂於助人,辦起事來能幹有效率!
當年,國外對大腦的認識已經走得很遠了,而我們還停留在抓周、收驚喝符水的階段,至於潛能開發,大腦資源也不是無限的。
動畫的魔力燃點學員的學習熱誠,發掘其藝術潛能,確立事業方向,讓我們期待學員們在動畫界發光發亮。
信服了「簡單」,就少了貪婪,就不會贏者通吃,就不再會惡化貧富差距。簡單不僅美,更變成美德。
一項可以在特殊又漫長的假期,大家在家中與子女一同進行的益智活動,還具有多元化的學習元素,就是進行年度盤點家中物品。
我遇到有些年輕人,他們也口口聲聲說會獨立思考,但他們的生活範圍狹窄,不是在家裏,就是在學校。
老天之所以讓人類不同於其他動植物,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性,就是在告訴我們,人類要互相依賴,而不能走獨立的路,誰都獨立不了。
我看過不少有關台灣戰略重要性的文章,很遺憾,這些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台灣的視角,有些屁股還坐在美國這一邊。
工業革命之後,中國跟西方的差距愈來愈大的原因,就在於思想市場的差異。
表面上,他們也說不支持「港獨」;但在行動上卻以結社自由為名,支持「港獨」分子在香港成立政治組織。
留意遊學團的「教師」是否只是臨時工,未受過培訓,連教自己母語也水平差;更重要的是懂不懂教學方法,和有無教育道德!
誰決定年輕人的前途?答案是肯定而簡單:你自己。這是一個多麼乾淨的、乾脆的、自尊的、自信的答案。
融合是大勢所趨,到時最困惑的,將是那些反對派政客。如果繼續以反中亂港為政綱,將會沒有市場。
香港的情況與加泰羅尼亞相似,搞獨立的人根本沒想過獨立之後的路可以怎樣走,就想帶領香港人一起去折騰?
幼教不是做給成人看的,是做給孩子日後用的。
在富裕的社會裏,也有不少辦法幫助年輕人成熟長進。從溫室中把年輕人帶出來,藉着增廣見聞,身體力行,是其中一個好方法。
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一刻,我們這一代人是可以離開的。但為何不走?是否對前途樂觀?不是。
過分強調親子孩子會依賴;過分強調獨立孩子則太自我。如何讓幼兒獨立,端賴家長在分離和依附之間取得平衡。
成人要明白孩子自出娘胎已開始學習獨立,尊重孩子一天一天累積能力,避免自己阻礙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