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浸大

結合中西技術,說好中國故事──專訪香港浸會大學衞炳江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7
香港浸會大學屹立香港近70年,校方早前公布10年策略發展計劃,銳意成為國際上舉足輕重的研究型博雅大學。衞炳江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暢談浸大如何乘勢發展自己的優勢學科,積極發揮對社會和國家的作用。
由科學、食物安全及市場多角度 剖析中西藥食產品及大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1
藥食市場是藥品、食物以外的第三市場? 2023年中國功能食品市場規模達到3523億元,102種食藥物質清晰收錄進藥典中,各式藥食產品都可在藥食同源數據庫找到。聽聽第一屆香港藥食同源會議的專家怎麼說。
藥食潮流的前世今生:由《本草綱目》到火麻仁拿鐵、淮山薏仁雪糕?低增值是中國藥食產品市場短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6
假如《本草綱目》、《千金翼方》是藥食潮流的前世書,今生的它會是年輕人喜愛的火麻仁拿鐵、淮山薏仁雪糕?科學研究肯定枸杞多糖治抑鬱、山藥抗癌,但藥食產品市場不給力?聽聽第一屆香港藥食同源會議的專家怎麼說。
藥食同源趨勢:藥廠和食品業同時搶佔高地、加速中西醫療科研交流、轉化落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9
香港首屆香港藥食同源會議(FoodMed)5月28、29日於香港浸會大學舉辦,35位來自歐美、亞洲、中國及港台的中西醫藥領域科研、監管人員同台演講,預示這個2023年產值最少破236億美元的市場布局。
香港浸會大學如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作者:文灼非2024-03-20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衞炳江校長表示有興趣將部分或整個校園遷入北都教育城。浸大如能率先搬遷至北部都會區,大幅擴充校園發展空間,將會是香港高等教育又一創舉。
浸大生命科學成像中心成立 希冀帶領推動跨學科研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09
香港浸會大學宣布成立「生命科學成像中心」,希望透過多項先進的腦部成像設施,支援不同範疇的學術人員,將尖端設施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開拓知識創造新領域。
浸大調查:新聞工作者普遍反對立法抵禦不實資訊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27
浸大傳理學院新聞與社會研究所主任、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陳景祥教授表示,調查結果反映香港新聞工作者普遍不贊成訂立反不實資訊法,他們更希望通過推動傳媒素養教育來抵禦不實資訊。
融會美術與音樂 走進巴洛克世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09
巴洛克時期的靜物畫歌頌日常物品的美好和感官享受。浸大潘明倫教授和團隊受此啟發,運用先進的音頻與人工智能技術來設計沉浸式聲音景觀,創造充滿想像空間的感官體驗。
潘明倫教授:浸大創意藝術學院 跨學科教學與研究 融合創新元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7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7月1日成立創意藝術學院,由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及視覺藝術院組成。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表示,新學院重視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培養藝術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潘明倫教授:浸大創意藝術學院跨學科 多元化課程融合創新元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6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7月1日成立創意藝術學院,由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及視覺藝術院組成。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表示,新學院重視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培養藝術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浸大成立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交響樂團 開拓人機合作藝術新領域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4
香港浸會大學早前宣布成立全球首個「圖靈人工智能交響樂團」,開拓人與人工智能共創藝術新領域,並藉此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願景。
治好肥胖不是夢──浸大領導研究 發現調節飽腹感關鍵機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31
應對肥胖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減少進食,但肥胖人士往往失去飽腹感,因而難以調節飲食習慣。浸大研究識別了一種蛋白水解酶,它在人類大腦發出飽腹感訊號的機制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
新增25991宗核酸檢測確診 快測陽性32766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9
本港今日新增25991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的個案,至於快速檢測呈陽性市民的登記平台,則再收到32766宗呈報,另外再多291名患者離世。港大醫學院模型預計,幾天後將出現疫情拐點,單日新增個案將逐漸下降。
新增7533宗確診 疫苗通行證周四起實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1
本港新增753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周日(20日)共收到6892宗呈報個案,再多13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11個月大女嬰。
新增5宗本地確診 屯門增設流動採樣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3
本港新增14宗確診個案,其中9宗是輸入病例,另外5宗是本地個案,都與其他病例相關,另有少於10宗初步確診個案。
浸大成立中藥創新研發中心 引領中藥走向標準化國際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3
香港浸會大學成立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12月22日(周三)揭幕。浸大指出,這個一站式中藥研發平台的成立,配合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投入服務的契機,有望加快香港在創新中藥開發方面的發展。
蘇玉華:與角色做朋友
作者:張灼祥2021-10-20
蘇玉華(Louisa)指出「每次演出,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都有新鮮感,不會對角色生厭的。」
大學應促應用研究 建國際創科中心
作者:黃錦輝2021-10-04
浸大衛炳江校長認為,香港的大學在QS榜上排位靠前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等於研究能力特別強。所以,香港實行「前研後產」的做法未必有效,並建議本地大學為協助香港推動創科產業,應該考慮多從事應用研究。
看管醫健事業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1-09-27
Prenetics首席財務官盧愷浚(資深會計師)見證這家診斷及基因測試公司在涉足新冠病毒檢測後的迅速發展。他講述如何建立目標為本的團隊及協助公司邁向發展新里程。
浸大衞炳江校長開學寄語:現在是新希望的歷史時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8
香港浸會大學周二(9月7日)舉行開學禮,衞炳江校長在典禮上向逾2000名新生致辭,他以「力量」為題寄語學生保持靈活變通、開放態度和同理心,來面對世界重重困難與需要協助的人。
中大黃君恒、浸大陳浩源東京殘奧為港爭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6
中大校友黃君恒和浸大校友陳浩源是今屆東京殘奧港隊代表,分別為本港勇奪一面銀牌及銅牌,受到母校校長祝賀,指出他們的頑強鬥志令人欽佩。
浸大體育劉永松教授:東奧後如何延續香港運動員光輝?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9
浸大體育劉永松教授在港台節目中表示,今次奧運在準備運動員比賽和防疫各方面,雖然未能達致完美,但不失作為日後在新常態下的一個重要參考。除此之外,港府也應該趁住東奧的好形勢,盡快部署中長期策略發展體育。
周潤發獲頒浸大榮譽博士學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9
周潤發從影超過45年,浸大讚揚他是香港影藝專業的標竿,於周六頒發榮譽人文博士學位予周潤發博士,以表揚他的傑出專業成就及對社會的卓越貢獻。
教大、浸大校長祝賀李慧詩勇奪奧運銅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09
教大和浸大校友的李慧詩日前再次於奧運中勇奪銅牌,兩大校長今發新聞稿祝賀她,並稱頌其過人的堅毅和鬥志。
浸大創辦《亞太新聞評論》與亞太新聞專業接軌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17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今年7月創辦《亞太新聞評論》,計劃一年三刊,每期刊登新聞業舉足輕重人物發表的重磅文章。
傳理系老爺張國興
作者:鄭明仁2021-07-15
1968年,張國興應浸會學院傳理系主任余也魯邀請到浸會任教,筆者在三年級和四年級都上過「老爺」的課,深刻體會這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厲害,他博學多才、人脈網絡廣闊,常邀得世外高人到校演講,學生受益不淺。
浸大校長衞炳江:中醫醫院有助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及國際化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12
現時香港的中醫學生必須前往內地的中醫院實習。浸大校長衛炳江在《香港家書》中指出,中醫醫院啟用後,便會成為本地大學的中醫教學及臨床實習場地,學生學習本地常見的病類之外,還可以掌握與本地病人溝通的技巧。
政府伙浸大辦中醫醫院 最快2025年第二季投入服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30
政府與浸大合作在將軍澳興建的全港首間中醫醫院,有望於2025年第二季落成,屆時將提供400張病床,每年預計可服務31萬人次,並推動香港中成藥及中藥研究的發展。
衞炳江教授就任浸大第六任校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6-11
理大前副校長衞炳江教授於6月10日正式就任香港浸會大學第六任校長,他在典禮中表示,將積極探求科技與人文結合空間,其研究提供更多跨學科領域的課程,培養未來領袖應對世界劇變。
潘明倫:玻璃牆內
作者:張灼祥2021-03-10
潘明倫教授是音樂家,也是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他對於藝術有什麼看法?如何想像浸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