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慈教授認為,研究結果顯示,透過提升長者數碼技能,有效改善他們的精神健康,建議政府及機構投放更多資源,以長期計劃形式提供有關數碼技能及精神健康的訓練。
當學童因為網上學習而熟習了電子產品,導致很多孩子在課餘仍不願放下電子產品,甚至出現沉迷打機的狀況,令家長十分頭痛,家長該如何是好?怎樣才能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呢?
在互聯網上唾手可得的免費內容其實絕非免費,只是我們繳付的貨幣不再是金錢這身外之物,而是屬於自己的、更珍貴和更難以補充的注意力。
筆者認為「安心出行」普及性偏低會影響防疫工作,故有必要強制要求市民進行「安心出行」二維碼掃描,否則不能進入場所,這樣才能逐步促使市民下載該程式,提升使用率,加快識別疑似確診者的工作。
隨着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智能電話和社交網站進駐人們的生活並帶來便利,但同時,它們也為謠言和假新聞的傳播提供了沃土。然而要增強對現實和真相的辨識能力,成熟的知情社會是必不可少的。
在曼谷,一些本土消費者喜歡高級商場,另一些則選擇到貨品價格較實惠的地方購物。而流動商貿市場特別興旺。
在資本主義的長期薰陶和產生的條件作用下,現代人要的是「即時爽」。他們不但想要得到滿足,並且要馬上得到滿足。這與防疫和抗疫需要的心理素質何止背道而馳,簡直勢不兩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擴大美國的「乾淨網絡」倡議,以確保美國的資訊網絡不受中國政府影響。這包括把「乾淨路徑」擴展至以下5個領域:「乾淨營運商、乾淨商店、乾淨應用程式、乾淨雲端儲存、乾淨電纜」。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03-20
本記者於2020年3月19日抵達香港,這是要求所有居民和訪客必須進行14天強制性檢疫的第一天。發現政府針對入境旅客的家庭隔離措施存在很多漏洞和錯誤,使這些措施完全失效。
中國經濟規模之大,在經濟順風順水時,其他市場可能埋怨未有受惠。相反現在,其負面破壞力確實不能低估。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智能手機等環節,會否受武漢疫情影響,絕對是有其可能。
當今世上,大家都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究竟對中國人傳統的五育有什麼衝擊呢?究竟在那一方面有好處,那一方面有壞處呢?
要讓年輕人動起來,積極而自發性參與運動鍛煉,便需要從年輕時期做起。
當我們擁有數字身份,便可通過數字渠道明確地進行身份驗證,辦理銀行業務、領取政府福利、醫療保健及教育等關鍵服務。
很多家長希望尋找解決學童沉迷玩手機的方法,但我建議家長為了對症下藥,適宜盡快分析為何學童沉迷玩手機呢!
有福未必可以公平共享,有難卻是必然攬炒,之前的運動品牌如是,電腦品牌亦一樣,這是美國未可取代的軟實力背後尖刀。
我們似乎活在一個瘋狂的年代,千方百計地壓迫小朋友去學習,毫無方法地讓孩子活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殘酷和虛擬世界的蒼白都不是好東西,但我們自己樂此不疲。
大眾對事情成反響,由始至終是基於中間牽涉了騰訊,內地冀減低社會對遊戲的溺愛,卻觸動了一直溺愛騰訊的股民或分析員的神經。
近年電子商貿大大改善零售經營模式,銷售渠道變得多元化,地域限制減少,為中小微企以至初創企業帶來無限商機。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廣泛應用,亦為營銷帶來變革。
科技是方便人類,而非支配人類。智能手機的冒起令人類對科技產生依賴及沉迷,結果現在人人變得「機不離手」,生活離不開手機。
筆者的小學同窗小馮告訴我,他最近更換了智能手機,只因是回應上司的要求。或許有一天,大家如果沒有智能手機,可能連工作也沒有啊!
馬雲的意願是「死在沙灘上」,若非遇到沉船意外,我想他死在辦公室的機會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