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增加選生透明度,美國德州推出一項名為「前10%計劃」(Top Ten Percent Plan)的計劃。這樣的透明收生標準顯著提高了經濟困難學生進入名校的比率,有助他們打破階層限制。
標準化考試未必是最公平的模式,但至少相比其他模糊的標準,是寒窗苦讀者上流的蹊徑。標準化考試至少評定方式統一公開,容許不同人參加。
升學,尤其是升讀大學,從來都是社會流動及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好的學校學位稀少,能否進入優秀的學校就讀,對個人前途及人生都可起到深遠影響。一起聽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對此事的評論。
升學,尤其是升讀大學,則從來都是社會流動及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好的學校學位稀少,能否進入優秀的學校就讀,對個人前途及人生都可起到深遠影響,也會牽動着每一個相關家庭的情緒。
批判性種族理論原來只是一種學術理論,是認為美國目前為了克服種族歧視的政策與措施,只不過是表面的招數。目前美國的建制其實在不斷加深種族矛盾;而種族矛盾的受害方,處境只有愈來愈不堪。
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透露,隨着防疫措施逐步放寬,大學發展會擴展至大灣區。並推出兩個全新修課式碩士課程、多項海外交流活動,期望招收更多東盟國家學生。
內地高考從形式到內容,都正在改變。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到香港新高中文憑考試的架構。香港考評局可能如同內地高考一樣,在必修科目中增加一些較難的題目,加大考試的難度,達到對5級以上分數段誤差進一步的控制。
從教育的角度看,假如我們還深信我們少數科目的獨木橋,足以讓年輕人迎接未來、度過一生,我們其實是在剝奪他們在未來生存和成功的機會。
誰喜歡功課?不會是學童吧!學童情願玩樂也不喜歡功課,應是有相關成長經驗的過來人的「共識」。
受教育愈多,未來收入就愈高。假如每一個人都念了大學,是否每一個人都會有同樣更高的收入?又或者說,每一個人都念了大學,是否社會就平等了?
究竟大學收生應該重視成績,還是其他方面才能呢?香港教育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全人發展,還是成績掛帥呢?
大學入學仍然會是一個競爭入學的境況。只不過美國的大學,似乎普遍地覺得,若只看考試成績,會不利於在中小學由於家庭資源不足而成績不佳的弱勢學生。
理論上,考好公開試,必須經過艱苦學習,能力稍低的,更要不停操練。基層學生黃卷青燈,夙夜匪懈,為的是爭取人生可能是唯一的階級轉移的機會。
40多年前的社會、當時的大學畢業生、當時的大學教育,都難以用來衡量今天的事物。因此,作為政府,應該是運用社會資源,盡力照顧弱勢子女的青少年學習生活。
上個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在以後3年裏面,逐步取消小學三年級與五年級、中學一年級與三年級的年中考試。明年開始,小學一、二年級將取消全部考試。
我們都知道,大學收生是現時整個中、小學學習階段發展的一枝重要指揮棒,它一路牽引中小學課程發展、學習空間與學習方法,大學如何收生,中小學的教與學就得配合。
我們整天在喊「捍衞香港核心價值」的朋友,請想一想,要政府去侵蝕大學的自主權,是前進,還是後退?
香港其實已經潛伏了高等教育供不應求的跡象:一方面,是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中畢業生升學的需求,上下夾攻。
大學生的學習經歷,正在大幅度拓開,從課內到課外、校內到校外、本國到海外。這些變化,不知不覺地,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國際新常態。
大學收生,只考慮學業成績,就會收到只會讀書的學生,或者是只知道高分功名的學生;就會失去了很多有其他優才的學生。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就沒有能力在未來的變幻社會中生活。
若是香港有足夠的大學學位,可以容納更多的本地大學生,又能大量吸引多種來源的學生。關於收生的爭論就會變得不必要。
在此寄語當局,在檢視及重整新高中課程時,請着眼在如何騰出空間,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將知識化作創新意念,擴闊學生視野,那學習才會有趣味和意義。
過去,教育就是從事篩選,天經地義;今天,當我們要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天地的時候,就要追溯教育體制裏面的種種因素,大學收生便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其實學校裏面也在作着不同的掙扎,不少學校和教師正在逐步掙脫制度的局限,努力為學生創造寬闊的學習環境。但是,制度和觀念不變,這種掙扎就會長期延續,也會耗費校長和教師們很多的精力。
最前線的大學負責收生部門做了些切實的微調,希望是能協助解決複雜問題的一個小缺口。
學到自己所喜愛的、所追尋的、能被認同的,就能讓我們的同學學得更開心和更滿足,獲得成功感,讓同學才能展現。
「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假如大學收生更多地考慮分數以外的因素,情形會很不一樣,社會的文化也會有改變。
她值得為我們的下一代作出這麼大的犧牲?而我們沒有其他人為此挺身而出?
大學應享有自主空間訂立最低收生要求,以鼓勵學生選修更多科學科目,建立穩固的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