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28:4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科技

優秀科學家須勇於提出質疑、向未知的終點孜孜不倦努力──盧煜明教授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0
「作為科學家,你必須時刻保持謹慎,勇於提出質疑。即使不能立刻得到答案,我們每一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每 一點努力都讓我們更接近終點。」候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未來科學大獎首屆得主盧煜明教授如是說。
深港河套助內企走出去
作者:車品覺2024-10-28
相信大家感受到,香港已經成為國內創科企業出海的最佳選擇,現在要做的是鞏固這優勢,了解這些企業的需要,繼續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服務。然而一國兩制在引進來和走出去,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AI底層真相:公眾需要更強烈的警告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26
ChatGPT和其他的對話式AI聊天機器人都有免責聲明,警告用戶注意幻覺問題,強調大型語言模型有時候會捏造事實。例如ChatGPT在網頁上就有警語:「ChatGPT可能會產生不準確資訊。」
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揭幕 孫東:助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丘成桐:數據重要但不是一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5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10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院長馬毅教授表示,這個平台超越了科學與工程的傳統界限。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則表示,學院提供的課程將在培養未來解難和創新人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速建「AI+」生態系統 全面改革谷創新
作者:黃錦輝2024-10-22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盡快制定「人工智能+」策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定位,整合現有的人工智能研發資源,確立發展目標。這將推動在香港建立一個整全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商湯10周年國際論壇順利舉行 共譜AI 2.0時代新篇章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21
隨着商湯邁向下一個10年,公司將專注於通過AI提升行業效率、促進可持續發展及構建更互聯的社會。商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在論壇上表示:「我們將繼續利用穩健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大模型技術,推動新一輪創新。」
科技延伸人類能力
作者:車品覺2024-10-21
Canvas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新,它重新定義了人們與AI的互動方式,把AI的角色從工具轉變為合作夥伴。但有很多人提出疑問,這類科技會否帶來副作用?人類的決策自主權是否會被削弱?
Alas, my rival, you stole my crown 談談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崔少明2024-10-19
化學獎頒給不做實驗甚至可能不懂傳統化學的研究者,我的同行如何是好?
人工智能改變知識傳播
作者:梁天卓2024-10-19
隨着AI技術進步,我相信AI將在媒體和資訊傳遞領域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NotebookLM只是開始,更多的AI工具正在改變新聞報道、學術研究以及娛樂節目的製作方式。
AI時代,重新做「人」
作者:王文華2024-10-17
在人與機器的競爭。人應該去做那些機器做不來、或「還」做不好的事。也就是說,人,應該更像「人」,而不是更像「工」。
推動商用車電動化 助力運輸界減碳排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10-16
雖然轉用電動車是企業減少運輸活動碳排放的重要途徑,但除了電動化外,運輸行業減排尚有其他新能源替代方案。我們建議企業根據國際標準,設立多個情景模型進行碳審查,選擇適合的新能源車型,加快新能源轉型的步伐。
「粵信融」促進數據跨境流動
作者:車品覺2024-10-14
「粵信融」服務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的更深層次一體化,通過簡化和安全的數據流動方式,展示區域合作在推動發展經濟的巨大潛力。
AI也會發夢?淺談AI幻覺、成因及緩解之道
作者:馮穎匡2024-10-07
AI幻覺是AI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但隨着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善用模擬技術 預估啟德園盛事容量
作者:黃錦輝2024-10-07
香港推動盛事經濟,啟德體育園將是舉行盛事項目的一個新地標,希望政府善用新科技打造智能園區,在人流管理上也為市民和訪客帶來流暢、嶄新的體驗。
防範AI生化安全風險
作者:車品覺2024-10-07
歷史上的幾次大流行瘟疫和生物恐怖襲擊事件,如西班牙大流感、黑死病及911後的炭疽孢子郵件事件,這些都說明了生物攻擊的災難性威脅,也提醒我們在AI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防範生物攻擊的必要性。
區塊鏈:將網際網路推向第三幕的新架構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05
傳統電腦的軟體與硬體,都注定由一個人或一群人所控制。區塊鏈就像之前的網際網路,顛覆了硬體與軟體的權力關係。在區塊鏈中,是由軟體控制網路中的好幾個硬體。軟體以強大的表現力,掌控整個架構。
訂立國際條約防範AI風險
作者:車品覺2024-09-30
在高速發展的人工智能亟需找到倫理平衡點,各國的合作與協調將是未來人工智能治理的關鍵。筆者覺得,這並不比地球暖化的問題容易解決。
馮穎匡x何劍輝:AI怎樣促進教學? 有哪些實用AI程式值得推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30
AI怎樣促進教學?有哪些實用AI程式可推介?一起聽聽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人工智能)馮穎匡談談這方面的議題。
參考深圳以「產業鏈」規劃創科發展
作者:尹瑞麟2024-09-24
深圳由原來的「三來一補」和輕工業為主,經多年努力,近年一躍成為「中國矽谷」。深圳當局的策略取態方面與香港有什麼不同?當中是否有值得香港借鑑之處?
開拓應用環境 藉需求促創科產業化
作者:黃錦輝2024-09-24
政府是促進創科產業的催化劑,它的主要任務是打通創科生態鏈中各持份者之間的任督二脈,暢順「產、學、研」協作。除了財務資助,政府亦要積極地創造需求。
生物柴油在香港市場的發展和展望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9-23
現時正是香港拓展生物柴油應用的良機,宜善用內地充足的原料供應市場,促進本港生物柴油的生產和使用。
馮穎匡x何劍輝:何謂AI焦慮?AI應用帶來什麼副作用? 需要有什麼素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3
人工智能的出現引起社會哪些憂慮? 使用AI需要有什麼素養?一起聽聽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人工智能)馮穎匡談談這方面的議題。
李飛飛引領AI進入三維空間
作者:車品覺2024-09-23
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創辦的空間智能初創企業World Labs正式啟動,並成功融資2.3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目標是構建「大型世界模型」,把AI擴展到虛擬與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
第八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 籲釋放數據價值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6
第八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以「釋放數據價值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旨在推進深港澳數據融通,助力大灣區經濟發展。
互聯網專業協會慶祝25周年 孫東:數字政策辦公室有助提升施政效率及服務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6
中聯辦副主任劉光源、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出席互聯網專業協會25周年晚宴。孫東表示,新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主張推動以數據、市民和結果為本的數位政策。
草莓專案鞏固OpenAI領導地位
作者:車品覺2024-09-16
美國科技初創企業OpenAI據報即將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推理模型「草莓專案」,旨在開旨在開發能夠處理更複雜問題,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計劃的第二步(合共5個階段)。
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4 推動本港創科教育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1
本年度比賽已是第六屆舉行,是本港最大型及最受歡迎的學界創科比賽之一,超過250間中小學幼稚園及3000名學生踴躍參加比賽,亦有內地隊伍參加比賽與本地學生切磋交流。
每個美籍華人包括黃仁勳都要醒定!
作者:譚新強2024-09-09
暫時 Nvidia和Jensen應仍然安全,但拿着Supermicro來開刀,「殺雞儆猴」是避不了的。但今非昔比,未來中美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張,每個美籍華人都要醒定啲!
加州AI安全法影響深遠
作者:車品覺2024-09-09
SB 1047法案將提交加州州長紐瑟姆(Gavin Newsom),由他選擇是否簽署,9月30日前作決定。若簽署通過,法案將對加州乃至全美AI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AI的道德風險
作者:張宗永2024-09-04
上月,Google被美國法院裁定違反反壟斷法,美國聯邦政府控告Alphabet每年花百億計美元,收買手機商及瀏覽器公司預設Google 為搜尋器。這次判決是美國政府打擊科技巨頭的首次重要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