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如何區分寒底、熱底? 羅頌慧博士:配合體質培養飲食習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0
飲食上,無論蔬菜、生果、肉類、家禽都有温熱、寒涼之分。出身嶺南中醫世家的羅頌慧博士指出,人應適量進食與自己體質相反屬性的食物,調節身體。
港大發現含鉍及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 可作為口服抗新冠特效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9
港大研究團隊發現,含鉍藥物與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能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對於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有相當的治療效果。
Keep住把靚聲
作者:陳妙霞2022-01-18
列缺、照海二穴合用有理肺氣、滋腎水、寧神志、清虛之功效,對食辛辣煎炸等引起的實火、夜睡眠少等引起的陰虛或外感所致之咽喉腫痛,均能醫治。
達文西手臂微創骨盆底重建手術 幫助病人遠離骨盆器官脫垂之苦
作者:龐渂醛2022-01-17
婦女朋友若遇骨盆腔生殖器有問題,不要拖太久。當症狀變嚴重時,身心受創外,還影響社交。現時可利用達文西機器手臂的微創骨盆底重建手術,相較於傳統腹腔鏡傷口小、手術恢復期更快。
疫苗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冀農曆年前後,有30萬70歲以上長者接種首劑疫苗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17
社會要學曉聚焦預防重症死亡,才是走出大流行的方向。與病毒共存的大前提是提高疫苗接種率至全民,從而將新冠肺炎死亡率由2%,減低到千分之一以下,這樣才不會壓垮醫療系統,社會才有機會回復正常。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分辨你是寒底還是熱底?如何透過適當食療改善體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7
有些人容易燥熱,有些人很能吃辣,為什麼呢?因為不同人有不同體質,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教你如何分辨自己是寒底還是熱底,以及如何透過食療改善自身體質,活出健康的人生。
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作者:朱鶴亭2022-01-16
俗語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腰腿酸痛,代表健康亮起了警號。今期推介一些腰腿痛方藥及針刺方法,可以補益腎精,祛腰脊之患。
退休沒有醫療保險怎麼辦?
作者:莊太量2022-01-15
退休後應做運動,多進食健康食物,維持社交生活,不要困在家;因退休後最大問題是不需工作、少外出,以致很多時間躲在家。失去社交活動的話,心情和健康都比較遜色。
治療靈魂的新手術
作者:許嫣2022-01-14
缺乏同理心、行事大膽、利己主義、殘忍、過度自信、漠視人權和生命,Freeman 這些特徵,似乎都有「心理病態」的嫌疑。其實,最需要 lobotomy的人,會否是這位「非一般醫生」呢?
新增5宗本地確診 屯門增設流動採樣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3
本港新增14宗確診個案,其中9宗是輸入病例,另外5宗是本地個案,都與其他病例相關,另有少於10宗初步確診個案。
中大、城大疫情研究小組建議:擴大疫苗接種  收緊社交距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0
中大、城大研究指出,若社交接觸程度一直維持在過去兩星期的水平,由Omicron引起的第5波疫情將導致超過300萬人受感染,以及超過17萬人得重症,但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後,最多可令感染人數下跌至1100。
前十字韌帶損傷重建  手術、術後保護與增能復健是三大關鍵
作者:劉冠麟2022-01-10
前十字韌帶損傷,膝關節內關節腔的血會滲到周圍,沒有血腫也不會癒合,所以一定要手術才能治好。術後一定要積極復健,雖然過程很辛苦,但一定要勇敢的堅持下去,就能恢復到跟原來的一樣。
曾繁光醫生:自閉、過度活躍症、失控為何愈來愈普遍?兒童心理、情緒、精神出問題該怎樣治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0
自閉、過度活躍症、失控等兒童精神問題愈來愈普遍,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講解新一代心理、情緒、精神等範疇,並分析有哪些治療途徑。
食療治本
作者:朱鶴亭2022-01-08
基於中華醫藥「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觀點,以食性藥、藥性藥相配為藥飲、藥膳,在數千年的防病療疾中,產生了良好的祛病救疾的效益。
氣就消了
作者:許嫣2022-01-08
想起兩個不尊重功課但健康活潑的親生女兒,以及自己非常順利的懷孕和生產過程,只覺滿心感激。生活上的諸多困難瑣碎,早已拋到九霄雲外了。
嚴浩:清水漱口功更有效殺死奸細菌 用天竺葵+茶樹油加強肺部抵抗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7
養生達人嚴浩繼續為大家介紹一些自然的保健方法,今集嚴浩親自示範清水漱口功,是有一種有效殺死「奸細菌」功法,同時介紹如何利用兩種精油──天竺葵、茶樹油來加強肺部抵抗力。
科大研究:人體免疫反應可有效應對Omicron變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4
科大與墨爾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儘管包含突變的抗原表位數量明顯高於其他病毒變異株 ,但Omicron與其他變種一樣,仍然不太可能逃脫人類的T細胞反應。
律界女飛魚
作者:張樹槐2022-01-04
日復一日面對堆積如山的法律文件,只有游泳才能為Eliza帶來喘息的空間。她自大學畢業後多年來不斷在本港及海外參加先進分齡賽,亦曾在香港律師會屬下康體會擔任主席及其泳隊榮譽隊長,積極推廣運動精神。
新増29宗確診 望月樓群組增至6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3
本港今日新增29宗確診個案,其中1宗與望月樓群組相關,確診者為一名38歲女子,在荃灣德士古道一間公司任文職。目前,望月樓感染群組已增至6人;另有一名66歲女食客檢疫期間初步呈陽性。
青少年腎病症候群病因未明  發現異常宜早就醫
作者:陳明群2022-01-03
大多數兒童、青少年會有水腫症狀,體重異常增加,或因尿蛋白大量流失,也會出現食慾減低、容易疲倦、嗜睡等症狀;提醒家長在發現子女有類似症狀時,應盡早帶孩子就醫檢查,找出病灶,接受治療。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回顧與展望應對新冠肺炎之法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03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衞生防護中心應該牽頭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盡可能吸納這些意見領袖,以便他們了解最新的防疫信息和防疫措施的局限,彼此快速學習進步。
望月樓感染群組擴大 許樹昌料暫毋須收緊防疫措施 范鴻齡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3
本港近日爆發小型社區感染。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如果仍未接種新冠疫苗,應該盡快接種第一針和第二針;如果已接種了兩針疫苗,在適當時間亦應安排接種第三針,以加強保護。
曾繁光醫生:抑鬱症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轉為躁鬱症?用哪些治療方法才有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3
香港生活壓力大,愈來愈多港人患上抑鬱症,繼而患上躁鬱症,到底哪些治療方法最適合患者?今集《妙手仁心》請來神經科專家曾繁光醫生為我們一一講解。
道家養生警句
作者:朱鶴亭2022-01-02
養生不單指生理,更重心理。人的七情六慾,影響着人的精神、情感、意識、作為、生活、健康。中庸之道,是否養生之道?我們又應該如何實踐中庸之道?
不肯吃藥
作者:許嫣2022-01-01
現代「知識份子」,深受「藥物有副作用」的思維影響,又擔心多吃了會上癮、有抗藥性之類。不論如何解說都拒絕合作,令醫生頭痛無比。
何詩蓓文武雙全 體現香港精神 榮膺本社「2021年度風雲人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31
香港泳手何詩蓓榮膺本社「2021年度風雲人物」,她希望自身能成為一個好榜樣,以生命影響生命,啟發及鼓勵年輕的香港運動員,讓所有人知道香港運動員是很有能力,可以到達國際水平。
透視政經局勢 攜手脫離疫情──2021年度灼見名家十大最受歡迎影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30
2021年快將過去,哪些議題最受市民矚目?一些老大難議題,未來有沒有機會解決?從灼見名家今年十大最受歡迎的YouTube影片中,或者可以窺視2022年的世界政經趨勢。
曾繁光醫生:睡眠素質與造夢有什麼關係? 進入夢境可解決難題,達成願望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8
由古至今,人類對夢都有很多不同的演繹,到底夢是什麼呢?夢境又反映了人怎樣的身體、精神狀況與遭遇?今集《妙手仁心》繼續請來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為各位說夢。
陶弘景增補《神農本草經》 孫思邈著〈大醫精誠〉
作者:朱鶴亭2021-12-26
上期說到晉朝的道士葛洪,在煉丹時發現了許多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為中華醫藥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今期續談兩位同是著名道士的古代醫家陶弘景和孫思邈。
穿越的醫師
作者:許嫣2021-12-25
一個掌握了現代科技的醫生,如果回到古代,是否真的可成為「神醫」、無所不能呢?例如,中國東漢時期的神醫、「外科鼻祖」華佗,我早就懷疑他是從未來穿越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