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5G時代如何與教學配合
作者:翁美茵2022-01-31
學界在推動5G的同時,必須做好教師培訓,教師在擁有專業能力的同時,須具備創新科技的能力,這才能從專業角度作出思考,為學生構思最適切的學習活動。
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進一步剖析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9
本文展示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因素、影響、建議及重要事項。
「好奇心」與「活下去」
作者:程介明2022-01-28
香港是「校本發展」的福地,如何對待考試,完全是在於學校。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煥發好奇心,為好奇心創造空間,學校、教師、家長,責無旁貸。
新冠疫情下推動女童教育刻不容緩
作者:楊立明2022-01-28
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下行,教育問題亦不容忽視,3位講者相信推動女性就學,達至教育及經濟男女平等是改善全球經濟的不二法門。
價值教育可如何推動香港青年走進大灣區
作者:黃家樑2022-01-28
今時今日培養新一代正面和積極的價值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建立堅毅精神、勤勞盡責的核心價值,不但有助國民身份認同的建立,更能促進中港融合,間接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鄒秉恩校長X鄭家寶校長:香港教師有哪些操守易受詬病?教育專業須重視三個問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7
今集《冷思熱話》請來鄒秉恩校長和鄭家寶校長談教育界哪些地方易受詬病,哪些範疇需要問責?如何改善?一齊聽聽兩位校長深入分析。
線上遊學爭議:旅遊與學習能不能相容呢?
作者:曾家洛2022-01-27
要讓遊學從單純的遊歷玩樂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研學,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並按此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內容和過程,讓學生投入學習,收穫成果。
解讀過度保護孩子的後遺症
作者:彭智華2022-01-27
家長需要學習保護子女的哲學,珍重子女如璞玉,同時掌握打磨的過程,使子女成材。
港大破格以體育成就 取錄頂尖運動員學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6
香港大學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頂尖運動員可以擁有彈性的學習安排,以及住宿獎學金、國際交流、學業輔導、訓練及比賽資助等支援,港大運動中心並會為運動員度身打造訓練計劃。
善用大灣區補足香港教育不足
作者:黃冬柏2022-01-26
學校可包裝一些主題式的「跑出課堂外」學習活動,設計具有焦點、切合某些學科的教學課程,大灣區城市群可以成為短期考察的對象。
東華學院陳慧慈校長X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設計專業高質課程 自資院校具靈活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5
東華學院校長陳慧慈教授早前與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就香港高等教育和自資院校面對的挑戰及機遇交流意見。他們指出,自資院校可以靈活運用資源,在課程設計上更能針對學生的專長及市場需求。
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疫下混合式教育成新常態  建構共享平台推動創新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5
疫情急遽轉變,雖為教育界帶來衝擊,同時迎來改革的機遇,各位同儕應繼續拓展國際視野,善用創新教學,發掘學生無限潛能,並照顧學生於疫下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共同實現「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的願景。
培養責任感的聖誕派對
作者:卓王詠詩2022-01-25
半日的聖誕派對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讓他們發揮自己所長、培養責任感、建立英語及帶遊戲的信心,同時培養學生的彈性及應變能力。
新中國的英雄人物
作者:陳奕偉2022-01-25
我們的國家根本不需要虛構一個「中國隊長」,因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人、甚至每一位革命烈士已是中國的「超級英雄」。
新中國的英雄人物
作者:陳奕偉2022-01-25
我們的國家根本不需要虛構一個「中國隊長」,因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人、甚至每一位革命烈士已是中國的「超級英雄」。
港大研究發現:Omicron複製能力和致病性低於其他變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4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Omicron 變種病毒的病毒複製能力和致病性較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低。研究負責人袁國勇教授表示,希望Omicron 繼續遵循這一進化軌跡,成為一種溫和只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
從王安石的《元日》看春節習俗與文化的承傳
作者:梁振威2022-01-24
在中華文化面對西風的衝擊,年輕一代熱衷於西方節日文化,對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底蘊缺乏了解和認同的今天,作為老師,是不是該引導學生欣賞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長善」與「救失」呢?
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現況及趨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1
本文展示學生退學的情況、退學學生的去向、教師離職的情況、離職教師的去向,以及學生離校及教職員離職的趨勢。
快樂校園、無限可能──愛己、愛人、愛社會、愛國家
作者:林泳施2022-01-21
我們無法改變學生的家庭條件,但絕對可以製造符合他們成長經驗的學習環境。若我們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選擇,使擁有不同興趣和才能的他們感到有自己一展所長的機會,這樣,他們才可看到自己的未來。
元宇宙世界「系統沉浸」於現實世界的使用
作者:林嘉良2022-01-21
放在元宇宙的世界裏,系統沉浸就是你和該平台的合作和平台給你的回饋有多緊密。這種沉浸感亦不一定要在元宇宙的世界才能領略, 我們身處現實世界,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好奇心是如何喪失的?
作者:程介明2022-01-21
聰明的學生,慢慢就會學會揣摩老師的意思,希望答中老師心中的答案。這是什麼學習?請想一想,學生是在心中尋找最好的答案,還是在尋找老師認為標準的答案?
香港智能圖書館是否起步太遲?
作者:鄭家寶2022-01-21
建議把「智慧圖書館」訂定為優質教育基金優先主題,優化硬件及軟件,讓學生有更佳的閱讀資源。另一方面,選擇適合的電子閱讀平台 / 電子書,培養學生在網上使用資源的能力,有利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
如何選擇英國中學?
作者:李慧敏2022-01-20
在英國,所有5至16歲的兒童都有權免費進入公立學校,包括持有BNO的香港移民人士。但大家在選擇送孩子去哪所中學前,先要認識英國有哪些不同種類的中學。
疫情下的學習
作者:洪細君2022-01-20
疫情雖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和限制,卻同時迫使大家改變,將來恢復正常學習時,經過了這幾年的歷練,大家的思維模式、做事方法都不一樣了,環境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解開體罰的迷思
作者:彭智華2022-01-20
體罰雖然可能有立竿見影的快速成效,一般在體罰孩子後他們都有機會立刻變得聽話或改變行為。可是體罰孩子也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策略,當沒有了太陽,立竿都沒有影。
惲福龍校長x何漢權校長:怎樣更有效培養非華裔學生?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的學生自信是如何建立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9
香港政府的共融教育政策長期被批評不足。一直強調有教無類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長惲福龍與何漢權校長對談,探討如何更有效培養非華裔學生,以及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專業操守在哪裏?
作者:何漢權2022-01-18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持份者是誰,要扛上責任的又是哪些族群?
學校與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1-18
作為學習機構,學校必須發展其核心無形資產之一:為公眾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智慧資本(Intelligence Capital)。
理大滕錦光校長看香港創科產業的前景
作者:文灼非2022-01-17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是: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創校以來創科碩果累累,相信在香港的新時代會有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