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為何大鱷們都看淡前景?
作者:張建雄2022-10-27
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 Ratio),有什麼玄虛呢?其實也就是每逢高處必回落,有個譜而已!
治標不治本的金融管制
作者:曾國平2022-10-25
大陸地產商十分進取的賣樓花策略是否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產物?如是,強行切斷它們的資金供應鏈又是否治標不治本?
碳中和實現路徑 節流篇
作者:邵志堯2022-10-24
人類運用科技令到碳排放增加,令到地球生病;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人類也需要用科技把它還原。
銀行家的警告夠悲觀嗎?
作者:張建雄2022-10-24
早在2008年金融風暴,有識之士早已警告,寬鬆政策不全有善終,居然死撐了14年。美聯儲加息加遲了一年,加息時速度又太猛,銀行家早已歎生意難做。
陳茂波:保險業要把握國家「雙循環」發展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香港作為國家內循環經濟的參與者,以及外循環經濟的促進者,中、長期而言,包括保險業在內的經濟發展前景亮麗。
財務公司的「大雞三味」
作者:湯文亮2022-10-20
業主攞層樓問財務公司借錢,最後債仔沒錢還,物業就會變成銀主盤。銀主盤增加,細價樓亦開始爆煲。
美債危機 一觸即發
作者:胡孟青2022-10-19
財政部現在考慮出手,間接證明美債市場已出了問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明年利率會升至5厘,亦代表債息易升難跌,債息到底要升到哪個水平才是市場不能承受之高,答案很快會有。
二擇一是香港的痛穴
作者:張宗永2022-10-18
疫情終會共存,利率始終會見頂,但中國和西方在意識形態上的比併會是漫長的,帶給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很多折騰。
國債評級是英美最後一根羽毛
作者:張建雄2022-10-17
美國老大哥的評級,標普AA+第二級,其他仍是AAA第一級,但國債31.2萬億美元,距國債上限31.4萬億美元,已是一步之遙。
張建雄:歐洲金融動盪 有機會出現黑天鵝嗎?美國經濟挑戰重重 投資者可安身避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4
歐洲金融動盪,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分析,今年內有沒有機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以及有沒有利好消息、投資者可否安身避險。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港交所的ESG匯報要求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0-12
港交所認為董事會是上市公司的決策單位,由董事發揮主導角色及承擔責任是最適合不過,港交所也有發出指引,要求他們按步就班完成ESG報告。
美儲局前主席伯南克等3人 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2
2022年度諾貝爾獎的經濟學獎得主揭曉,得獎者包括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戴蒙德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迪布維格,以表揚3人在「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
諾貝爾獎伯南克憑什麼?
作者:胡孟青2022-10-12
究竟市場上似樣嘅經濟學家係唔係已經死晒?如果連伯老也可以攞獎,那麼格老是什麼?死鬼雪茄伏應該都被激得由棺材彈返出嚟!
成功就是「事後看似孔明」
作者:曾國平2022-10-11
宏觀經濟不是冷氣機,調整溫度後很快見效,貨幣政策有其「又長又多變的滯後影響」,我們今天看到的需求下降,5次加息分別有多少貢獻,只有上帝知道。
碳中和實現路徑──開源篇
作者:邵志堯2022-10-10
中國最大的CCUS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全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日前正式注氣運行。該項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CO2)100萬噸,相當於植樹近900萬棵。
陳茂波:港未來機遇比挑戰大 較星國具規模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10月9日)於網誌撰文指出,香港的未來機遇比挑戰大,一直在競爭中發展與成長,毋須妄自菲薄,也不用迴避不足。
政府大還是央行大?
作者:曾國平2022-10-06
英鎊在宣布減稅後大跌,再在政府轉軚後收復失地,我認為可以兩種獨大的情況解讀。
亞洲金融25年回顧
作者:張建雄2022-10-06
24年間,物是人非,上次是金融風暴,今次是利率差風波,美國說割韭菜,但也要有真金白銀去買起亞洲,使全亞洲的優質資產盡入美國囊中,但美國企業有這能力嗎?
移民潮下的損失規避
作者:梁天卓2022-10-05
香港樓市正在經歷另一次熊市。執筆之時,中原指數最新報169.35點,創241周新低,重返4年前的水平。同一時間,本地樓市的交易量亦大跌,據報各大藍籌屋苑交投量正在大幅下降。
英國重磅級減稅計劃 一石激起市場千層浪
作者:西奈山2022-10-04
新首相卓慧思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把火燒得連保守黨內部也有些疑慮,以減稅刺激經濟無可厚非,但英國經濟正處於動盪中,經常帳及財政同錄「雙赤」,擔心過激的政策會造成市場恐慌,認為減稅措施應有序推行。
碳交易增長空間大 香港可發揮橋樑作用
作者:邵志堯2022-10-03
目前全球有31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定價制度的成交量已超越碳稅,因為中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只有23%碳排放量獲交易,所以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看誰挺得住
作者:陳文鴻2022-09-30
美元連續加息,美元高企或可有短期效益,亦不足以在全球經濟哀鴻遍野時促使國內經濟調整,削減債務。加息後還要再濫發貨幣才可支撐愈來愈失控的負債經濟。
從經濟角度看歐美通貨膨脹
作者:何劍輝2022-09-30
觸發歐洲的通貨膨脹的近因主要是由於俄烏衝突引起的能源及食物價格上漲所致,但引起美國通貨膨脹因素的卻比較複雜,是由需求側上升、供應鏈短暫斷裂和能源及食物價格上漲所帶動。
陳茂波:今年經濟或負增長 港須重思政府市場關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港大論壇上表示,雖然香港嚴重依賴與內地和國際世界的聯繫,但由於通道尚未恢復正常、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今年的負增長似乎不可避免,但「按照我們的工作方向及成果,我們對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邵志堯:績效投資 Impact Investment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9-28
21世紀是顛覆的年代,筆者相信年輕人將會想到新構思,創造新的商業模式,Impact Investment會得到重視,既可影響這個世界又能夠自給自足。路從來都是人行出來的。
陳茂波:香港正邁向晴天 籲做好復常準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9月26日)發表網誌,表示隨着新增確診數字漸趨平穩,入境防疫措施放寬是「好消息」,香港將「邁向晴天」,呼籲市民各界加速做好復常的各項準備,捕捉經濟恢復帶來的機遇。
私募巨星二合一的身份
作者:艾雲豪2022-09-26
資產的一買一賣才是股權投資人的技能和專業職稱,持有期當中的附加值當然也很重要,但每當當事人成為當局者後,就經常會有角色混淆,墮入外行人管內行人的誤區。
碳交易制度與碳稅
作者:邵志堯2022-09-26
碳稅的訂定是一門大學問,需要事前調查與規劃,因為若碳稅價格太低,就不會達到推動業者減碳的效用,但價格太高,除了業者不願意配合外,也可能會衝擊到消費者。
許正宇:股債雙線 投融並舉 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2-09-23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金融市場將蛻變進入「互聯互通2.0」的新時代。在交易機制、投資地域及資產類別上我們都已經準備就緒,將以更優越及獨一無二的金融平台匯聚全球投資者,提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1998保匯戰的英雄
作者:艾雲豪2022-09-22
饒餘慶教授雖身處象牙塔,但也表現出悲天憫人的情懷,重點寫在貨幣發行局之下,1998年匯率是保住了,但民生經濟卻是苦不堪言,居民不得不從起居飲食上作大幅度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