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丁新豹:十九世紀香港天主教 育嬰是重要使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2
十九世紀的香港,誘拐婦孺、迫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另方面是很多棄嬰為私生,母親或為娼婦,或因貧窮無力照顧,被迫遺棄嬰兒。香港的天主教會收養很多棄嬰,後來棄嬰院變成了學校。
治癒歷史的創傷──從今日中國的視覺看清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20
與其為清末的屈辱而悲哀,倒不如為今天和當年的對比而自豪,這就是「復興史觀」的精神所在。
古代有采詩之官,我們需要代言體的書寫
作者:許志榮2023-05-20
鑑古知今,香港面對當前的考驗必須審時度勢,及早放下鬥爭意識,化解人民內部的矛盾。以法令的震懾收拾殘局或有一時之效,但長治久安必須從理順民心着手,秦朝衝鋒陷陣的前車之鑑,實在不容忽視。
楊天石教授:史家力求說真話 「竭澤而漁」找資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7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王奇生教授認為,楊天石教授在非常時期都沒有中斷學術研究,十分難能可貴。他以「中國知識分子最後一代通才」來評價楊天石橫跨文史哲的寬廣學術視野。
《汗墨傳世》一書的緣起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06
如果外國人也有這樣的堅持去尋找中國名人資料出版,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香港人不好好寫自己的歷史,將史實盡量留存下去?我開始尋找孫受匡背景資料。
香港獨一無二中英對照報紙
作者:鄭明仁2023-05-05
近日在舊書堆裏發現一份很特別的香港舊報紙《中西日報》,報紙內容從新聞版到副刊,都是中英雙語對照,這在香港報業史是獨一無二的。創辦人是有香港報壇怪傑稱號的任護花,報紙日常工作則交由兒子任忠章負責。
為何崇文尚武是民族復興必由之路
作者:關品方2023-05-05
在充分發揮中國優良的崇文傳統及祥和力量的同時,也要凝聚中華民族的綜合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化解各種歷史問題,進行自我調節,建立論述話語權,把中國傳統的祟尚和平精神向全世界宣揚。
五四前後賽先生的回顧
作者:黃冬柏2023-05-05
「五四運動」當年曾高舉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旗幟,百年後似乎光芒不再。回望當年初心,國人對「賽先生」(Science)的期許應是為了國家富強和進步。
寫在歷史邊上的書信
作者:張灼祥2023-05-04
S. Montefiore選輯的書信,提及的人物包括George Orwell、卡夫卡、畢加索、曼德拉,當中的內容十分難得。
李金強教授:香港基督教會的自立、發展和歸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02
李金強教授特別指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會重視「愛神愛人愛教會」,但更重要的是「為國為民為社會」;重視國家觀念,是華人教會的特色。他坦言,沒有「為國為民為社會」的精神,是香港教會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
李金強教授:基督教在香港的開基與立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8
李金強教授表示,基督新教在香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唯早在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一譯摩理臣)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成為外國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
觀「浮華.仙境」──走進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
作者:馮珍今2023-04-22
藉着文物看歷史,踏入展廳,仿如走進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既可仔細品嘗個中的藏品,亦可一睹這位明代君主的願望和掙扎。
劉智鵬教授:重新認識國家 港人當務之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1
劉智鵬教授預言,中國的未來將是「從仰望西方到平視全球」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則是「立身於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的話語表述中國故事」。
劉智鵬教授:傳統價值觀反映古人智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0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4月14日(周五)邀請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暨歷史系教授、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教授,分享在當在地緣政治的語境中,如何閱讀中國歷史。
從馬英九談到梁啟超的9名子女都是精英
作者:關品方2023-04-08
不讀史,無以言。教育下一代,一定要從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蹟的學習和認識開始。筆者認為,香港教育界的改革,一定要從中國近代歷史成為大學入學試(HKDSE)必修必考的科目開始。
破解密碼
作者:黃珍妮2023-04-07
有人說英國靠情報治理版圖龐大的帝國,怪不知占士邦是國寶,是英國驕傲,是英式超人。其實真正的占士邦,是一群在Bletchley Park為國家在二戰時期破解德國加密電報的學者。
猶太人對於香港的政經影響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04
嘉道理家族在香港安居立業逾越百年,毫無疑問蘊藏具引人入勝的精采故事。普立茲獎得主考夫曼曾撰寫一本以嘉道理家族及沙宣家族的發跡歷史。
從麼地道談祆教在粵港澳的足跡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28
港英政府為表揚一位經營有道的商賈麼地對於香港的貢獻,特意將當時尖沙咀一條連接彌敦道(當時稱為羅便臣道)及漆咸道的道路加以命名。
復常過蓮香,歷史走中學
作者:蔡國光2023-03-24
香園圍村與深圳河之間,有山丘名為白虎山(亦稱白花山),是新界地區最北山丘,居高俯瞰,邊境形勢及附近地貌山林,可盡收眼底。往昔這範圍屬於邊境禁區,因近年逐步開放,走訪鄉村或行山路徑今時多了選擇。
三國在香港的足跡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21
三國故事綻放無窮迷人的魅力,處處在香港遺留下點滴的足迹,持續詠唱說不完的三國。
海濱鄒魯:危丁明博士談香港孔教發展歷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1
民國初年,孔教會及兩次「國教運動」失敗後,陳煥章等人南來香港,1930年創立孔教學院,為香港的孔教運動興滅繼絕,添薪加火,至今已83年,他們如何守護「花果飄零」的傳統文化?
方詩人的文學剪貼簿
作者:鄭明仁2023-03-18
人稱「方詩人」的已故香港作家方寬烈,生前有一特殊癖好,就是喜歡把著名作家的報紙文章剪下來,分門別類用漿糊或膠水糊在環保紙上,然後裝釘成冊,用作自娛或跟人分享。到今天,這些剪貼已成為香港文壇珍貴史料。
草原金秋──内蒙古
作者:張楨2023-03-15
如濤谷影湖光裏,似雪芳華草樹前。俯首巖中皆琥珀,轉身已在白雲間。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浪漫愛情史
作者:李大齊2023-03-14
自古以來一國之君的感情生活是一般百姓熱烈探求的,其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更是傳頌千古,現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赤松黃大仙祠的兩副楹聯
作者:招祥麒2023-03-11
赤松黃大仙祠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萬8000平方米。除主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九龍壁等,各具建築特色,祠內的牌坊亦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孤魂亭
作者:周蜜蜜2023-03-10
從廣州的惠吉西二坊二號,到倫敦的唐寧街10號,羅海星和我走過的人生路,究竟有多麼漫長,多麼曲折,多麼艱辛,實在是無可估量的!
香港第一份廣東話報紙
作者:鄭明仁2023-03-10
《唯一趣報有所謂》,報業行內俗稱《有所謂報》,筆者聞名已久,近日始得一睹真身,機會難得,第一時間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讀〈關於曾祖父詹天佑的幾個訛傳〉後感
作者:劉煦元2023-03-07
筆者日前閱讀了一篇文章〈關於曾祖父詹天佑的幾個訛傳〉,該文作者是詹天佑的曾孫詹咏所寫的,拜讀全文,捏一把冷汗,當中4個訛傳,筆者兒時都當信不疑。
Quiet Generosity 無言大度──記劉紹銘教授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03
I raise a glass to a dear friend who made my life so much happier, so much better. Thanks, Joe.
周蜜蜜新書《亂世孤魂》
作者:鄭明仁2023-03-03
今年1月初收到周蜜蜜的電郵,傳來她的新書《亂世孤魂》稿樣,邀請我寫幾句推薦語。義不容辭,很快把書稿讀了一遍,隔天便把推薦語發給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