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雖然以禮待文臣著稱,但脾氣再好的人,當了皇帝也會有脾氣,宋太祖也未能免俗,一言不合就打掉了大臣兩顆牙齒。但他害怕史官春秋之筆,載其過錯,故能及時醒悟,以賞代罰。
廉政公署(ICAC)於197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而葛柏案亦成為廉署要處理的首宗大案。葛柏服刑後出獄當天,傳媒如何展開追逐戰、TVB新聞部如何絕處逢生,50年後今天仍然是新聞界的話題。
古代國人對玉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普遍認為文人士大夫應該好似玉一樣溫潤典雅含蓄。行為不鋪張不浮誇實實在在,因此玉德是量度古代文人士大夫和知識分子的基本要求!
堅稱要維護普世價值,處身高度文明的列強,為何不應將其得之不「義」的文物,文明地歸還中國呢?
在東方,失敗者是裕仁,侵華結局是吃了原子彈,但居然逃過戰犯之罪,還當了虛君44年,日本變成美國附庸。毛澤東「抗美援朝」勝利,換來25年的自力更生,中美和解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換來45年的脫貧致富。
俞雅凡看《三國演義》時,看到將領運籌帷幄,佩服軍師足智多謀,書中的情節引人入勝,但背後犧牲了多少士兵的性命呢?每一個士兵都有父母,都有子女,但後人根本不知他們姓甚名誰?來自何處?
細細觀看《華萼交輝》收錄的那麼多珍品,認出孟澈送給我的那件揚補之梅花圖紫檀筆筒,古畫新刻,不是古董,勝似古董:何孟澈真的醫好了我的古董癖。
張謙宜好談藝,《詩談》一卷,論「和平」、「天趣」、「布置」等,皆有見地,卷三所謂「莫吃一家飯」,舉「蜂之釀蜜,豈止一花」為例,言為學需「兼採」為上。
潮起潮落,時光流動,朝代更迭,長安的璀璨繁華已隨歷史洪流化為煙塵,但盛唐的氣度、風采,卻藉着詩作保留至今。尋找理想之路縱然遙遠,然上下求索不捨晝夜的毅力和精神,卻化成了一首首千古不朽的名篇。
周世宗藝術天份高,他對製瓷有特殊要求,最終造成舉世知名的柴窯。關於柴窯的特徵,文獻記載柴榮曾在燒造瓷器一事上,御批「雨過雲破天青處,這般顏色作將來」。
傅山哭子之時,尚未悟「父為子綱」之毒,愚忠誤子,傅山當難辭此咎。
2022年初,黃家豪博士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香港公眾考古學會,準備在香港普及考古知識,原來他對考古的興趣早在高中時已種下。對於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種種謎團,他從考古學的角度逐一為我們解讀。
所謂「小報」,是相對「大報」而言。「小報」的定義有兩條,其一是指報紙屬於「細度」紙,紙張大小仿似現今的免費報。小報另一個定義是指報紙的內容多數「不太正經」。
明宣宗雖然貴為一朝天子,生活繁忙,但主要興趣還是養蟋蟀,曾命令蘇州地方官員替他搜羅優質蟋蟀送京,搞到蟋蟀價錢比馬匹還貴,十分擾民。
載灃與其兄光緒一樣,雖有見識,卻無決斷,更無韜略。他上台伊始,就要剷除袁世凱,此乃其立威的千載良機,但經過一番精心部署後,最後卻只將袁氏「開缺回籍養屙」。
建築文化是文化的紀錄,也是歷史的沉澱。何培斌教授認為,建築並非單純的蓋房子。一個時代的建築,反映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審美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日戰爭14年間,翁文灝主管全中國的戰時工業生產及經濟建設,對於怎樣保障中國的礦產資源免遭日本掠奪有極大貢獻。
中大與故宮博物院合辦「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展覽由2023年9月16日起至2023年11月5日於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行。
在教育以高新科技、人工智能為熱談的今天,歷史與文物,是文化底蘊,更應投放資源,不容忽視呢!
筆者認為,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雖然曹操也有不少缺點,也有不少受人非議的地方。
作為一名長期在《文匯報》發表作品的專欄作者,我深深地了解,這張以愛國愛港為宗旨的報紙,不以賺錢為目的,主要以匡正社會風氣為主。
日佔期間,日軍在港島寶雲山頂興建一座忠靈塔,用來供奉日軍亡靈,工程未及一半日軍已投降,重光後香港政府把忠靈塔炸毀。因此,日軍遺留下來的戰爭文物,便僅得現時九龍醫院的慰靈塔。
兩位六七當事人嚴浩、鮑起靜對談,他們反觀自己當年和時下年輕人的行為,認為青年思想都是較為偏激的。總結經驗後,大家都要放下成見和偏激,客觀地看待歷史上中國的發展,社會才有發展。
台灣有些人吹噓,台灣人父親來自閩粵,而母親則是平埔族原住民,既是附會,亦是謊言。
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決非無聊下流之輩,也不是什麼「考據癖」、也沒有什麼「處女情結」,他研究楊玉環的處女問題,是為了論證唐朝的婚禮制度、李唐皇室的血統家風諸問題。
鮑起靜和嚴浩同一左派學校出生,是六七暴動的當事人。他們與父母兄弟姊妹是如何相處的?他們回大陸探親,又看到怎樣的中國?
殷人尚鬼神,每事皆卜問,商王室不管征戰、風雨、疾厄等,都要祈求神明指示。而這些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到底它如何見證漢字的演變?又如何反映三千年前上至天文,下至農耕、曆法、醫學等等?
鮑起靜與嚴浩同是左派學校的學生,也是文化圈有名的人物,1967年對他們來說是怎樣的呢?他們當時會看什麼刊物、電影?
建築,總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置身於繁華熱鬧的香港地,從公共房屋、歷史建築,到環保建築、公共空間,再到近年大熱的西九文化區,你是否也曾了解過這些建築物背後的故事?
此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打破傳統史家以人物和斷代為中心的研究方法,首倡以「大歷史」的宏觀視角觀察歷史,但其缺點是過分重視技術層面的因素,在摒棄意識形態之餘,將道德和人情都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