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9-11
建於1933年的發達堂不但見證區內一個顯赫的客家家族的歷史,亦是折衷主義住宅建築的典型例子。發達堂樓高兩層,建有長長的客家式人字瓦頂,正面是平頂柱廊陽台。於201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當年,劉家傑在TVB主播「毛澤東特輯」時,說了一句話引起軒然大波。這次事件對劉家傑打擊很大,其電視生涯結束與此有直接關係,但他一直沒作公開辯解,直至翌年6月才出書交代,書名就叫做《交代》。
新界的西貢山清水秀,依山傍海,當地居民務農、捕魚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但當日軍的鐵蹄入侵西貢,生活就徹底的改變了!
大連的日本風情街「盛唐.小京都」開業短短9天即因捲入民族情緒的輿論漩渦,遭勒令停業。日本侵華、釣魚台爭端、篡改教科書和參拜靖國神社等「軍國主義」烙印,迫使「盛唐.小京都」成為外交衝突下的犧牲品。
拔萃男女兩所書院早期的歷史錯綜複雜,甚至可說撲朔迷離。相信這本書對認識以至研究拔萃男女兩書院的來龍去脈都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現場,組織學生參觀東蓮覺苑,認識佛教佛學同時,也可認識國家近代歷史與香港當代社會發展,而建築型制與陳設布局透射的文化交融,皆是值得深入學習與體會的。
傳統中國功夫都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下來,葉問詠春亦不例外,導致不少人才、功夫湮沒於世。這一部口述歷史可以彌補史學研究的不足,從第一手訪問中鈎沉軼事,讓大眾感受到大師的熱誠與堅毅,並保存本地文化。
今年是太古集團扎根香港的第151年,太古在香港地產、航空、貿易和飲品業佔重要地位人所共知,但英國施懷雅(Swire)家族何解要選用「太古」作為集團中文名稱?
就算14億的兩岸三地華人都集體失憶,在半億的海外華人當中,或全球35萬間公共和大學圖書館中,只要有一格書櫃或一部電腦的記憶體,保存着余英時、黃仁宇和同類的書作,華文化便會繼續存在下去。
余英時與黃仁宇是長年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前者屬貴族型的學者,後者則較平民化,其出生及學術背景如何?
陳煒舜教授在論他們作品和演譯風格時,有嚴肅和學術的闡釋,亦有趣聞軼事的旁述,予讀者雙重享受。旁徵博引之餘,亦有生花妙筆之效。
龐富的錄音帶一吋也沒留下,原因是當年報道餸菜價格是直播節目,電台沒有把節目錄下留底。否則,今天便可把龐富的聲音片段放在中環街市內循環播放。
日本大文豪大江健三郎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萬延元年的足球》,正好為當世的東奧作了強而有力的文壇背書,以曲折離奇的故事和三場滴血的暴動,重彈半世紀前64東奧後日本經濟起飛之路。
梁款把黃霑生前寫過的歌詞、筆記、文章、剪報,都搬到自己的大學辦公室和家中進行整理,繼而出書。他喜歡用玄妙一點的講法:「黃霑書房設在時間和空間的交界。」
黃霑筆下多的是香港人的生活,他的流行曲歌詞更已融入香港人生活文化之中,帶着掛着藏着多少香港人的回憶。如實地保育我們的記憶,與政治無關,與意識形態無關,只是對記憶的溫情和尊重罷了。
很多年之前,有人把一包包的東西拿到中環神州書店,拆開一看原來是全新的書仔,封面圖畫和書名以紅藍為主色,驟眼看與一般流行愛情小說無異,閱讀內文卻別有洞天……
由香港派美國同事負責到西貢撤退,最大工作是拿着一大袋美元到機場派錢給當地官員,可見南越到最後關頭仍是腐敗,怎能不亡。美國同事從此看破人生,只求瞬間快慰,最後在泰國撞車身亡。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8-17
「消失中的香港-探索廢棄文物建築﹕楊必興攝影展」2021年8月17-29日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華麗的客家大宅、百年歐洲式別墅到邵氏影城,香港優雅的歷史建築正在被推平,被發展成更多的購物中心和豪宅。
我開始搜索女子教育協會的資料,後來又將搜索範圍延伸到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的資料。畢竟,與這所學校有關的傳教士都來自這兩個團體。
正在香港播映的電視劇集《覺醒年代》,紀念中共創黨百年。其「主旋律」,是走社會主義革命之路,但也涉及新文化、五四運動與民主、科學、人權、自主。
學習地質及地史學,可以讓我們加深了解現今地球的問題,也同樣想知道地球的「過去式」,從而鑑古知今,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片土地變成現在的樣子?什麼力量使地球上中國的那一部分從過去的模樣轉變成現在的樣子?
誰是第一個日本自遊行的香港人?日本人曾經來香港學習過什麼?浸大歷史系榮譽教授周佳榮博士今年出版兩本近代日本歷史書籍,順道為大家建構香港對日本走向現代化的影響。
史學泰斗余英時辭世,令各界惋惜不已。 為推廣中華文化,他曾上書已故前總統蔣經國,也因此奠定台灣在國際漢學的重要地位。
為了實現政治理想,明知山有虎而偏向虎山行,絕不是棋盤上的博弈,或者運動場上的較量,入世未深者,絕不能兒戲!
由盧敬之、卓文傑、林雪杰、趙格華和伍智恆合編的《文武之道(下)──以拳入哲》收錄了超過30位武者的文字和訪談實錄,我嘗試用康德的三個關鍵問題將它們分類介紹。
誰是第一個在日本自遊行的香港人?香港社會又如何發揮它對亞洲的影響力?浸大歷史系榮譽教授周佳榮博士近日出版兩本關於近代日本的歷史書籍,並娓娓道來香港對日本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影響。
無論是俯拍的焚屍火光,還是一個身疲力竭在孟加拉的泥灘苦游上岸的羅興亞難民婦女,還是爭相逃亡的難民父子,恐懼但堅毅求生的難民,都表達了這位攝影記者善良而忠實於歷史的專業美德。
世界華人幫會研究學會會長林建強指出,很多人都把黑社會和洪門混為一談,他說兩者絕對不能等同,走上歪路作奸犯科的洪門才叫黑社會,而黑社會一直是英治時期香港警方頭痛問題。
一代史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中研院院士余英時8月1日在美國寓所逝世,享耆壽91歲。
歐陽文利大半生閱書無數,好書一定不會逃過他的法眼;過眼書籍也牢記腦海裏,哪位顧客要哪類書,賣過什麼書給誰,他都一清二楚。早已可以退休頤養天年,但他每天仍然在柴灣工廈守着數以十萬計的舊書,無比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