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7:45: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編輯精選
編輯精選
灼見政治
自我毀滅的「特」式國際新秩序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11
歷史教導我們,強如拿破崙、希特拉,都未曾試過兩線作戰獲勝,更何況特朗普現在是多線作戰,處處火頭呢?特朗普實在應該在空軍一號,抽空好好研讀一下《孫子兵法》的〈九地篇〉。
灼見教育
都大基金晚宴 為助學金及研究項目籌款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11
都大基金晚宴以「夢想飛行 無限可能」為主題,逾360名嘉賓、校友及師生出席,席間設有由都大學生呈獻的多項精彩表演環節,冀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支持大學未來發展。
灼見生活
「蘭得有心人」蘭花展明起香港公園 設免費導賞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10
今年香港蘭藝會即將舉辦「蘭得有心人」展覽,主體布置為心型蘭花藝術裝置,同時亦會展出各屬珍奇蘭花。
灼見教育
尊重不等於順從孩子:如何拿捏適當的親職界線?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10
真正的尊重是雙向的,除了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孩子也應該尊重父母;也應該建立在責任和規範之上,孩子需要學會承擔後果,而不是只享受權利。
灼見政治
再論檢討主要官員問責制的必要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10
識變求變應變,是中央對香港的期許,也是本屆特區政府的自我鞭策,那麼推行了23年的問責制,是不是也應該深入、徹底的檢視和衡量呢?
灼見政治
新聞聯舉辦兩會精神分享會 企業籲提升香港國際化優勢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9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的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傳媒、政界、企業、教育界和科技行業一齊探討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角色與機遇。
名家觀點
陳坤耀:貿易戰可以通過商討解決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9
對於現時中美貿易戰及全球地緣政治不穩,陳坤耀教授指出,中國經濟成長短期會受到影響,但中長期則可以適應挑戰。
司長隨筆
美公布對等關稅率 陳茂波:堅信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7
上周,美國宣布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和評估有關情況和發展,並從多方面為本地企業提供支援。
灼見教育
打造中國版戈登會議 推進國內外科研合作 建設教育強國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7
香港擁有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與國際接軌的高品質課程以及卓越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些教育資源優勢,為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個目標不僅能為自身開闢教育空間、創造發展契機,更對推動科教興國戰略、增強國家創新體系效能具有深遠意義。
書海尋珍
谷埔願景:一個香港村落的建築環境記述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6
谷埔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理論的啟發印證,或者社會建築與設計的實踐,更是對人文物質與自然景觀的體驗。
灼見商業
灣區東盟攜手 開拓合作平台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5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強調,貿發局正以創新外展活動、深耕東盟市場、應對地緣挑戰,並促成三贏合作,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經貿樞紐的核心地位。
書海尋珍
基於認知科學的溝通本質與解決方案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4
《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將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剖析其本質並提出解決之道。
名家演講錄
陳坤耀:環球政經大趨勢對人力資源發展的啟示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3
香港政府在輸入人才時,請先弄清楚想吸引技術人員還是創意企業家,不要盲目信奉100強大學畢業生就是好。吸引具高承受風險能力的移民,可能是推動創新企業的鑰匙。
灼見教育
Y-WE 我才有用工作體驗計劃十周年 參與者:探索潛能闖出一片天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2
六位曾參與「Y-WE 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的年輕人分享職場體驗心得,有人因此確認志向,有人則及時轉換跑道,甚至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書海尋珍
台灣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把握每一次相遇、每一個當下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1
這個世界需要你、我、他,為孩子們付出。上人是許多人慧命的老師,而校長扮演學校的舵手,為學生打造學習環境,引導孩子閱讀,成為未來人才。
名家演講錄
陳龔偉瑩:從混沌到自信 職場啟航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1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世界變化迅速,政治、經濟和科技的變化加劇了年輕人的恐懼與迷惘,使他們更難以掌握未來。這種恐懼源於資訊不足和缺乏認知渠道。
灼見文化
《哪吒2》包場傳播優秀文化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4-01
《哪吒2》票房亮眼,包場功不可沒,讓弱勢群體也能欣賞佳作,同時提升文化軟實力。然而,包場爭議仍需關注,如何在公益性和市場真實性間取得平衡是關鍵。
灼見文化
《擊不倒的她》4月登場 中英劇團首度以拳擊為題原創音樂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31
即使偶爾被生活擊倒,你有再次爬起來的勇氣嗎?這齣以拳擊運動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劇,講述兩位主角在迷失中相遇,互相啟發與成長的故事。劇中共16首原創搶耳歌曲,由現場樂隊與演員熱血演繹,並獲中國香港拳擊總會全力支持,帶來如臨拳賽現場的震撼感。
灼見商業
鄺正煒連任專資會會長 兩會論壇倡香港助力擴大內需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31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選出第19屆理事會成員,鄺正煒連任新一屆會長,吳長勝連任常務副會長。
灼見生活
東華三院慶祝創院155周年 傳遞行善精神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31
東華三院155周年誌慶以「行善無界限」為主題,推出全新企業宣傳片《東華三院伴你成長》及院歌《源遠的歌》,回顧歷史,展現其與香港市民一起成長的歷程,並藉多元活動凝聚社區,推廣關愛精神。
司長隨筆
陳茂波:超級三月盛事連連 吸引逾340萬旅客訪港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31
陳茂波司長分享本月香港盛況:國際七人欖球賽、巴塞爾藝術展、裕澤香江高峰論壇等活動,人潮湧動。跟國際嘉賓互動交流時,得到反饋相當一致,他們認為香港恢復了生氣和活力,對香港的看法愈趨正面和積極。
灼見視頻
易學家侯天同:從文字學看巴拿馬運河事件有什麼玄機?今年腸胃易出問題 十二種不同病症反映了哪些情緒?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9
從文字學看巴拿馬運河事件有什麼玄機?今年腸胃易出問題,十二種不同病症反映了哪些情緒?和玄學有什麼問題?一起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分析。
人物志
一個遺願及一段跨越生死愛情 醫學院創院院長蔡永業夫人梁桂釗四億贈中大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8
蔡永業教授夫人梁桂釗女士將逾四億港元遺產捐贈中大,成立腦神經科學研究所,完成亡夫遺願。梁女士生前生活簡樸,悉心投資,以愛和毅力成就這段感人故事,令人敬佩。
灼見政治
應對科技犯罪新挑戰 13位專家加入警政科技罪案顧問小組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7
第二屆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召開首次會議,聚焦AI風險、Web3合規等議題,致力強化警務科技應用,保障社會安全。
灼見文化
「我什麼都有,我什麼都沒有!」──緬懷作曲家陳能濟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7
陳能濟的專業是作曲,他一生創作的原創作品加上改編的曲子,估計超過五百首以上,包括了大、中、小型的作品,體裁與形式的涵蓋面也很廣,他臥病前剛完成了《歲月印記 – 獅子山》。臨別時,他這麼說:「陳能濟什麼都有,陳能濟什麼都沒有。」
灼見經濟
香港應主動對接十五五綠色減碳機遇 盡快檢討《氣候行動藍圖》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6
政府須投入時間和精力,展開透明且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諮詢,並與公眾推行政策壓力測試,確保在2026年前制定進取務實目標的減碳路線圖。同時,香港市民應該凝聚共識,扭轉習慣以減碳,支持香港政府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以及更新其氣候政策。
灼見文化
「娛樂」傳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6
人為、手作,不復當年勇,智能複製已成定局,將為都市迸出更璀璨的色彩。可是,那精確的璀璨,與手作的天然瑕疵,高下落差明顯;當然,孰高孰下,同樣言人人殊,手作繪畫的工藝,或僅被視作流「傳」的「奇」聞。如此,這般,我繼續悄悄地重映舊片好了。
灼見教育
港大東閘翻新重開 融合傳統與現代設計 強化校園無障礙通行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6
港大般咸道東閘翻新竣工,設計融合傳統與現代。張翔校長在開幕儀式上表示東閘工程彰顯港大致力為教職員、學生和訪客持續改善設施,建立一個積極開放的校園環境的承諾。
書海尋珍
徐是雄新著發行 闡述中華新文明建設的基本要素和動能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5
我在新著中,對於怎樣創造和建立「人類文明新形態」,從不同的角度,特別是從「人類文明的進步」及「人類命運的進化」的不同角度,作出了較為有系統和深入的闡釋和討論。
灼見教育
匯聚全球6000校友 港大啟動本部大樓重塑工程
作者:
編輯精選
2025-03-25
1910年3月16日,港大本部大樓奠基,港大自此開啟百年華章。今年校友日不僅是對這一重要時刻的紀念,更是對港大百年來卓越成就與未來願景的致敬。校友潘燊昌博士擔任「本部大樓重塑工程」籌款委員會主席,在儀式上宣布工程正式啟動。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熱門文章
馬斯克走人 改革仍繼續
王弼
趙靈敏:特朗普向普京示好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國力日益強大 美聯俄抗中戰略為何無出路?
本社編輯部
美關稅掀環球美國經濟危機 劉寧榮:特朗普欲迫他國談判取利
本社編輯部
「可以選,我選自由自在」──專訪黃修平導演
馮珍今
清明雨送別三位朋友
廖書蘭
香港《財政預算案》是一盤帳還是兩盤帳?
羅祥國
「蘭得有心人」蘭花展明起香港公園 設免費導賞
編輯精選
赫拉特的故事
張信剛
美國的「計劃」經濟
何國良
長和出售港口事件的啟示
袁彌昌
何志平: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 不受美國牽制?
本社編輯部
AI是跨學科研究催化劑 卸任後專注AI for Science──專訪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
本社編輯部
《哪吒2》包場傳播優秀文化
編輯精選
教師專業操守違規數字持續飆升 如何遏止歪風
鄒秉恩
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21世紀並非亞洲的崛起 而是歷史在復位? 民主不是萬能藥? 中美角力為何將無止境?
本社編輯部
從巴拿馬港口交易 看中國走向蔚藍的大時代意義
關品方
陳坤耀:環球政經大趨勢對人力資源發展的啟示
編輯精選
鹹出情緒病?中醫指古醫書有載 精神科:忌節食、勿走碳水、宜靜觀訓練
本社編輯部
腹有詩書賽前講座 潘銘基、賴慶芳、蒲葦分享學好中文之道
本社編輯部
特朗普向全球汽車業宣戰 進口車徵25%關稅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