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13:3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艾雲豪

《巨星經濟學》(2022)、《超級巨星經濟學》(2020)和《誰偷走了紅魔》(2016)等書的作者;英文書Rise from Crises(2022)的主編和其中兩篇論文的撰寫人。中環人、球場心、光影迷。職場上是公司收買佬,經歷許多光怪陸離之人和事,愛看數據,但又不太相信數據;常與三山五嶽中人談買論賣,结交不少匪類,習慣於刀鋒邊上舔血。閒時馳聘沙場草地,遊走英超西甲,發現足球這本經,原來也是一本煉金術;近來又發覺影話戲中,原來也有許多金融軼事,與公司買賣息息相關。現把見聞公諸同好,望激起一些話題、半分點子!

電競產業給新興行業的示範
作者:艾雲豪2023-12-11
有了市場,當然就需要有「水」,電競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有波動。不過,近來有中國大陸的電競隊和遊戯開發商,在沙特等地成功融得可觀的投資款,也許算是逃荒遊戯在現實世界中的倖存者?
併購律師是熱血加頭腦的「湊B」活
作者:艾雲豪2023-12-07
長年份有助檢驗球員的潛力,球會更能享受遲熟球員釋放的價值。弊處就是,萬一入錯貨,又或者更衣室發生內鬥的話,長合同兼高工資的球員便是最頭痛的問題,所謂「請佛容易送佛難」。
亞運會為電子競技正名
作者:艾雲豪2023-12-04
電競的入亞一直伴隨爭議,當中7個項目,其實在商業角度上也有不少的挑戰,因為電競選用的商業遊戲通常由遊戲開發商運營,需要根據市場回饋更新版本,生命周期有限。
電視大台為什麼要學做大房東?
作者:艾雲豪2023-11-27
也許,本地大台要做好的,不是口碑,而是學寫聰明的廣告算法,兼職做房東,學做「市集」和「果欄」,多在串流媒體的寵兒Z世代身上打主意。
亞馬遜給TVB的挑戰和啟迪
作者:艾雲豪2023-11-20
在近十年中,亞馬遜在深耕細作下之下,在數字廣告領域上插了一根旗幟鮮明的大旗,亦直接挑戰了Google和Meta的在這方面幾近壟斷的地位。有研究公司估計,亞馬遜的廣告收入將約佔全球數字廣告的8%。
ESG成左右做人難磨心
作者:艾雲豪2023-11-13
許多的批評,其根本的問題是,要平衡現實而殘酷的回報要求、和普世但抽象的社會責任,是個難度極高的挑戰。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當紅金融「炸子鷄」真不好當。
基金龍頭為ESG站台
作者:艾雲豪2023-11-06
貝萊德的投資管理團隊,尤其當中積極管理投資組合中的基金經理,有時還會積極地嘗試影響被投公司,是走向ESG最佳範例中的前列位置。
第二大市值基金難念的經
作者:艾雲豪2023-10-30
前文介紹了拉里·芬克(Larry Fink)的成功之道,今回按手上《經濟學人》的《1842》特刊和《金融時報》對其所做的深度訪問,綜合一下這家當紅炸子雞的基金公司,生意上的一些難題。
金融外交大使是怎樣練成的?
作者:艾雲豪2023-10-23
當70、80年代抵押貸款吹起的証券化之風,芬克在這個本來被高高在上的投資銀行家所瞧不起的平庸的産品上交出成績,讓他成為風口上的豬,為公司賺了大錢,也為自己奠定地位。
併購搏擊:拳拳對敵的M&A較量
作者:艾雲豪2023-10-16
兩個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的競爭甚牽涉反壟斷的審視,比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2010年批准了谷歌收購AdMob的交易,理由是蘋果在廣告嶄露頭角。這個判決,在今日的倒後鏡視角看,還到底是對是錯?
一位球痴的職業生涯
作者:艾雲豪2023-10-12
球會之間既是競賽搶人,又相互抬轎,圍爐起哄。球會的資產負債表裏,債台不錯是堆高起來,但資產卻也被「谷」大。像在2007至08年美國的次按一樣,足壇正形成巨大的泡沫。
股權投資中的「波動率洗白」
作者:艾雲豪2023-10-09
在公開市場中,投資經理必須披露其持股的當前市場估值,即使他們認為市場價格是不正確的。但私募股權的投資經理,自來卻一直成功地説服投資者,私募投資理所當然地不應遵守相同的標準。
金融預測如瞎子摸象?
作者:艾雲豪2023-10-02
上帝創造的世界複雜無比,為此,聰明的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發明了很多的理論、經驗法則和模型,説穿了其實就是憑感觀經驗而生的捷徑,做出好些短期的預測,這也許解釋了最近Algo和AI為何受到萬般的寵愛。
無形資產投資的高回報率
作者:艾雲豪2023-09-25
現在有研究和分析指,如把建立無形資產的費用重新計算,以資產的形式入帳,那麼,這套較能反映無形投資的資產負債表,其實更可以解釋資產價格的變動,更有助投資者和企業作分析和決定。
資產處置的減法效益
作者:艾雲豪2023-09-18
從不少的數據庫,我們在彈指之間就能找到「加法」的交易數據,如A公司宣布收購B公司,但要找到「減法」的數據集,如C公司處置子公司D,卻不是垂手可得。這還不只,減法的數據,很容易被加法的數據所遮蓋。
CEO 對資產處置出讓的疑惑
作者:艾雲豪2023-09-11
大多數的職業經理人骨子裏是希望擴大業務版圖,而不是縮減業務,此無他,餅乾大小和報酬多少是直接掛鈎的,而報酬的數量級,又以認股權證為大頭,現金工資為零頭。 而對權證最敏感的,多數是併購時的刺激。
到併購型企業打工不易
作者:艾雲豪2023-09-04
金融投資與產業投資有重疊的地方,也有不可照版煮碗的地方。競爭的環境不一樣,昔日的汗馬將士,不一定能適應新的戰事,改弦易轍,其實也是恆常態的一種。
併購經理人沒有錯配的履歷
作者:艾雲豪2023-08-28
有併購出身的職業經理人的收購型企業,最能挖掘具有協同效應的收購机會、最能識別被購企業的潛質、最能以「較」低或合理的價錢買到心頭好。所以他們作為併購型企業的總舵主,至少履歷上是沒有錯配的。
併購型的大企業該由誰掌舵?
作者:艾雲豪2023-08-21
最合適做公司一把手的,是由熟識收購合併、對投資項目有高敏感度的併購專家;反而,由紅褲子出身、在企業內由低做起的産品專家、天才程式員、營銷能手、財會掌櫃等,不一定最能勝任今日着重外延拓展的企業新常態。
Alpha以外的超額回報
作者:艾雲豪2023-08-14
諾貝爾經濟學人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早前來港,現借此分享教授早前為一本關於9位知名對沖基金的著作所寫的後記(Afterword)。
實物期權法:有得跟才有得贏
作者:艾雲豪2023-08-07
隨着創業投資日漸普及,機構投資者近來將BSM期權模型,應用為「實物期權模型」,找尋新的視角和工具。
收購出價的天地兩條線
作者:艾雲豪2023-07-31
米奇在2005年鯨吞彼思,2009年買入漫威,再在2012年收購盧卡斯影業,一氣呵成,7年下來,把多個標誌性的電影IP盡收麾下。三者當中,又以盧卡斯一役,風險最高。
當米奇遇上《星球大戰》
作者:艾雲豪2023-07-24
自2012年盧卡斯影業被迪士尼收購後,一如《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奪寶奇兵》系列得面對「迪士尼化」的挑戰和威脅。
漫威奇俠等了14年的一刀
作者:艾雲豪2023-07-17
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本着尊重對家的心態,不干預管理,反而把漫威傳説中的5000名人物庫,發展成後來的7000個,增幅達四成!但後來出現了什麼事,令艾格強行架空漫威紐約總部?
米奇買漫威——從倒後鏡看是一清二楚?
作者:艾雲豪2023-07-10
從倒後鏡看事態永遠是最清楚的,但那些身歷其境的總裁主角,卻從來都是思前想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所以,漫威英雄殺入樂園,原來也有段歷奇。
以彼思之道還施己身的迪士尼收購案
作者:艾雲豪2023-07-03
併購的協同效應,在迪士尼和彼思這一役中,反轉反轉再反轉,天馬行空得符合動畫故事的基本條件。
迪士尼對彼思購而不併
作者:艾雲豪2023-06-26
2005年在風雨中走馬上任的羅拔·艾格臨危受命,從東方之珠得到啟發,在上任第一個董事會就提出要鯨吞彼思,更大膽的是,他明目張膽地告訴大家,對買來的業務,他將撒手不管。
收購合併的兩大敗筆
作者:艾雲豪2023-06-19
艾格是迪士尼公司直至當時最大的一宗收購裏,隨被收購方走入「樂園」。他由被收購方的Cap City/ABC的總裁,最終卻能攀上買方迪士尼的一把手的位置,甚為少有。然而,在上位之前,苦頭自然是少不了的。
迪士尼的收購法術
作者:艾雲豪2023-06-11
要給觀眾一個有血有淚的成功或失敗的敘述,才能留住觀眾,把體育故事與生活、生命、地緣政經結合,才是最好的敘事手法。這是迪士尼CEO艾格早年學到的道理。
千億基金都無法買到的正名
作者:艾雲豪2023-06-05
孫正義在是役中對美國矽谷中人大有功勞才對,可是,同行始終如敵國,在事後的各種表述之中,矽谷中人對孫公的作風的批評,愈加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