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評級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發展一帶一路信用評級三之二

有人會問:中國本土的信用評級機構現在能否取代三大評級機構?現代中國的金融市場歷史很短,債券信用評級只局限於中國境內,加上過去「剛性兌付」的中國特殊情況,使信用評級和債券風險拉不上關係。

中國信用評級機構面對的挑戰

目前對市場上的信用評級機構的其中一種批評是缺乏競爭。2010年經合組織(OECD)競爭委員會為信用評級行業中的競爭問題進行研訊。委員會的結論是:「信用評級市場是寡頭壟斷,三個評級機構佔市場份額超過90%」。

根據歐洲證券市場管理局(ESMA)的新規例,自2011年開始,歐洲開放信用評級服務市場,歡迎更多機構參與,並促進它們之間的競爭。此外,歐盟新法規要求信用評級提高內部盡職調查的工作。2015年底,歐洲有26家註冊的信用評級機構,他們遵循ESMA原則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這些原則接近國際證券監管組織的原則。表1顯示2015年歐洲信用評級機構收入的市場份額。

表1標示三個評級機構仍顯然在歐盟佔主導地位。應該指出的是,雖然惠譽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90年左右),其市場份額仍然遠低於標普和穆迪。其他較新的評級機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大概20年,30年或更長時間,才有可能明顯提高他們的市場份額。

表1︰ 信貸評級機構在歐盟市場份額(信用評級服務和輔助服務)
表1︰ 信貸評級機構在歐盟市場份額(信用評級服務和輔助服務)

要遵循ESMA信用評級機構的規則,這些信用評級機構需要付出非常高的經營成本,相信一些小規模的信用評級機構,因為收入不足或收入沒有增長空間,很快會停止業務。

表1同時表明,如果沒有政府或政府之間的努力來限制那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市場份額,或設置有利規則支援新的評級機構,那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仍將主導市場。同樣,在監管評級機構的法規實施後,那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在美國和香港的市場份額仍然是非常壟斷。

有人會問:中國本土的信用評級機構現在能否取代三大評級機構?現代中國的金融市場歷史很短,債券信用評級只局限於中國境內,加上過去「剛性兌付」的中國特殊情況,使信用評級和債券風險拉不上關係。要這些信用評級機構和他們的分析員走出去,了解其他國家的企業風險,明白國際投資市場的需要,建立起國際評級機構商譽,相信要十分漫長的時間。

一帶一路債券市場和相關信用評級解決方案

鑒於上述的討論,這立場檔提出以下解決方案,以促進一帶一路債券市場的發展。

一、一帶一路國家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債券︰信用評級服務,無論是發行人付費或使用者付費模式,都是與債券發行有關。一些債券發行不需要任何的信用評級服務,因為投資者很清楚他們的信用歷史和未來償還能力。一帶一路政府和其國營企業應該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債券,這可幫助他們在債券市場建立信用品牌和信用歷史。所有這些債券可以通過中國香港的「債券通」市場自由買賣。美國鐵路債券的歷史,表明債券融資對基礎建設的重要性。發達的鐵路和道路網路,將會説明一帶一路國家進一步發展經濟。

二、為一帶一路債券市場服務的信用評級機構︰應該至少有一家國際的信用評級機構提供關於一帶一路債券的信用評級。目前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主要集中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和政府債券。一帶一路債券將包括許多鐵路債券和基礎建造設債券,一帶一路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地區有22個國家是伊斯蘭國家。一帶一路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機構應有能力評估基礎項目風險、發展中國家的主權風險,伊斯蘭國家的主權風險,和債券發行人的經營和財務風險。

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抱怨那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在評估發展中國家的信用品質時存有偏見。例如,他們都過分強調自由經濟環境,不太接受政府干預經濟發展,他們較少強調基本經濟變數,例如財政盈餘,公營債務佔國民收入比率、經濟增長和貿易平衡的資料。一些統計研究指出,信用評級與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自由程度評分有關,包括財政自由、商業自由、勞動自由和財務自由。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金磚國家,在這些自由變數的分數都很低。一帶一路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他們的風險需要不同的角度來評估。

三、公營信用評級機構與新的商業模式:對於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的主要批評,是發行人付費模式,可能導致債券發行人光顧提供更好等級的信用評級機構,這也可能逼使信用評級機構提高信用等級。公營的信用評級機構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有些美國學者主張美國應設立公營信用評級機構,一些人曾建議在聯合國建立國際評級機構。2012年,德國試圖創建歐洲的信用評級機構,與三大評級機構競爭,這建議包括成立基金支持一個公營信用評級機構,針對主權債券的評級,其後擴展到歐盟金融機構債券的評級,這項建議由於對資金供應、獨立性、和可能出現利益衝突等擔憂停止了。有些人甚至擔心公營信用評級機構有一天對美國公司造成麻煩,而面臨美國法律行動。必須承認的是,縱有審慎的信用風險評估,並不能保證信用零違約。

問題是,制度的設計是否能夠有效地為投資者產生獨立和公正的信用風險評估資訊。利潤驅動的信用評級機構,加上發行人付費模式,已經被批評為十分可能扭曲信用評級結果。公營信用評級機構,以明確的服務使命,可能更可靠。公營信用評級機構收入可以來自多方面:來自所有一帶一路國家的年費,銷售全球的資訊訂閱服務費用,債券發行信用風險評估年費。一帶一路國家的金融市場,可以協議債券發行人必須獲得公營信用評級機構的信用等級。這個公營的信用評級機構,將遵循國際標準評估信用風險,它將由國際專家團隊參與各種評級委員會。第一階段,公營信用評級機構應該把重點放在一帶一路各國的政府債券、公營部門企業債券和基礎工程項目債券。

四、其他機制加強一帶一路債券市場發展︰債券發行和信用評級機構是一帶一路債券市場的基本因素。其它機制可以幫助這債券市場增長更快,其中包括︰

  1. 債券基金︰應為一帶一路債券設立的債券基金,這債券基金投資在一籃子的一帶一路債券,這基金可以在交易所買賣,方便機構和零售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
  2. 信用違約保險︰某些保險公司、投資銀行或政策性銀行可以提供債券發行人信用違約保險。保險買家只需支付年費,便可以對沖違約風險。這種保險合同可以幫助一帶一路債券投資者,將高風險投資轉化為低風險投資。
  3. 一帶一路債券作為抵押的銀行貸款:銀行可以為一帶一路債券,為抵押品安排短期融資或備用信貸,這意味着一帶一路債券投資者,可以不用擔心資金流動性問題。
  4. 股票發行和債券發行︰股票發行將幫助債券發行。如果一家公司有股票和債券發行,債券投資者可以透過那公司的財務資訊和股票市場價格變動,來評估債券的風險。如果股票價格不斷上升,債券的信用風險應愈來愈低。

發展一帶一路信用評級三之二

本系列文章:

為何發展一帶一路的信用評級?

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