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馬鞍山礦村變遷的教堂

馬鞍山上的宗教建築見證了礦工在這偏遠角落的艱苦生活,同時亦反映教會為大量湧港難民提供救濟的一頁歷史。當年礦工甚少與外界接觸,山上的教堂和學校便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活動場所。

馬鞍山上在1949年之後曾經匯聚五湖四海之新移民,他們為了餬口在危險的山體開採磁鐵礦(magnetite),賺取微薄收入。當時政府的福利和教育服務未有伸延至偏遠地區,教會有見及此,便上山填補這個空缺,在物資短缺的環境下建立教堂和學校,給予山上數以千計居民最基本的照顧,為他們解決心靈和生活上的困難。

礦場於1976年停產後,許多村民搬到外面謀生,教會亦開始淡出,礦村逐漸被人遺忘。過去在山上提供服務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近年出資修復山上的恩光堂和信義學校,活化為鞍山探索館,讓外界重新認識馬鞍山村的歷史。該會社會服務部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透過各方人物的口述歷史,把原本已煙消雲散的事跡組合起來,重現馬鞍山村昔日景象。

馬鞍山礦村值得記錄的人物除了礦工外,還有傳教士。天主教方濟會與基督教信義會差不多同時來到馬鞍山,分別建立教堂和學校,提供物資、教育和醫療等服務。

天主教的事工

天主教的胡文義神父(Eleutherius Omer Van Hoye)長期在馬鞍山工作,他是比利時籍的方濟會士,曾在內地傳教,能操普通話。1951年被逐離境,翌年10月輾轉抵達香港,到馬鞍山牧養逃難來港的新移民,當時他只有30多歲。

當時方濟會士已在馬鞍山開展傳教工作,在天主教福利會的幫助下,1952年4月在礦場附近的山頂建立了聖若瑟小堂,採用哥德復興式設計,在村中屬於規模較大的建築物。同年胡神父到來擔任聖若瑟小堂的主任司鐸,他見村民缺乏教育,同年在教堂旁邊建立免費義學,名為「聖若瑟小學校」,由來自北方的知識分子擔任老師,教育礦工子弟。另外他亦設立診所,挑選受過教育的青年協助義診。

隨着人口漸多,服務需求日增,胡神父於1954年邀請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七位修女到來幫手,在診所旁興建聖母聖心會院。修女在山區為村民診病、接生和任教,還不時徒步上下山購買日用品。霍文璽修女曾回憶說,當時她們年紀尚輕,熱情高漲,頗為自己每天憑着辛勤和智慧所做的事而自豪。

山下的碼頭區亦有不少新移民聚居,胡神父於1955年10月在此建立聖方濟堂,1962年興辦小學,讓山下民眾也有機會接受教育。

1976年礦場停產,山上的聖若瑟小堂日漸寥落。其後胡神父到台北定居,聖堂在1981年交回香港教區。1987年政府撥地給教會在恆安邨興建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校內設有聖方濟彌撒中心,取代聖若瑟小堂舉行崇拜活動。

從山上俯瞰馬鞍山村的聖若瑟小堂、神父樓和聖若瑟小學等建築群。
從山上俯瞰馬鞍山村的聖若瑟小堂、神父樓和聖若瑟小學等建築群。

教區沒有打算修復聖若瑟小堂,1999年10月在此舉行最後一場彌撒後便將管理權交回政府,自此一直荒廢。古蹟辦其後將聖若瑟小堂建築群列入新增評級名單,2016年獲古諮會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但沒有跟進行動。由於昔日所用的建築材料欠佳,聖堂在無人打理下加速殘損,日益破落。

山下的聖方濟堂建於1955年,1979年升為堂區。其後政府發展馬鞍山新市鎮,教堂於1984年拆卸,在眾人努力和捐助下,1996年在馬鞍山運動場旁的恆光街重建新堂,但方濟會人手短缺,管理權便交給教區。教堂內有一座耶穌聖心像,原置於山上的聖若瑟小堂。門外的銅鐘亦屬古物,曾風雨無間地在聖方濟堂響起,提醒教友恭敬天主。

信義會恩光堂

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後,中國各地之宣教士紛紛撤退到香港。住在沙田道風山的美國豫中差會監督貝約翰牧師,看見內地逃難來港的難民人數日漸劇增,便建議宣教士留在香港,向難民傳播福音。

1950年9月,貝約翰牧師派遣信義神學院3位學生賈永振、姜中原和杜安樂到馬鞍山,向內地移民礦工開展傳道工作。最初他們在一間小木屋聚會,後來人數增多,1952年6月22日獲差會資助建了一間禮拜堂,這是信義會在港第一所自建的座堂式聖堂,1961年命名為「恩光堂」。

恩光堂與聖若瑟小堂只相隔一條小路,路上曾擺設了許多攤檔,是村中的「街市」。恩光堂設計簡樸,正門頂端的鐘樓是其標誌。首任牧師為賈永振,之後由張子騫接手。張子騫是河南人,1951年畢業於信義神學院,1953年被按立為牧師。他一直在山上服務,直至1994年正式退休,一生最寶貴的時間都奉獻給礦村,不辭勞苦為礦工服務,儼如馬鞍山的村長。當中的工作包括向政府爭取公共設施、改善生活環境,又為他們提供養雞、養豬和教育等支援,1963年更在山麓110ML礦洞附近建立信義新村安置礦工。

信義會於1952年和1955年在山上和山下建立學校,為居民提供免費教育。前者為員工子弟信義學校,後改為信義恩光小學,1960年增辦幼稚園。礦場停產後,信義學校因學生人數大減而停辦,其後碼頭區的學校因政府發展馬鞍山而搬遷。1987年信義會獲政府批地在恆安邨建立馬鞍山信義學校,將昔日山上和山下兩所學校合併一起。

活化後的信義會禮拜堂和信義學校。
活化後的信義會禮拜堂和信義學校。

恩光堂曾於1977年連同毗鄰的信義學校舊址改為恩青營,後來設立靜修中心,1999年受山泥傾瀉影響而停用。經過多年棄置,信義會在2012年決定自資修復聖堂和學校,活化為「鞍山探索館」,2015年重新提供服務,帶領市民認識礦村遺跡,體驗山上生活。

馬鞍山上的宗教建築見證了礦工在這偏遠角落的艱苦生活,同時亦反映教會為大量湧港難民提供救濟的一頁歷史。當年交通不便,言語不通,礦工甚少與外界接觸,山上的教堂和學校便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活動場所。隨着礦場結束,兩間教堂相繼完成歷史任務。恩光堂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再現生機;聖若瑟小堂雖屬二級歷史建築,但未獲適當重視,任由荒廢,裏面的故事隨同歲月被埋藏在破爛石牆中。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