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失效市場重整置業階梯

總結五年經驗,辣招遏抑置業需求,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有目共睹。轉手及按揭市場失效,發展商當道,樓價反節節飆升。

五年多以來,政府扭盡六壬壓抑需求,增加供應,平抑樓價,卻事與願違,房地產市場飆升累積達六成多。況且利率連年近零,資產通脹,稅務及按揭雙辣齊下,也難阻樓市脫韁,政府陷於進退維谷。輿論始恍然大悟,問題錯綜複雜,並非簡單供求失衡,還有公私營供求錯配,且受客觀形勢影響。政府換屆,調整策略,分散供求,完善公私營住房置業階梯,委任專組檢討土地供應,冀扭轉局面,但遠水難救近火。

壓抑投機的板斧

治標壓抑投機短炒,不外控制流轉、壓低槓杆、打破壟斷、分散供求等四度板斧,但收放需有道。治本完善租置階梯,有賴供求平衡配對,不可只爭朝夕。上屆政府欲速不達,皆因跳不出治標思維,又剛愎自用,師老無功弄巧反拙。

控制流轉莫過於寓禁於徵,最有效是增值稅,轉手愈快徵稅愈高,長期投資者甚至可獲豁免。香港不設增值稅,政府借道特別印花稅,先徵後退,分期三年,也達至相約效應。凡置業投資三年內轉讓,已繳未退印花稅遭沒收。措施立竿見影,投機短炒幾乎絕跡。其後擴大印花稅制,排擠非置業需求圖壓抑樓價,卻徒勞無功。外地買家印花稅可抑制非居民投資需求,而對自住需求影響有限。其一、投資對象是高價住房,不應影響民生;其次、大多放租弁取回報,不會影響供應。本地投資雙倍印花稅屬懲罰性,窒礙正常流轉,後來變本加厲不分級劃一稅率,幾乎癱瘓樓市。住房轉手市場正常流轉年率約10%,即約10萬多宗,近年卻下跌近半至6萬宗上下(或5%)。問題癥結是換樓難,自住業主若非先賣後買,雙重按揭,雙重徵稅,實難以負擔。投資業主若售舊換新,需多繳數倍印花,殊不化算。治標變恆常,反窒礙市場流轉,萎縮供應。知收不知放,怎不問題叢生?

壓低槓杆旨在阻截投機資金,並非管制銀行信貸風險,更須配合控制流轉等措施,相輔相成。預售樓花可做即供按揭,槓杆高首期低,有利投機短炒。例如首期10%等於槓杆9倍,建築期內樓價若上升10%,轉手即獲利近倍,小本利大,尤其近年利率偏零,資產通脹。提高首期減低槓杆,當有助壓抑炒風,但限制樓花賣買,始是關鍵。雙管齊下,炒賣投機消聲匿跡,政府卻再三收緊按揭,監控信貸風險為名,壓抑置業投資需求為實。樓市風高浪急,加強規管按揭無可厚非,況且九七亞洲金融風暴記憶猶新。經一事長一智,銀行更自律更審慎,何必杞人憂天;其實回歸廿年來,銀行經歷兩次大風浪,而呆壞按揭並無不尋常變動,正可佐證。

按揭條件日苛,換樓及置業皆顧此失彼,尤其四成首期是大挑戰,過關後還需跨越重重測試,轉手盤變得可望不可卻,流轉放緩。新盤乘虛而入填補空隙,發展商反客為主,繞過管制,提供優惠按揭,搶佔市場。其實辣招大有商榷之處,似乎增加交易成本壓抑需求多於風險管理,尤其按揭保險,本是市場機制金融產品。假若按揭成數超越監管指標者必須購買,而官商幾乎壟斷承保,應作別論;投保變相繳納「按揭稅」,而保費折扣即是「減稅」。其實金融監管是宏觀性抓大放小,指標難免主觀大於客觀,若微觀規管個案審批,等同越俎代庖,變相信用管制。況且信用保險不外雙重保障,銀行貸款審批向嚴謹,未達標者難以過關,不論有否購買保險。治標變恆常,反過來管制正常融資。知收不知放,怎不問題叢生?

香港奉行資本市場自由經濟,優勝劣敗,大眾關注公平競爭大於寡頭壟斷。樓市辣招過猶不及,反造就大發展商主導市場。轉手市場成交大選擇多,本來有利初次置業。不過稅務辣招下,換樓力不從心,放盤萎縮供應大減。按揭辣招下,置業力有不逮,望樓興歎。發展商卻可彈性放帳,買家有不同付款方案選擇,減輕首期負擔。新盤又可將貨就價,縮小單位面積,適應置業預算。此消彼長,近年成交縮減至8萬宗,而新盤仍佔2萬宗,餘下是轉手盤。在商言商,買地建樓售樓是房地產發展循環。往昔轉手市場活躍交易頻繁,成交價即市價,乃發展商投地出價之指標。時移世易,新盤今反客為主,轉手盤亦步亦趨。

有人質疑樓市辣招推高樓價乃穿鑿附會,因果推論欠實據分析支持。轉手市場萎縮,議價定價功能失效是現實;大發展商主宰市場,新盤叫價能力也不容置疑。實力此消彼長,新盤變相引領樓價,況且新盤面積日縮而尺價日高,形成惡性循環。市場估算2017年住房成交84,500宗,平均樓價每宗約820萬元;其中新盤有16,900宗,平均每宗達1,270萬元,皆因多個高檔盤開售,招標推高樓價尺價。

分散供求知易行難,因為需求領先而供應滯後,且備受客觀形勢影響。樓市劃分出租公屋、資助居屋、租賃私樓、自住私樓等四板塊。新加坡採用分隔政策,公屋私樓各自獨立成市,互不相干。公屋單位多元,國民可按需求負擔選擇,租置彈性大,形成置業階梯。特區政府取經,試辦綠置居及白居二,分散置業供求,卻成效不彰。綠置居對公屋富戶欠吸引,也未能縮短輪候冊;白居二癥結是同時出讓補地價權,願割愛者提高叫價以補償損失。政府換屆後,借鏡新加坡模式,增設公私合營首置上車盤,重整置業階梯。政府不諱言,從分散供求入手解決置業難,樓價高牆將不攻自破。不過供求與價格是銅板兩面,互動互牽,若不先拆解結構問題,矯正失效轉手及按揭市場,置業階梯從何說起?供求如何平衡匹配?樓價如何回順?

難以確定實際需求

公屋癥結是實際需求難以確定,現行機制無從客觀編配輪候優次。其實有輪候者是務求佔位(即買保險),屆時大可能須自動放棄。綠置居先天不足,非置業首選,後天失調,佔用公屋資源。居屋癥結是轉手市場淡靜,業主寧可補地價轉場私樓,也不願割愛。無論轉場或割愛,賣方實得應相差無幾,但轉場權有價,心理因素令買賣拉鋸僵持。新加坡青出於藍,關鍵在分隔公私營房屋,按市場規律辦事,可避開類似問題。東施效顰,未掌握關鍵,提防節外生枝。

政府下定決心,徹底解決住屋問題,乃無可置疑,但似乎未汲取教訓。土地供應專責組未孚眾望,如重複例行官地規劃檢討,跟進徵用水庫濾水廠防空洞、搬遷球場等建議,紙上談兵且遠水難救近火,有待提交可釋放用地始見真章。總結五年經驗,辣招遏抑置業需求,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有目共睹;轉手及按揭市場失效,發展商當道,樓價反節節飆升。若不及早撥亂反正,重建置業階梯乃事倍功半。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陸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