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鄭月娥因考第二而哭說起

考試是是學校教育不能避免的評估工具,同學要以平常心面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因一次考第二而哭,作為老師,對當下的教育只追求利益,而不重視品德,感到很傷心。

日前閱報,看到一則標題為「考試第一神話破滅」(註1)的政論短文,其內容就某機構的「兒童權利專員」安排的2,000名6至17歲的兒童對林鄭月娥帶領的港府,在過去一年的十個領域在網上的評分結果,作出批評。筆者認同作者指出的事實,特別是「……拉布變本加厲,立法會更加烏煙瘴氣;港獨勢力陰魂不散,進一步深入校園……」(註2)。可在整篇評論文章中,最引起筆者深思的是文章的第一句:「特首林鄭月娥曾自吹考試成績叻,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班上『冧巴溫』(number one),有一次因為考了第二,她哭得很傷心」(註3)。筆者在想,為什麼她考第二還在哭呢?

她考第二還在哭,是她不能承受失敗嗎?是她痛心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合理的回報嗎?是她因考第二而失去奬學金嗎?是因她的媽媽是「虎媽中的虎媽」而對她有極高的要求嗎?這些都是猜測,真正原因,只有特首她本人才清楚。可筆者換個角度想,假如我的孩子,一個來自草根家庭的孩子,因考第二而「哭得很傷心」,我會比他哭得更傷心。因為孩子能考到第二,並不容易。若要戰勝有補習老師或經常和家長遨遊學習天地的對手,更不容易,能考第二,作為家長,該心滿意足了。若孩子因考第二而「哭得很傷心」,我真的會比他哭得更傷心,因為這是孩子沒有抗逆能力的先兆。

說到「哭」的問題,每年7月初升中派位公布的時候,不獲派心儀中學的同學,或會因失望而哭。因派位不理想而哭的同學中,哭得「很傷心」的一群,肯定是那些經常在考試名列前茅而不獲派第一志願的同學。若他們的家長在場,發現自己對孩子從沒有間斷「學習投資」(包括心血、時間、金錢)卻不獲派心儀中學的一刻,或會邊抱怨派位不公,邊與自己的孩子抱頭痛哭。這家長與孩子同哭的哭聲,雖是飲泣、啜泣與抽噎式的低哭,可哭聲還是「直上干雲霄」。每年看見這一幕,筆者總會想,教育局的升中派位可會有更公平的機制?名校的領導,為什麼老是口說「有教無類」,卻還是在面試的時候,出盡辦法篩選,以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考試第一非必然

對於文章作者醒覺「考試第一神話破滅」,筆者稱心讚許。因為要考第一,根本沒有「神話」,而是存在多項因素。這可能包括「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雖不是天外的天,人外的人,可在考試時,面對的是比你更差的同學,在「一山還有一山低」的情況下,那你就命中注定你會考贏他們了;又或許,當你在接到試卷後,你發現當中的考題,是來自你曾經練習過的操練,那你拿不到高分才奇怪;至於風水,是學習與溫習的環境,聽說林鄭月娥在求學時期,常常跑到她家的天台溫習,她在這寧靜而又能讓她心無旁騖的風水地專心備考,這是不是較在嘈雜的環境溫習更有效?關於積陰德,這是與你是否在校內的學行優良、是否是模範生有關。老師在批閱同學的試卷時,少不免對學行優良的模範生會寬容一點;當然,要考第一,讀書還是必要的。

我常說考試是「不能避免的魔鬼」(unavoidable evil),是學校教育不能避免的評估工具。既然這是不能避免的評估工具,同學也就得要以平常心面對考試,並以積極的態度回應自己在考試的表現。因「滿江紅」而哭,倒不如化悲憤為力量,在哪兒跌倒,在哪兒站起來。

林鄭月娥曾因一次考第二而哭,我不知道我們的教育局長有否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哭過,但作為老師,我對當下的教育只「曰利」而不重視孔子的「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註4)感到很傷心。

上學期考試快到了,我期望同學不會因考試未能達標而哭,因為你們要學習的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良朋益友。你們若能做到這些事,定能有好的學習成果。

註1,香桐仁(雪地鴻爪)。載2018年1月2日《東方日報》A28龍門陣。

註2,同上

註3,同上

註4,《論語‧學而第六》。

梁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