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香港來說,是好抑或是壞?香港的政局已趨平穩,港獨分子棄甲敗退,甚至逃到海外。激進派在中央政府定下底線之後,已無法渾水摸魚,特區政府也不敢再縱容。社會在經歷旺角暴亂之後,已看清港獨的破壞性,大部分人回復現實和理性,此所以一地兩檢、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均掀不起風波。經歷這幾年的亂局,香港政治難再起波瀾,政局穩定有利政府施政、經濟發展和開創新的發展機會。
十九大後,中國上下一心推展新時代中國式社會主義。在反貪腐之下,金融經濟的隱患逐步消除。2015年匯股危機教訓深刻,習近平強調防範金融危機,在人民幣不過急開放下,來自美國的金融衝擊還可以拒諸國門外,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可作第一防線抵禦。經濟結構調整、升級轉型順利,一帶一路開拓出新的市場,出口動力擴大。而在新領導層主持下,過往懸而未決的基建投資,2016年會釋放出來,消費、投資、出口三頭馬車拉動的中國經濟只會好不會壞。
十九大強調共同富裕,社會民生工程會加強加快,中國經濟增長的好處會更大地通過政府再分配惠及大眾,更有助社會穩定與發展、增強內外經濟信心,中國2018年開局更佳,香港自可連帶受惠,特別是珠三角的大發展,即使香港消極遲緩,亦可借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得利。
北韓是打不起仗,美國針對中國還不敢過分,收緊銀根亦不足以衝擊中國。2018年對內地與香港是好不是壞!
重拾國際化的發展
2018年香港應該重拾國際化的發展。國際化不是香港人移民美加澳紐,不是年輕人哈日、哈韓,到台灣、泰國旅遊,而是思想行為認識文化態度的轉變。首先是包容性,不排斥外人,不是按富國或貧國來分類,更不應排斥血脈相連的內地同胞。其次是學習,知道為什麼香港與外地有所差異,差異源自什麼,大家可怎樣按各自差異而有合作、共同演化的互利雙贏。學習的範圍是無邊無際,理由是別人也是不停演變、轉化。別的社會有不同的層次、深度,要了解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後是真正實踐,讓別人走進來,我們走出去,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葉公好龍。
香港開埠以來便是自由港,開放自由,即使其中包含殖民主義者的禍心和政經企圖。香港能夠持續發展百多年,特別是八十年代中英開始談判以來更有大增長,靠的是自由開放與國際化。唯回歸以來發展有所弱化。一是外國因素,如日本撤走香港作為日本本土的離岸金融中心,更明顯的是英資撤退。二是特區政府本身的問題,對外阻撓與內地的融合,在內則抑制發展,但依然有所增長,主因還是香港的國際化,香港國際化對內地的貢獻,與內地城市的差別。
今年是十九大後中國發展新階段的開局,一帶一路已初見成效,且在國際上拓展日深和日廣,人民幣國際化也蓄勢待發。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話語權迅速提高。假若香港提升國際化,便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也是香港再次發展的大機遇。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