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大圍村最近舉行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期間我幫本土文化機構「文化葫蘆」主持了一個公眾導賞團,講解打醮特色,同時亦介紹隱藏於樓群中的古老圍村。今天大圍村雖然圍牆和圍斗已拆去,但門樓尚存,裏面巷道井然。九龍衙前圍村現已人去樓空,行將清拆,大圍村便是最接近市區的圍村了。
大圍村又名積存圍,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正月二十日建立,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沙田最悠久亦是最大的圍村。1983年九廣鐵路增設大圍站後,「大圍」逐漸變成了地區名稱,區內的大圍村亦逐漸被外界遺忘。
圍村布局與侯王宮
積存圍的命名有「積善」及「存仁」之意,最初由29戶不同姓氏的村民合力建立,目的是團結起來防盜。瀝源(今稱沙田)近海,清朝年間引來盜賊劫掠,一眾鄉村於是組成九約(聯盟組織),共同肩負治安防衛責任。每約有1條村至14條村不等,合共48條村。「大圍約」只有大圍一村,可見該村人口較多。
大圍村呈長方形,走進圍門(二級歷史建築),可見一條中央巷道直達盡頭的侯王宮,兩旁各排列5條橫巷。這是圍村的基本格局,據說此設計來自宋朝的勘輿大師賴布衣。
侯王宮建於清初,現今所見是1984年重建後的模樣。它有別於一般圍村的神廳,面積較大,分三開間。廟內除了供奉楊侯大王,還有車大元帥和福德。每屆打醮以侯王宮的名義舉行,藉此酬謝侯王庇佑,祈求國泰民安。
侯王宮左偏廳有一塊刻於咸豐十年(1860年)的碑記,題為「萬福攸同」,說「我鄉建侯王宮廟者,自宋迄清,歷有年所。」又記下當年捐款重修侯王宮的人名。這數百人有些來自積存圍、田心圍、逕口(徑口)、隔田、沙田頭、沙田、元洲(圓洲)、小瀝源、多石、九肚,另外還有火灘(火炭)約。該約是沙田九約其中一約,由此推斷此聯盟組織大概形成於咸豐年間或之後。
右側廳置有29位開基宿老和3位對圍村有貢獻者的神位,猶如雜姓祠堂。據村中父老說,昔日大圍村村民抬農產品翻山到九龍(相信是九龍大街)出售,因與衙前圍村村民爭生意而引發衝突,結果有3名大圍村村民被打死,其後將他們的名字與29位開基宿老一併寫在神牌上給村民供奉。
大圍村只有一間韋氏宗祠,其他氏族每當舉行傳統節慶如新春點燈,便在侯王宮進行。村民又把侯王宮作為議事堂,商討村中事務。昔日每個姓氏按人口比例派代表出席會議,又每年輪值擔任圍長,負責處理村務、財政、作福、酬神、排解糾紛和代納糧稅等工作,令侯王宮如同村公所。直至1976年政府資助大圍村興建樓高3層的村公所,侯王宮才停止議事活動。
楊侯身分成謎
楊侯大王是誰? 由於沒有古籍記載,至今仍意見紛紜。據前清翰林陳伯陶在民國初年的研究,侯王是南宋末年的忠臣楊亮節,即宋帝昰、帝昺的舅父。他始封侯,晉封王,故稱「侯王」。大圍侯王宮門外有一副門聯:「輔宋奇勛符相業,濟民妙藥藉王恩」,歌頌侯王輔宋立功,又擅用醫藥濟民,但沒有交代侯王的身分。
但廟內一塊寫於1983年的碑記,則說侯王為國舅楊亮節,又是妙手國醫。碑文指楊亮節率領前頭部隊,化裝農民南下九龍新界,分居大圍附近和東涌農地,並策劃和督建九龍城寨,以備迎護宋帝。其後元兵襲迫,陸秀夫在崖山負宋帝昺跳海而死,宋亡。九龍城、東涌和大圍的村民因景仰侯王功德,遂立廟紀念。
其實全港的侯王廟不只這三間,大澳、厦村鄉、唐人新村、新田米埔村和屏山坑頭村等地也可見侯王廟或楊侯廟。石壁的洪侯古廟(已搬遷)、元朗舊墟的大王古廟、東頭約的大王廟、元崗的眾聖宮和屯子圍的三聖宮等亦有供奉侯王。有學者認為侯王廟所祀的並非同一人,亦有人推測「楊侯」是一位懂醫術的楊姓人士,死後被尊稱為王,與楊亮節無關。
香港的侯王誕有三個不同日期,分別在農曆六月初六(大澳)、六月十六日(大圍村和九龍城)和八月十八日(東涌)。隨着沙田日漸城市化,大圍的侯王誕已沒有太多村民參與拜祭,熱鬧情況遠不如大澳和東涌兩地的侯王誕。
韓信後人在沙田
傳說指沙田韋氏村民是西漢淮陰人韓信的後代,現居大圍村、田心村和徑口村。韓信是一位謀略家,擅於用兵,為西漢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功高震主,被貶為淮陰侯,最後遭呂后殺害。據說韓信之子被人帶至嶺南,從此隱姓埋名,取韓姓右半部為韋姓。
大圍村有10多姓村民聚居,當中韋氏人口最多。圍村旁有一座韋氏宗祠,懸掛「京兆堂」橫匾,門聯寫上「淮陰世澤」和「京兆家聲」。雖然「淮陰」乃韓信的家鄉,但有韋氏父老認為不足以判斷其祖先與韓信有關。
韋氏宗祠過去曾經辦學,1967年因應沙田人口急增,村民獲政府資助在韋氏宗祠後方建成大圍公立學校,讓區內更多兒童可以接受教育。今天新界許多村校因不能抵抗時代洪流而關閉,大圍公立學校也不例外,1990年代開始空置。在積富街的正門仍見學校牌匾,但油漆已經脫落,樹根亦侵蝕校舍,不知何時才有機會活化重生。
大圍村的範圍現已擴展至積存圍之外,出現多條以「積」為名的街道。舊村屋大部分已重建成丁屋,僅有幾座破舊的青磚房屋保留下來。在積存圍前方的第一街有座金字頂舊屋(三級歷史建築),可讓人緬懷大圍村的舊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