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最直接見效的發展是交通運輸網絡的連接,最重要的當是火車貨運班列,而現代運輸已是綜合的多式聯運,火車運輸為核心。中國內地的中歐、中亞班列發展飛快,明年相信可朝中歐貨運(石油、天然氣除外)分流百分之十的方向擴展。以這樣的速度,規模效益和網絡效益的作用,會使到增長更進一步的加快。陸運的絲綢之路正在恢復舊觀,逐步與海運分庭抗禮。
中歐、中亞班列之外,近年新的發展是南亞和東南亞的南方通道。去年蘭州與廣州開通了入藏、在日喀則轉公路貨運往尼泊爾加德滿都的班列,雖然貨運量還小,主要受制於中尼邊境口岸的基建不足,但這條路線戰略意義重大,為國家的重點項目。日喀則至邊境吉隆口岸的鐵路將於2020年建成,中尼鐵路從日喀則至加德滿都已開始談判,幾年後南亞通道將可形成。中尼以外,還可南下印度東北邦、不丹和孟加拉,恢復歷史上的唐竺古道。而效用更大的通道在去年開通,一是從重慶往廣西北部灣港口,為中星南向通道;另一是從廣州往廣西,從憑祥入越南河內的中越班列。這兩個支線的通道開通中國西南出海和入越南,以至中南半島各國,鐵道為主但可加海運,便可覆蓋整個南海周邊,直達新加坡、印尼。幾年後中老(撾)鐵路通了之後,廣州發的中越班列更可變成中老班列以至中泰班列。
由中歐、中亞班列發展至中尼/南亞班列、中越班列,顯示出一帶一路建設的擴展能力。
中越班列與香港
今年8月,廣州開通經廣西往越南河內的中越火車貨運班列,使「廣貨」有更直接快捷的貿易通道往越南。全程需時三天,比海運節省了七天時間,運輸成本亦低於公路近半。
中越貿易增長,除了廣州這條線外,還有青島、膠州(從南韓仁川發貨)、南昌、南寧等經廣西憑祥往越南河內的鐵路運線。南昌需時五天,但南寧至河內只需20小時。
在一兩年裏冒出這麼多通往越南的貨運班列,反映中越貿易蓬勃,同時顯示出高鐵營運增加後,傳統鐵路線轉為貨運的傾向。一帶一路建設也對此有頗大推動促進作用,例如山東膠州線從南韓仁川出發,代表着中國內地鐵路系統貨運中轉作用加強,從日韓台和中國內地都可直接通過鐵路連接至越南,費用差不多,時間短,今後班次也會增加,對東亞、東南亞的近海海運會產生巨大的衝擊。
從江浙的長三角、泉漳閩南地區、韓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等中國傳統的輕工業與機械工業生產地,便多了開拓東南亞,特別是中南半島各國市場的新物流通道。在中國與東盟十國的自由貿易區的框架下,貿易會大暢其流。
珠三角以廣州為首開始中越班列,方便潮汕地區及珠三角的產品運往越南及東盟,既減少物流成本,也可深耕市場,這絕對可逐步彌補與發達國家加工貿易減少所帶來的打擊。但香港的航運中心卻會更受影響,這樣的陸路運輸是排斥了香港的中轉功能,連不上中越班列,國際航運中心的前景堪虞。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