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融入中華民族的輝煌創造者

北方士族能同化胡族,南方士族「宏擴斯文」,今日要復興中國文化,非從兩漢儒學開始不可。

史學家陳寅恪在談論唐朝李氏一族時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與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這個塞外野蠻精悍之血來自鮮卑拓跋族,在南北朝時代,叫做北魏。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用極野蠻的手段,把拓跋部帶入文明,澄清中國北方的亂局,由五胡十六國變成南北朝。但其真正進行漢化,將首都由山西平城,遷往洛陽,實行「一國兩制」卻是5歲即位,25歲才掌權的孝文帝拓跋宏,漢化後改名元宏。到元朝尚有子孫名人元好問。那是公元490年。距唐朝開國的618年,足足128年。而鮮卑的漢化在唐朝繼續了近300年,才告完成,其中還經過過武則天掌政的29年,由武則天和李治為天皇天后。共攝國政時武則天已52歲,再到67歲變成周武則天,81歲還政李氏,共29年。但談起女主當政,鮮卑漢化,則不能不提及,比武則天早211年的北魏文明太后馮氏。

北魏馮太后執政

馮氏至今連名都無人知,但14歲當皇后,23歲當太后,29歲當太皇太后,培養了孝文帝這位非嫡親的孫子,進行漢化,功莫大焉。但古代男性社會視為擅權,這位執政也是29年的女主,是被歷史所忽略了。鮮卑族的政權為了怕女主擅權,嚴格執行「子貴母死」制度,兒子當上太子,母親立刻處死,無情可講,因為馮氏無子,所以不必死,當太后時,皇帝獻文帝非親生子,而孝文帝是獻文帝之子,所以非親孫是必然的。獻文帝14歲當皇帝,孝文帝5歲當皇帝,所以馮氏可以臨朝執政,不是偶然,當然心狠手辣是必然的。

北魏朝政在馮氏手中25年,勢力盤根錯節。(網絡圖片)
北魏朝政在馮氏手中25年,勢力盤根錯節。(網絡圖片)

馮氏是罪臣馮朗之女,是後燕漢族。後燕天王馮弘是十六國中的漢族執政,馮朗有說是馮弘之子,叛燕投北魏,官至雍州刺史,因罪被殺,馮氏入宮居然變成太子妃,再成貴人,封后,亦是一傳奇!比武則天當唐太宗才人,再成尼姑,再變李治妃,封后,一般的傳奇。唐人不重倫理,唐玄宗娶太子妃楊玉環,只是眾多例子之一,亦是鮮卑舊俗而已。孝文帝在鮮卑文化環境下,居然成為通經史,明佛理,重儒術之人,要知山東曲阜已是在北魏國境內,孝文帝即位第二年,才6歲,已發尊孔詔,崇儒術,任孔子第28代後人孔乘為崇智大夫,實際發令人,當然是馮氏。

北魏滅後燕,將後燕所藏圖書,全部運歸平城,另一個被滅的北涼,亦是漢人社會。永嘉亂後,士人北遷,亦是文化大國。北魏滅北涼,將士人全部遷任平城,並任官。而北方世家大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加上隴西李氏(李唐家族來於此),是北魏的鮮卑漢人共治的支柱,所以孝文帝有足夠的環境,拜師學藝,飽讀詩書。兼且當了馮氏傀儡20年,空間時間極多。而馮氏的漢族祖母,當然希望承繼人進行漢化,但鮮卑族人的反對,亦可以想像。北魏朝政在馮氏手中25年,勢力盤根錯節。孝文帝到太和十四年(490年)才等到馮氏之死,乃厚葬於永固陵,謚文明太皇太后,25歲才開始將北魏改造成一個漢化的帝國,最後目標當然是統一全國。

在馮氏經營25年後,北魏已是一個「上下協調,運轉得力」的政府。而輩份高的宗室親王和守舊的鮮卑貴族早已被馮氏翦除。只要將馮氏的寵臣應付好,一切大吉,況且朝中漢族大臣大部分是支持漢化,而遷都洛陽乃成漢化第一件大事,此時國際形勢,東方高麗,西方吐谷渾已經臣服,北方的柔然亦多年未有戰爭,南朝的齊國亦友好往來,由山西平城(今大同)遷往「九鼎舊所」的洛陽,不會引來侵略。只是鮮卑舊貴族已在平城百年,一旦搬家,除了水土不服,還影響平城的家產地價,自然有人反對。

孝文帝漢化改革

孝文帝乃在太和十七年(492年)宣布南征齊朝,舉兵南下,名為出征,實則遷都,「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在同年27歲的孝文帝卻幸運地得到「北奔南士」的王肅,這年王肅才30歲,這有如劉備得諸葛亮,卻不必三顧草蘆。王肅乃東晉王導的後人,但父親王奐卻因黨爭被齊武帝滿門抄斬,王肅隻身逃脫。王肅是東晉第一高門子弟,是經學大師,是托古改制最佳人選,兩位年輕力壯的君臣,一拍即合。

孝文帝用了三年時間,在太和十九年九月,文武百官六宮妃嬪全部抵達洛陽,完成遷都壯舉。河西走廊開闢為牧場,而漢化改革隨之,可以歸納為三點,一,統一服裝和語言:禁胡服、仿南朝改制、禁鮮卑拓跋語,改洛陽話為正音,不過可以「一國兩制」,三十歲以下即改,三十歲以上稍緩。二,改官制,修訂「職員令」,王肅負責將南朝官制摻入「職員令」,去了拓跋成分,分一至三品,有三師三公制,連女官也有品階。鮮卑族由母系社會轉至男系社會才不久,亦由此可見。三,改變鮮卑人姓氏和籍貫。首先籍貫以祖墳所在地為準,亦即南遷鮮卑人從此改為洛陽人,在太和十九年(495年)更改複姓為單姓。首先皇室由拓跋改為元氏,鮮卑人118個姓氏被改,最高十個姓氏分別是元、胡、周、長孫、奚、伊、丘、亥、叔孫、車。宗室以外最高門第有勳臣八姓,分別是穆、陸、賀、劉、樓、于、稽、尉。這鮮卑十八姓,加上宇文、竇、源。於是和漢族世家的崔、盧、鄭、王、李、韋、裴、柳、薛、楊、杜平等了。鮮卑族雖然是統治階級,但漢族世家以鮮卑為蠻族,一直是看不起的。但從此互相通婚,孝文帝領頭,將漢族清河崔宗伯、范陽盧敏、榮陽鄭義,太原王琼,隴西李沖各家女兒納為妃嬪,還將自己的姊妹女兒下嫁給漢族世家,打破了世家通婚要「門當戶對」的習俗。

孝文帝用三年時間,完成遷都洛陽。(網絡圖片)
孝文帝用三年時間,完成遷都洛陽。(網絡圖片)

孝文帝此舉,成功打破了世家的隔閡,但只擴大了門閥制度和鞏固了門閥,用人只用世家,是「血統論」的弊病,治理天下而只用門第,出身低的卓越人士進身無門。北魏分東西、證明沒有永續不敗的制度。初時是好的,到後來就不怎樣了,連廿一世紀的民主制度,亦被財權所控制,這是歷史常識!

孝文帝天不假年,為了伐齊,親自出征,染病而回,後宮又有大馮皇后通姦之變,在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才33歲就死了,留下顧命大臣六人,元詳、王肅、元嘉、宋弁、元禧、元澄‘四位王室,兩位士族,協助17歲的太子元恪執政,是為宣武帝。孝文帝雖英年早逝,但漢化革命得以繼續。四位宗室已經漢化,而中原世家,當然支持。不幸王肅被宗室排擠,離開中樞,不久(501年)染病而死,得年38,只比孝文帝長命兩年。不過王家兄弟子姪王秉,王衍、王翊,紛紛北上投魏,全都是「神氣清俊,風流有才」,任清要之職,成為北魏良臣,南朝齊國,不得人心至此!到北魏末年,全國有500萬戶,人口3,000萬,西晉全盛的太康年間,亦不過1,500萬,國勢之強,是文治之功!

北方士族經歷了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這長時間的驚濤駭浪,卒之能慢慢見岸,苦撐到底,中國文化傳統,亦賴這些門第扶養保護而得重生。北方士族的境遇,比遷逃到南方的士族,遠為偉大,而所盡的責任,亦遠比南方士族偉大。而士族能持盈保泰達300年,只因當時極重「家教門風,孝弟婦德」,皆從兩漢儒學傳來。北方士族能同化胡族,南方士族「宏擴斯文」,今日要復興中國文化,非從兩漢儒學開始不可。

孝文帝除了儒學,亦通佛學,在平城留下雲崗石窟,而其子宣武帝則在洛陽完成龍門石窟。而孝文帝文昭皇后的形象亦留在龍門石窟。這些世界遺產,在遊人瞻仰之時,不禁令人想起鮮卑部族融入華夏民族之功。北魏亡到唐興,不過84年,隴西李氏崛起,成立唐朝,而李氏皇朝的母親獨孤氏、竇氏、長孫氏,都是鮮卑族。文章開始陳寅恪的觀察,是完全對的。如今又到「別創空前之世局」的時節,大家努力吧!

張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