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村,一般人以為是大埔一條村,其實是26條村的合稱,正式名稱應叫「林村鄉」。林村之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已經出現,估計昔日曾有此村,但現已不存。目前該鄉最古老的村是鍾屋村,距今約700年。鄉內其他較早立村的有放馬莆、圍頭村、塘上村和新村,其餘為客家村,大部分在清初復界後建立的。
林村鄉曾按照「保甲制度」將鄉內26條村分為六甲,目的是團結起來,合力對抗敵人。他們又成立六和堂處理鄉務、祖嘗和天后宮。直至1954年林村鄉公所成立後,鄉務和天后宮交由鄉公所負責,六和堂則專責管理祖嘗。
今天放馬莆儼如林村鄉的核心,因為天后宮、村村公立學校和林村鄉公所均設於村中,1999年在村口豎立一座寫上「林村」的牌樓,成為林村鄉的地標。為人所知的許願樹亦在放馬莆,每年新春期間成為旅遊熱點。此刻林村鄉正舉行太平清醮,醮場設於林村天后宮附近的廣場,放馬莆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林村天后宮
據林村鄉父老憶述,鄉民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集資在今天的放馬莆興建天后廟,但初期經費不足,未能完成。有日,一對姓鄧夫婦騎白馬經過,得悉鄉民困境,慷慨捐出鉅款300兩銀,令建廟工程得以繼續。天后宮所在地方命名為「放馬莆」,是紀念鄧氏夫婦乘馬路經此地。
天后宮建成後,成為林村鄉的宗教信仰中心,亦是維繫鄉內各村落的紐帶。該廟曾於道光乙未年(1835年)重修,為兩進三開間結構,為二級歷史建築。正殿供奉天后,左側殿有觀音,右側殿有財帛、太歲和譚公。其後在廟的左側加建文武殿和義祠,廟右加建龍母殿和房間,形成七開間建築群,規模頗大。曾資助鄉民建廟的鄧氏名叫鄧占一,村民為表紀念,在舊日的龍母殿設立長生祿位供奉鄧占一夫婦。
林村鄉過去曾與別村械鬥而導致人命傷亡,大約在同治年間,龍躍頭鄧族視林村鄉為其封土,逼令林民每年上繳若干租榖。村民不服,合力抗拒,雙方曾在圍頭岡對壘,各有死傷。事後林村鄉在天后宮旁闢建義祠,供奉12名殉難者之靈位,以慰亡魂。
早年為免仇家藉詞騷擾,義祠牌位正面只寫上「護鄉長生祿位」,背面記錄了12名烈士的姓名,每年秋分鄉民齊集拜祭。時移世易,敵對雙方早已和好。1991年林村鄉召開大會,決定把殉難者的名字刻於雲石上,登正神位,永享香火。另外立碑講述這段歷史,公諸於世。但文中沒有指名來攻的人,只說「粉嶺區一村」。
正值太平清醮
約200多年前,林村鄉訂下十年一屆太平清醮,酬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雖稱「十年一屆」,但頭尾計算,實質上每隔9年舉行一次。今天是打醮年,由12月3日至8日舉行,為期5日6夜。
醮場中央搭了一個特大戲棚,打醮期間每日上演神功戲給神靈欣賞。參與醮會的主要神明是天后,鄉民用神輿將林村天后請至神棚安奉,接着迎請大埔舊墟天后宮的天后到來。鄉內各村村民同時請來伯公和其他神靈,給大家一起焚香供奉。
打醮除了酬神祈福外,另一目的是祭幽。林村鄉公所邀請圓玄學院的道士每日誦經拜懺,超度孤魂野鬼,使其離開社區,帶走災疫。經棚對面設有大士棚,安放昂藏七尺的大士王像,作用是監管孤魂野鬼有秩序地聞經聽法,不得騷擾陽人。
太平清醮另一重意義是讓散居各地的村民藉此機會相聚,參與祭祀。林村鄉有不少鄉民早年移居歐洲,下一代已落地生根,此時回港探望親友,緬懷往日舊事,加強對鄉村的歸屬感。雖然舉辦一場如此大規模的醮會要耗費逾千萬元,但對鄉民來說則是物有所值。
新興的許願風俗
大埔林村最為外界認識的是盛行拋寶牒許願,經過傳媒廣泛報道,許多人專程而來,尤以新春期間最為熱鬧。但據父老說,拋寶牒並非古老習俗,大概在1970年代才開始興起。當時有一位在新加坡經商的人遊覽林村,見天后宮殘舊,便向廟旁的樹拋寶牒,許願如果生意興隆,便出錢修葺天后宮。結果他賺了錢,實踐承諾,自此許多善信開始拋寶牒許願。
在此之前,善信已在天后宮旁一棵樟樹焚香拜祭土地公,經過長年累月,該樹變成了通心樹,漸漸枯萎。1960年代颱風襲港,把樟樹打斷。其後原樹長出一棵羊蹄甲屬植物,拋寶牒的風俗便由這棵樹開始。到了1990年代中,該樹亦被香火燒毀,村民在附近移植一棵細葉榕代替。與此同時,有部分人轉到林錦公路旁另一棵巨大的細葉榕拋寶牒,市民經過見到亦來參與,逐漸成為大埔的一個旅遊景點。
這項新興風俗很受大眾歡迎,因為只要花幾元買一份寶牒,寫上自己名字和心願,繫着桔子拋上大樹,便能許願。至於願望能否成真,則是後話。若未能把寶牒拋上樹枝,也不要緊,只要多拋幾回,總可以如願以償。
但2005年大年初四,林錦公路旁的細葉榕因長年負荷寶牒,一截樹幹突然折斷,傷及兩名市民。政府於是禁止在該樹拋寶牒,並進行保護工作。林村鄉公所另設寶牒亭給人掛牒,令活動大為失色。
2008年大埔區議會獲廣東增城裕達隆古樹公園贈送一棵百年細葉榕,移植於放馬莆,但只作觀賞用途。2009年和2010年先後訂製兩棵人造樹給市民拋寶牒,並以塑膠橙代替真橙,既不傷害樹木,亦令風俗可以延續下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