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助理系主任兼高級特任講師張楚勇博士早前擔任「周末時事講堂──城大公共政策、政治、哲學公開講座系列」講者,以主題「認識時事、政治與哲學」,分享意見,內容豐富,本社將分五篇刊出,以饗讀者,第五篇演講內容如下: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
以尋根究底去的方式去思考時事,究竟我們如何可以用哲學的方法去思考時事?首先,究竟什麼是「時」?時事的英文叫current affairs。為何我們會關心?其中「新」是一個重要理由,因沒出現過,所以等於「合時、未過時」的意思。我們關注的事情,大都是新的,即未過時的,覺得仍然需要關心。正如前述,很多解決不了的爭議,都會不斷變成時事,由於包含很多的判斷,未有結論與定論,至今仍困擾着我們,對我們有影響。其次,什麼是「事」?社會的事和新聞上的事,很多時候都靠我們想像重構,當然現實上曾發生了一些事情,但如何將已發生的事,變成可理解的東西?這要通過理念上,將這些東西重構,它不是完全客觀獨立地存在的。如先有「主權國」的概念,才可充分理解某些政治現象。先有不同人際關係之間的概念,才能分別誰是情人、朋友、萍水相逢或陌生人。故所有的事,都是在理念上我們認為是重要的東西,去進行建構和關注。而在概念的建構過程中,除了通過語言外,很多時都是通過媒體去建構。特別是今天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對社會帶來很多的影響。新媒體的出現,正全盤在改變政治秩序,如「阿拉伯之春」便是明顯的例子。BBC曾分析「阿拉伯之春」出現的原因與Facebook分不開。
新媒體的傳訊生態
今天的主流與傳統媒體仍是以專業形式運作,其缺點是精英壟斷,如果不是編輯便難以發放消息,如無綫電視新聞部主管袁志偉的例子,便引起很多審查及編輯自主的問題。新媒體的好處是所有人都可做袁志偉,可由下而上將資訊放上網,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但當中亦帶來很多問題,例如品質保證的問題。究竟新媒體中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新媒體由下而上的好處是,比較民主草根,但缺點是,新媒體各自為其目的報道,外人不知其對錯,品質沒保證。相比以前的公共空間,如果現在的社會愈來愈兩極化及激進化,新媒體往往把舊有的公共空間打破,變成回音谷。人們只選自己喜歡聽的東西,形成更多的立場,更少的討論,只有定論,缺乏思辨。認識過程這樣的話,便會難以學習進益,助長更加多的偏見。如果沒了共同規則,情況會變成怎樣?事實上,共同規則需有人去推行,如官司中的法官。如果互聯網上所有都是私人空間及回音谷時,人們容易互不理睬,不負責任亂發留言,或純以立場主導中傷他人,其影響可以傷害很大。故沒共同的準則時,公共空間便會痿縮,討論愈來愈偏頗及情緒化。尤其是現今受眾的集中力低,在社交媒體據說只有7-8秒鐘,如不能在短時間吸引受眾,他們便會流失。加上現今傳媒多媒體化,不論是聲音、文字及影像都變得多維度,但問題是內容沒深度和民粹化。公共空間需要靠公平良好的共同規舉去維持,如駕車沒交通規則很容易會撞車。西方政治哲學說的自然狀態是沒政權沒主權,沒政治秩序,一切回歸自然的洪荒世界,弱肉強食是唯一的規則,這是可怕的,因此自然狀態只有恐懼的生活。沒有共同規則便沒有秩序。而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會否變成這樣的狀況?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此外,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有些媒體會特意發放假信息,尤其是在鬥爭、戰爭的狀態。當在敵我的狀態時,我們最容易接受造假,如情報機關便會故意隱瞞欺騙敵方,但這都不是常態。如果假消息變成常態,這便等於回到自然狀態,只有敵我,共同規則崩潰。究竟新媒體影響下,我們如何建立共同規則?互聯網不應只是回音谷。如不能互相交流溝通,互相認識,便十分危險。
總結
認識時事本身是好的,但認識背後是為了什麼?如虛心的話,一定可增長知識。只有立場,便不是虛心。平和的環境下才利於學習,社交媒體的狀況卻不太平和。
最近10至20年,過多的負面新聞令人低沉,令人有天下崩塌及香港快死的感覺。在這情況下,人們靜心學習十分困難。
媒介本身發揮的影響力對我們的通識、知識、常識全皆有影響。當然,現在人們網絡上找資料很容易,但這能否增長我們的知識?會否令我們愈來愈開闊,了解不同的主張?對我們了解社會有正面的幫助?或只是增加歧見與對立?如我們真的能夠體會人類世界的複雜性及多樣經驗,往往發現很多事情的確是難有辦法去解決,也不會只有單一的答案。究竟當中是好事壞事?人類文化是多樣性還是莫衷一是?還是某種相對主義帶來虛無主義的結果?如以行動角度去理解,當然掌握時勢脈搏,希望可以作出明智的決定,可以幫自己,社區,國家,達致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這都不一定錯。只是知與行的關係本身並不簡單,如太過強調義無反顧,認為自己掌握必然正確的真理,無論是亞伯拉罕,邊沁,希特拉,毛澤東,悲劇結果便在歷史上曾出不窮。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曾有一句名言,用貓頭鷹代表智慧。哲學的智慧,在於對已經發生的、已實行的事,以最終尋根究底的思辯,把當中的關鍵勾勒出來。例如Adam Smith寫《原富論》,是分析資本主義市場的經典。他之所以能寫出這本書,是因為資本主義已存在了幾百年。他不能預先、卻只能事後才寫成這傑作,將當中的道理充分說出來。
如這說法是對的話,就如黑格爾所言,哲學作為對世界的思想,它會在真實水到渠成時才出現,因為那時思想已經成熟。貓頭鷹正是在夜幕低垂形成時才起飛。當人的行為,社會的形態成形後,我們才可完全尋根究底,說明反思背後的最終道理。行然後知,然後再問問題。當再發問時,可能仍發現有所不足,即「不知為不知,也是知。」
學習講時事通識,我想是愈早愈好。缺乏知識,只是關心是不夠的。但有知識時發現問題,通常都會驚覺其複雜性,因而影響我們的行動、想法、立場。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不探索我們只會在一種野蠻無知的狀態下活着。當我們一嘗試去了解,原來的文化傳統,以前的學問,行動的結果,全對我們有幫助。我們之所以是我們,與前人的努力一直分不開。如我們不認識他們的努力,我們無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更遑論改變世界。通識本身是很有野心的學科。當中牽涉的思辨、知識、學科,愈早了解其重要性我認為是愈好。
「認識時事、政治與哲學」之五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