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投入學習?

世界各地的教育家非常關注學生不投入學校生活和學習的問題。不投入被認為是導致學生成績低落和逃學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學者指出,約25至66%的學生被認為是不投入的。
不少人包括教育學院的導師往往選擇坐在課室的後面,以觀察老師在課室的教學(即所謂觀課),或視導學生教學實習(即所謂視學)。這樣的觀察角度只能夠看到學生們的背部,對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往往有所限制。我建議觀課或視學時應該坐在課室前面的左側或右側,使觀察者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學習狀況,特別是學生對學習的投入。
 
世界各地的教育家非常關注學生不投入學校生活和學習的問題。不投入被認為是導致學生成績低落和逃學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學者指出,約25至66%的學生被認為是不投入的。
 
在學生背後視學,未必可以觀察到學生的投入情況。<br>(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在學生背後視學,未必可以觀察到學生的投入情況。<br>(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投入的三種方式

 
投入的本質屬多面性,可分三種方式: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認知投入。
 
我們去吃東西,是為行為投入。如果那個人喜歡吃,沒有厭食症的表現,是為情感投入。進食後把食物吸收成身體的一部分,把對身體沒用的東西排出體外,能夠消化吸收,沒有消化不良表現,從某一角度來說,可算是認知投入。
 
行為投入主要在學術、社交或課外活動方面的參與;情感投入包括對教師、同學、課業和學校的正面或負面的反應;認知投入體現了深思之後心甘情願地付出努力,目的是理解複雜的思想、掌握高難的技巧。
 
行為投入通常有下列各種不同的表現:首先是是否遵守學校規則和班級規範,有沒有擾亂秩序的行為,如逃學、惹禍等;其次是對學習和課業的投入,包括有沒有刻苦學習,能否持之以恒、精力集中、專注課業、提出問題、參與課室討論等;最後還包括對學校相關活動的參與,例如運動會或學校團體等。
 
情感投入指的是學生對課室活動的情感反應,包括有否感興趣、厭倦、高興、悲傷和焦慮等。有些研究者通過測量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情感反應來評估情感投入,也有把情感投入概念化為對學校的身分認同和歸屬感。
 
認知投入包括自律和講究策略。認知投入概念包括對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對困難課業的思考,以及能否積極應對失敗等。講究策略的學生都會運用認知策略來計劃、監管和評估自己的認知。深度和表面的策略運用之間有本質區別。運用深度策略的學生在認知上更加投入,他們投入更多的心智努力、在各種觀點之間創造更多的關聯,並獲得對觀點的深層理解。上一文提到「你明白了嗎?」便是探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明白和理解所學,即解釋、闡釋、應用、觀點、同理心和自覺所學。
 
認知投入似乎跟學習的關聯最為緊密,雖然研究也表明,認知投入或許需要行為投入和心理投入的協助。
 

大專學生投入程度反而較低?

 
談及大專學生投入學習,美國 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全國大學生對學生投入的調查)的研究極具代表性,也是最全面的調查。NSSE 每年都收集很多數據,主要是本科生於幾個重要範疇所經歷的數據。學院和大學運用這些數據來提升學生的學習。NSSE 的問題都跟學生的校園經驗有關,主要關注五方面的活動。經研究驗證,這些活動都跟大學所期望的結果有關聯,當中包括:學術挑戰的水平、豐富的教育經歷、主動和合作的學習、學生教師之間的互動、良好的校園環境五大範疇。
 
NSSE 於2001年報告總結該計劃頭兩年的研究,數據包括了470所不同大學的10萬多名一年級和四年級學生的資料。雖然學生的經歷差別很大,但研究發現卻支持一些結論——儘管學院規模較小的學生通常比學院規模較大的學生更加投入,規模相若的學校其學生投入的基準卻不同。學生在教育活動上所花的時間跟教師認為他們應該在學業上所花的時間存在著較大差距,這一點令人擔心。實質說,幾乎所有學生都說他們偶爾會在課堂上提問,大多數學生(90%)偶爾跟其它同學合作進行專題研習。三分之二的四年級學生參與了社區服務和義務工作,72%的學生參與了實習;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說院校不重視學生的學習,也不注重他們在學習上所花的時間,45%的學生從來也沒有跟教師在課室外討論過課堂或閱讀中出現的觀點。
 
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眾多,而且不少學者也花工夫處理這些問題。整體而言,家庭、社區、文化和教育脈絡都影響學生學習投入。
 
情境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因素,筆者會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進行分析。學校因素特別是課堂教學,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改變的因素;而家庭因素,則是作為教師無能力改變的因素。
 
研究證實了師生關係、學業特徵、學校紀律等學校環境因素對學習投入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生活中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主要是同伴團體因素、教學因素和學校因素。師生關係是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因素。正面的師生關係與學習投入有顯著的關係,尤其是情緒投入。同伴的影響力,尤其是同伴對高投入所展示的認同感,這些都突顯同伴對學習投入的影響。
 

教師宜因時制異  豐富教學實踐

 
探討教師支持對學生認知投入影響的研究愈來愈多,這些研究結果均強調教師將學術和社交支持結合起來的重要性。
 
學習特徵也對學生學習投入影響深遠。大學教師宜運用主動和合作學習策略,使學生投入學習經驗之中,在課室內強調高階認知活動,跟學生互動,從學術上挑戰學生,並珍視豐富的教學實踐。當一所院校擁有以上學習特徵,其學生的投入程度和學習水平必然較高。課業具下述特點有助增強學生在課室的學習投入:1. 真實的;2. 為學生提供機會,對概念、執行和評估行使自主權;3. 提供合作的機會;4. 容許多種形式的才能;5. 比較有趣。
 
(註:為了探究學習的性質,筆者用了六年多的時間,完成了近74萬字的《現代學習和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一書(與霍秉坤、徐慧璇合著)。該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14年8月出版,當中引用了800多份最近發表的學報文章,其中大部分建基於實證研究。此書並非從理論出發,而是主要從一般教師都會應用的概念作探討,它的第二章便是探討學習投入。)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