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學校教育,主要圍繞三個範疇:學科、跨學科、非學科。
借本文之便,談談今天學校教育的狀況。學科就是中、英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習學科基本知識是課程設計的主要依據,實用性、應用性只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一般教師教學目的傾向如何協助學生答對問題,可以在考核過程獲取較高分數。學科教學佔用學校最大份的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教師的主要工作就布局在學科教學。
相類近的學科歸一領域
跨學科可以有多個層面,例如可包括兩個獨立學科的課程與教學活動,近十數年有所謂「學習領域」,即是將相類近的學科劃歸為同一個學習領域,例如科學學習領域,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這也是現行教育局到學校施行學科視學的一個模式──檢視一整個學習領域的課程實施。學習領域其實仍然是學科,主要是將類近學科的學習能力培訓有相同的、有可以綜合設計及施行,併合歸類,這做法或有機會促成比較靠近生活應用或知識認知,要求能力轉移與知識綜合運用的教育;也因此,近十數年學科綜合、課程統整這類操作常有出現。也有所謂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習、專題探究),也屬於重視培養學生應用跨學科綜合能力的課程項目。
近年提倡的STEM教育,以至STEAM教育,也屬於跨學科,以至跨學習領域的教育,目的是融會、綜合、應用已有學科知識,重視動手、實踐、解難等的能力。
至於非學科的,包括學校的訓導、輔導、學生成長、生命教育、品德教育,校風及學生支援等,屬於學生學校生活層次,也有學校以「校本模式」實行具體課程操作,開設生命教育課、德育課等。非學科的教育,偏向隱性、隨機與規劃並重,從校園氛圍、師生型態顯現成果與特色,屬於價值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態度、品格、情操、修養。
翻閱1997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論及香港的學校教育目標:
1. 德、智、體、群、美的全面發展;
2. 中英兼擅,能講流利的粵語、普通話和英語;
3. 具備自學能力和求知好問的態度;
4. 肩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責任;
5. 放眼世界; 既可以吸收現代科技及思想,又重視中國傳統;
6. 具備堅強意志、勤奮進取的精神和應變能力;
7. 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亦尊重法治。
除第2項是語文能力,第1項五育中的智育,其餘屬於非學科知識、共通能力、品格、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20年過去,9年免費教育擴展至12年,今年再擴展至15年。連高等教育體系也持續擴充。今天教育的普及,與當年偏重升學主導的篩選式教育時代,理論上有很大差別。踏進社會,知識、語文,故然重要,但未必是最受重視,略有不達,因為工作需要,將勤補拙,總能克服。反而是態度、責任感、認真、勤奮、虛心、熱誠、解難、創意等等,卻是品格已成,不易轉化。
20年前的教育目標,今天社會仍然適用,但文本式的教育目標易寫,學校體制卻不易改變。學校制度仍然以學科教學為重心,這包括中英語文及數學,旁及科學與人文學科,這體制產生的因由何在?
1.師訓與師資,教師培訓主要集中在入職前的要求,以專科劃分,入職後的培訓非強制性,也未有持續發展而具成效的指標或制度。
2. 升學制度:升中劃分學生為三個學能組別,甄選機制的「升中入學前測」(SPI)就是考核中英數。中學畢業應考文憑試,學科考試成績完全決定學生升讀本地資助,以至自資院校學系的升學出路。
以上兩者,加上學科課程、教學、考核的變革,也涉及教育部門及教育政策如何調整,還要社會觀念的轉化,教育目標才有較充分體現的可能。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