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0年教育改革時提出的教育四大目標嗎?「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是也。樂、善、勇、敢以樂為先,但香港現今的中、小學生樂於學習嗎?還是有不少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視學校如畏途,無心向學。
近年,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學校生活已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香港大學心理系在過去幾年作了一個跨國的研究,探討初中學生在校的投入情況。所謂投入(school engagement)主要包括情感、行為及認知三方面,參加研究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諸國、中國和南韓,橫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先進國家。
兩成多學生投入度偏低
研究顯示,竟有24%的學生的投入程度偏低,大約佔四分之一之多。這批學生因為投入不足,所以無論學業成績和品德行為都較為遜色。作為教育工作者,當然要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設法幫助學生投入。故此,港大的林瑞芳教授等便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撥款研究香港的情況,提出建議。
港大的研究指出,影響初中生投入感與老師的相關性最高是0.48,其次是家長0.43,第三才是同儕0.28。結果有點出人意表,因為一般人都以為青少年最受同輩的影響,但原來朋輩的主要影響是日常的喜好和潮流玩意,如聽什麼流行音樂、穿什麼潮流服飾,至於會否積極投入學校生活,老師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因此就算學生來自缺乏支援的家庭,父母離異或家庭狀況混亂不堪,只要遇上好的老師,學生仍然可以投入學習,品學毫不遜色。初中生如是,小學生的情況可能相似,甚至老師的影響力比0.48更高得多。
要令學生更投入學習,林教授建議參考由 Ryan 和 Deci 等心理學家提出的自決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能力(competence)、自主性(autonomy)和關係(relatedness)都是重要的心理需要,並能引發內在動機,使學生心甘情願,主動積極去學習,如《論語》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適度挑戰有助學習
首先說能力。一般而言,人的天性都希望自己有能力和不斷進步,如果學業不具挑戰,學生便提不起勁去學;相反,如果挑戰的難度太高則壓力太大,容易放棄。如果既富挑戰性又有足夠的輔助,學生便會樂在其中,並產生愉悅的感覺,心理學家稱之為心流(flow)。
其次是自主。只要學生找到自己的志趣,他們便會由心而發,努力學習,但老師們必先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知道他們的志向和興趣,就可以投其所好。另外,亦可從新聞時事和社會熱話入手,引發興趣。當然老師的態度也不應太強硬和太命令式,放下一點身段,可讓學生更易於投入。
第三個要素是關係,也可說是最關鍵的。學生對老師的感覺,是很主觀的,通常如果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他們自然較為積極;相反,若學生感到被放棄或被針對,他們便會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甚至玉石俱焚。老師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而親密的關係,才是學生投入與否的關鍵。
其實,老師何嘗不是需要投入教學?自決理論同樣適用於老師,研究確定,教師愈投入教學,學生也愈投入學習,最後形成良性循環。不過,暫時尚未有老師「無心教學」的調查,希望沒有學生的那樣嚴重,樂於學習,樂於教學,都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