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博雅融通能力

隨着香港334新學制改革在2012年的落實,香港的院校都趁機改革其本科課程結構加強通識,這都有利於全人教育的落實。

很多人都同意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GE)是大學本科教育的重要不可劃缺部份,以培養學生「博雅融通」的能力,迎接21世紀全球化下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如此,相信仍有一些師生不甚了解通識的功能與本質。一些學生認為通識的用處有限,也減少了主修的學分和深度,及未能將主修與通識有效結合。一些學生誤解通識為易攞分的「水泡」科目,部份教師也未能掌握通識科的教學特徵及如何能有效教授,傾向將通識視為主修課程的入門科。

我過往曾在中大開設與教授通識科,在澳門大學出任學術副校長期間也曾帶領全校引入一個獨特的共同通識課程。在2014年加入恒管後,與同事共同修訂恒管本科課程結構框架和通識課程的要求,以落實學校的「博雅+專業」教育理念。因此希望連續兩期在此分享個人對通識理念、設計和執行上的一些看法。

博雅教育核心 拓闊視野

大學本科教育並非只是狹窄專業學科知識的傳授。作為博雅教育的核心部份,通識教育(或稱為「共同核心課程」)可以界定為大學內「所有本科生(不論主修學科)共享的學習經驗」。 英文「general」一字是指為所有人而設而非普通一般的意思,強調跨學科共通知識(general knowledge)。另外,通識教育只是博雅教育的一環,不可把兩者等同。

通識教育旨在提供專業之外多學科的廣闊視野與價值,並發展學生所需之可轉移核心能力(如自省、思辨、批判、溝通、問題解決、創新、審美、多元包容、終身自學及道德判斷),令學生成為有教養(educated)和有人文素質的人。除這些目標外,通識教育也是大學內唯一所有師生可共同反思重要人類社會問題之平台。設計良好的通識教育能結合不同學科知識並配合主修課程,彼此更可以相互啟發,引發創意思維,令主修更豐富充實。

美國耶魯大學的1828年報告與哈佛大學的1945年報告都強調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提供學生心靈的培育及思考、溝通、判斷與價值認知等共通能力。哈佛大學在2007年的通識改革報告,對世界各地的高校可謂影響深遠,其通識課程更標榜要「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了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並希望藉此開拓學生的學習領域」。

我認為通識可以是以「人」的學習成長為軸心,將人文意識、價值和精神注入個人與群體及環境的相處。現代專業人才,在大趨勢下要自我塑造、裝備與反思,以形成自己的品格價值觀,貢獻社群。

範疇廣泛 培養通才

雖然對通識應包括甚麼科目仍没有一致的共識,但一般同意包括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等領域。以世界頂尖大學為例,哈佛大學07年的通識改革報告將通識分為八個範疇:美學與詮釋、文化與信仰、數學與羅輯推理、倫理/道德推論、生命科學、物理科學、世界各社會、及世界中的國家。自然科學求真求實,人文社科求善求美,因此相輔相承。

耶魯大學的共通課程聚焦在博雅教育上的最基本問題。其課程旨在提高跨學科視野和促進批判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思考。該課程包括10個必修科:比較社會制度、當前時事、科學基礎、歷史、綜合科學、文學與人文、現代社會思想、哲學與政治思想、定量推理和科學探討。耶魯通識不鼓勵設通識分類選修,強調最起碼的必修共通知識。

優質通識課程應具基礎性、廣博性、連貫性、統整性、與嚴謹性。通識科目並非主修課程的入門科,教師在設計通識科目時,要回應下述問題:「如這科目是學生在這個領域內唯一要修讀的,他們應需知道怎麼及如何令他們在餘生對這個領域知識有持久的明暸與興趣?」。另外,通識課程設計重視跨學科視野、以學生為本、問題導向及行動學習的理念,並與學生的生活及現實社會問題息息相關。

近年來,通識教育的理念日漸受到大中華的大學所認同。隨着香港334新學制改革在2012年的落實,香港的院校都趁機改革其本科課程結構加強通識,這都有利於全人教育的落實。但在設計及執行上仍然有不少操作性問題。根據我的觀察與分析,下期將分析幾個主要問題並提出建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