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的言論自由

原來,學生不是壞孩子,一臉哀傷的大學高層才是壞孩子。

曾幾何時,央行行長以木訥慎言見稱。從語言藝術高手格林斯潘,到拘謹到悶死隔籬的伯南克,皆能緊守美國聯儲局只管通脹和失業的原則。

聯儲局一舉一動足以影響全球金融經濟,權力大說話自然要小心,以免引起誤會過度揣測。今時今日,央行權力界限模糊,愈來愈積極介入各種監管,央行行長的言論忽然自由起來,就如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到我們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都紛紛就貧富不均等傳統央行工作範圍外的話題公開演講。

影響力大者說話要格外小心

手握大權發表太多意見,不是健康發展。

言論自由有價值,同時言論又會對別人有影響,於是理想情況下的言論自由會受到一定限制。權力大,講說話對社會有廣泛影響,因而要格外小心,比一般人少一點言論自由。

無權勢又無影響力,發表言論效果甚微,說話的自由就多一點。權力可以客觀比較,至於什麼道德不道德,則人人標準不同(如有些人論斷別人時尤其要求高),實不應跟言論自由扯上關係。

在香港,情況正好相反。

學生的言論就算如何不當不堪,只要沒有犯法就有自由去表達。學校內部警告懲罰學生是合理回應,出奇的是,手握大權的大學高層,充分利用言論自由,帶頭公開錄影片段鼓勵全民公審學生。

如此「照顧」學生,結果是權力管轄下包括其他大學的學生主動自我審查言論,以防大學高層主動出賣自己。當然了,大學生少說話坐定定,對某些人來說是最佳結果,但若然如此,便不要再講什麼創新工業創意思維了。

意假扮情真

至於比大學高層更有權的幾位前教育高官(以及喜歡以「個人身份」說話的前特首),皆以言論自由著名,亦發表過同樣「刻薄冷血」的言論,印象中似乎沒有大學高層為之聲淚俱下。

經濟學中有一個「壞孩子定理」(Rotten Kid Theorem):縱使壞孩子沒有真感情,也會做做戲配合一下跟家人和睦相處,為的就是分享家庭資源。

利益有份分,意假也要扮情真。依靠政府撥款,依靠政治意向明顯的商界捐助,我明白大學高層面對的財政壓力,也明白一眾愛講正義愛講自由的學者教授為何不太敢挺身而出。講到底,資源要緊,權力更是難捨難離。

原來,學生不是壞孩子,一臉哀傷的大學高層才是壞孩子。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