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01:23: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孩子應該怎樣教

若我在退休前寫本文,有人會說,為什麼你不寫小孩子在小學裏應該怎樣教?我的心意你還未明白?我想說的是:小孩子的教育,在0至6歲時最重要,我不是想為小學、中學老師推卸責任,責任是誰也推卸不了的。我們若推卸,是自作自受。(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年輕人要照顧三個老人家,教不好他們,不是自作自受?)但我真的深信:0至6歲最重要。
筆者在小學工作超過40年,育有三子女,現在有孫仔孫女共五名,可以說經驗豐富,但寫「孩子應該怎樣教」這一類文章,還是第一次,心裏也是戰戰兢兢的。
 
教小朋友其實是一門高深學問,我覺得孩子是這樣教的:
 
一、先準備好自己:
 
你應該是一個心智相當成熟的成年人,最好不煙不酒,身體健康。在婚前與伴侶做好身體檢查。養一名孩子前做足身心的準備,當然家居環境與經濟狀況也是「尚可」才可以。
 
二、胎教是有用的:
 
我不是什麼育兒專家(沒有什麼幼兒教育的專業文憑),但我相信胎教,甚至母體懷孕前的狀態對孩子的一生也很重要(當然我不是說男子沒有責任,他也要遵守上述先準備好自己的一些條件),我聽過有專家說,女長跑選手甚難懷孕,女運動員準備懷孕前也要休養生息一段時期才是適合,懷孕後過緊張頻撲的生活對胎兒十分不宜,而且流產機會大增。(其實據說流產也是為保護母體,令不太正常的胎兒不要出生的一種天然機制。)吃滋養食品、聽音樂等,我也相信對孩子有幫助。
 
三、0至3歲的兒童:
 
這個時候的兒童最需要成年人的細心照顧,很多家庭把這個時候的孩子交託傭工,我認為是我們下一代素質的致命傷。當然,有很多外地傭工很盡心盡力地照顧家庭內的小孩子,但絕對不能替代父母或其他親人,這年齡的孩子應該多與成年人互動,接受聽、講及其他感官訓練,過了適當時間,日後便有困難。很多小孩子在太長久時間裏吃切碎了的食品,連咀嚼的能力慢慢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常見的現象。
 
四、早睡早起:
 
城市在夜間的熱鬧,燈光太明亮,除對植物生長有障礙之外,據說對小孩子的生長也有很大影響,現今的小孩子睡眠時間不足,或因燈光、電波的干擾致影響睡眠質素,遲早會令我們付出代價。
 
五、運動與營養:
 
我仍然在談0至3歲的兒童,未能獨立走動的嬰孩,手腳很喜歡自由的擺動,衣物有沒有阻礙了他?洗澡時及前後也可以令他們較自由的活動,甚至按摩一下肌膚,促進血液流通,增加親子之間的接觸,也很不錯。
 
至於營養,我不敢談得很深入,但天然食物很重要,食物添加劑對幼兒成長有壞影響,似乎是大家的共識。
 
六、3至6歲:
 
    這時候在香港來說,是進入幼兒園或幼稚園的年紀,家長都很重視選擇學校,但我的觀察是,若選擇錯了,基於學位難求,不肯改變。
 
    我個人認為0至3歲,是孩子與成年人建立關係的重要時期,而3至6歲,是孩子間建立群體生活的重要時期,而其中安全感最重要,老師太嚴厲的話,對孩童不宜,孩子若受同學欺侮及排擠,也很容易影響一生,愛上學比學到什麼重要得多,功課太深不宜,學校不適合,請考慮轉校。
 
七、以身作則:
 
這句話是老生常談,做父母或長輩,一句話,一個動作(如打孩子一巴掌),影響可以很大。愛護小孩子是成年人的責任,很多人對我說,因為學識不夠,不曉得怎樣教,我對他們說,我也是戰戰兢兢,不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誠待己待人」,也這樣待孩子便可以了。在需要時對孩子也要說「不」,還記得年輕時看過豐子愷先生的漫畫,畫中大意是:父母親帶着嚎哭的兒女去醫生處打防疫針,其實內心是十分疼兒女的,愛不一定單單討好兒女。
 
八、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鬧:
 
    年幼時看西片,發覺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片中的成年人(如夫妻)在爭吵時,一看見自己的子女原來未入睡,便會暫停吵鬧,或裝扮成沒事一樣,待孩子入睡後才再舌戰。粵語片卻沒有這一類場面。父母爭吵令子女受驚大哭反而常見,慢慢地我明白起來,子女看見父母吵鬧其實會大受打擊,心裏嚴重缺乏安全感,父母嚴重冷戰的影響也是一樣,很多家庭悲劇的發生,都基於父母間爭吵或打鬧而致,心理上的影響,也許永不磨滅。
 

總結

 
好了,這是我第一次寫「孩子應該怎樣教」,暫時擱筆。你有沒有發覺,我寫到孩子6歲便停筆了,還未進入小學呢!若我在退休前寫本文,有人會說,為什麼你不寫小孩子在小學裏應該怎樣教?我的心意你還未明白?我想說的是:小孩子的教育,在0至6歲時最重要,我不是想為小學、中學老師推卸責任,責任是誰也推卸不了的。我們若推卸,是自作自受。(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年輕人要照顧三個老人家,教不好他們,不是自作自受?)但我真的深信:0至6歲最重要。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