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外滙基金公布特別發行400億元票據,把銀行清算結餘減低約15%至2220億元。舉措出人意表,皆因港元滙率偏軟,徘徊於官價7.8的弱方;而且自前年底美國利息正常化以來,特區金融高官不斷提醒社會,慎防熱錢撤走的風險,大眾應記憶猶新。
言語行動 自相矛盾
是次反其道而行,無疑暗示有熱錢進犯,來勢不弱,所以須採取措施應對,前後言語和行動令人覺得自相矛盾。究竟熱錢是來是去,且從銀行金融統計中尋找真相,讓數據說話。
所謂萬千交易歸一賬,港元M3增減可拆解為3個因素:一、港元信貸增減;二、外資進出淨額:三、其他資產減除負債。外資進出因素又可分拆為銀行業務結算(即外幣存貸、貿易、滙款、投資等收支)和貨幣金融銀根(即銀行清算結餘、鈔票發行、外滙基金債務等增減)兩部分。香港對外收支向有盈餘,銀行向外滙基金結滙,擴大銀根增加貨幣供應,以應付港元需求,乃正常變動;若貨幣金融因素變動不尋常,則顯示熱錢進出活躍。
港元貨幣局聯繫滙率制度,既固定也具彈性,官價7.8元有上下5點子波幅。外滙基金設定兌滙承諾,不高於7.75也不低於7.85,故此市價徘徊上下限之間。
市價偏離官價,並非必然有熱錢來去,乃日常外滙供求變動,甚至季節性現象。理論上,外滙基金可主動入市干預,拉動市價與官價併軌;實際上,貨幣局制度以靜制動為上策。故此外滙基金處於被動,緊守關鍵價位,即是兌滙承諾上下限,兵來將擋,即可令投機熱錢知難而退。
制度上,銀行以官價兌滙,但實際上兌滙價與市價同步。若熱錢進犯,美元湧至,港元求過於供,滙率節節升值,偏離官價7.8;銀行外滙資產膨脹,港元存款同步增加,清算結餘比率相對下跌,倘接近關鍵水平,即向外滙基金結滙,補充至安全線。此外,有強方兌滙承諾7.75保障,銀行看準機會大可搶先高位沽空美元,待賣盤湧至滙率回軟,再買入平盤獲利。故此,港元滙率長期偏高且徘徊上限,始是熱錢進犯實據。
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美元量化寬鬆救市,熱錢源源湧至,港元長期處於強方上限7.75,而清算結餘也自9月底的0.74%跳升至年底10.3%,便是佐證。據金融監理專員統計,截至2009年底,熱錢淨流入6400億元之多。清算結餘自始居高不下,且從未低於6%,是後話。
若熱錢撤資拋售港元,美元供不應求,港元連番貶值,反向偏離官價7.8;銀行港元存款縮減,外幣資產同步減少,清算結餘比率相對上升,倘持續偏高積壓港元,即向外滙基金購滙,釋放流動資金應付外滙需求。
同樣道理,有弱方兌滙承諾7.85保障,銀行看準機會大可搶先低位買空美元,待買盤湧至滙率攀升,再沽售平盤獲利。港元滙率長期偏低且徘徊下限,始是熱錢撤資實據。其實,自1983年恢復掛鈎美元以來,港元從未遇過撤資考驗,即使1989年的六四事件後,滙率也穩定在官價水平,而當時並無強方弱方兌滙保證機制。
是次抽資 借力打力
【附表】是2017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摘要。從數據推算,首季港元M3增長5%,其中本地信貸增加(+3.1%)及外資淨流入(+2.9%)各佔一半,其他資產(減負債)(-1.0%)影響不大。外資淨流入絕大部分來自銀行業務(+2.8%),而貨幣金融微不足道(+0.1%)。
次季港元M3增長3.6%,與本地信貸增加(+3.6%)同步,外資淨流入(+0.9%)與其他資產(減負債)(-0.9%)相抵。外資淨流入大部分來自銀行業務(+0.6%),而貨幣金融折半(+0.3%)。首季銀行清算結餘比率是6.6%,次季相約是6.45%;況且季末港元兌美元滙率是7.770及7.807,距離官價波動上下限尚遠,首季不似熱錢進犯,次季也不似熱錢撤資。
究竟外滙基金為何主動抽資,而且更在港元滙率偏軟之際?其實,增發票據並無縮減銀根,只是轉移流動部分至非流動部分,一加一減,即使可間接限制信貸膨脹,也成效存疑。首季外幣存款增加612億元(其中美元佔1168億元,顯然借加息轉強走勢圖利),金融分析視作資金外流,但港元卻偏強(7.77),表面上互相矛盾。
其實,港元轉存外幣是轉移賬簿至「離岸」銀行,實際並無流走。相應調整後,首季貨幣金融部分應有651(=612 + 39)億元淨流入之多,因此說明港元偏強並無矛盾。次季外幣存款增加536億元(其中美元佔169億元、人民幣佔188億元),調整後貨幣金融部分應有729(=536 + 193)億元淨流入,但美元已再度加息也轉強,故港元稍偏軟(7.807)亦非意外。
有論析認為,此次抽資乃借力打力小動作,藉推高按揭及地產貸款利息,收間接遏抑樓價之效。理論歸理論,清算結餘比率仍偏高,是正常比率1%的六倍多,抽資400億元可減低比率1個百分點,杯水車薪。況且銀行信貸一貫謹慎,儲備比率仍保持43%水平。其實,10年來港元利率結構被扭曲,市場利率緊跟美元近0的水平,而銀行利率偏離市場,最優惠貸款利息高踞5厘,儲蓄0利率,息差500點子之多。
老調重彈 怎能奏效
按揭利率實際以銀行同業拆息為基礎,以最優惠利率扣減報價。在流動資金充裕下,抽資猶如掩耳盜鈴,既不會推高貸款利率,也不會改變銀行信貸政策。2009年熱錢湧現,清算結餘比率高達12%時,外滙基金也曾額外發債抽資,卻徒勞無功。是回老調重彈,又怎能奏效?
總結分析,港元連月偏軟,7月底滙率報7.810, 既無熱錢進犯,也不見撤資,如此抽資動作,則頗為耐人尋味。不過,事件顯示內部欠默契,曾幾何時,財金官僚苦口婆心地提點市民置業須量力而為,慎防美元利率掉頭上揚,熱錢撤資,港元利率飆升,樓價下調,淪為負資產。
現今美元再三加息,港元利率結構仍未回復正常,外滙基金卻趁港元偏軟時反其道而行抽資;若非自相矛盾,即是默認熱錢盤踞不走,港元利率正常化可望而不可即。
政出多門而欠缺協調實乃施政大忌,新政府上場伊始,社會寄予厚望,林鄭特首更一再強調各政策局之間要加強協調,讓政策發揮更大效果,但從這次財金官員的舉止看來,則協調仍須努力,謀而後動更勝摸石過河。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