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之前,今天跑馬場南面山谷已有一條建於乾隆年間的客家村,村民以種植稻米為生。村旁有黃泥涌流出大海,故該村名叫「黃泥涌村」。1841年5月英國人在港島進行人口統計顯示,黃泥涌村有300名居民,算是一條中型村落。
昔日村前是低窪沼澤,1845年英國人將沼澤西邊的黃泥涌填平,築成黃泥涌道,近山一邊闢作墓園區,先後出現基督教墳場(現稱香港墳場)、天主教墳場和巴斯墳場等。1846年將沼澤地改建為跑馬場,東面的黃泥涌亦填成馬路。其後以東面的黃泥涌道作為維多利亞城東邊界線,今天在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對面的行人路,仍可見到1903年豎立的界碑。
黃泥涌村全是客家村屋,但對上山坡有座外國人墳場,那是猶太人沙宣於1855年購地興建的猶太人墳場。該村外圍曾有一座客家人興建的譚公廟,後因城市發展而拆卸。村民於1901年在藍塘道口的小山崗重建廟宇,並加奉北帝,改名「北帝譚公廟」。
20世紀初有商人先後在譚公廟舊址興建「樟園」和「愉園」,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小橋,並設茶座和動物園。其後電車公司鋪設路軌由跑馬場門口連接愉園門口,吸引不少遊人到來休憩耍樂。可是1918年2月26日發生馬棚大火,釀成逾600人死亡,市民不願踏足此區,令園林生意一落千丈,結果在1922年結業。一群華人西醫和社會賢達以低價買入,改作療養院,名為「香江養和園」,即養和醫院前身。
清拆黃泥涌村
其時政府打算發展黃泥涌村,1910年代末在村外闢地給富裕人家興建洋樓,首先出現的是鳳輝臺。1923年8月,香港一連有4、5日下滂沱大雨,黃泥涌村有37間客家村屋倒塌。政府藉此機會收回所有村屋,發展為中上住宅區,規定新建樓房須採用西式建築風格,不得超過三層。原有的村民獲政府覓地他遷,至1930年全部遷出。
黃泥涌村被夷平後,開闢山光道、成和道、藍塘道和多條橫街,給有錢人買地建樓,只剩下小山崗上的北帝譚公廟未拆,見證了黃泥涌村蛻變成住宅區。今天,「黃泥涌」這個地名已很少人使用,取而代之叫「跑馬地」。
中西合璧的佛苑
蛻變後的黃泥涌,洋風處處,但山光道上在1935年出現一座以中國傳統宮殿風格設計的西式鋼筋混凝土建築,別樹一幟。這是何東夫人張蓮覺策劃興建的東蓮覺苑,內設寶覺佛學社和寶覺義學校,是港島第一間佛教道場。除了弘揚佛法、培育尼眾外,亦推動女子教育。
東蓮覺苑位於猶太人墳場之鄰,依山而建,外形像一艘船,寓意渡過彼岸。該苑由留學歸來的華人建築師馮駿設計,鎮江夾山竹林寺住持靄亭老和尚就佛寺建築細節給予意見。殿堂按佛寺佈局建造,同時使用外國進口的彩色玻璃門窗和花紋地磚,中西結合。苑內收藏了許多名人墨寶,現已列為法定古蹟。
寶覺義學校後來改名「寶覺學校」,1951年在東蓮覺苑前方興建新校舍,採用東蓮覺苑相同的建築風格。其後開辦中學,1986年易名「寶覺女子中學」,2000年兼收男生,現已遷往將軍澳彩明苑,原來的校舍易名「寶覺小學」。
攝影博物館
跑馬地曾經遍布三層高的洋樓,後來陸續重建為高樓大廈,今天只剩下幾幢舊式樓房讓我們緬懷。其中鳳輝臺一列洋樓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毓秀街亦有三幢,見證了舊日住宅區的面貌。當年規定兩個街號樓宇共用一組樓梯,但面對重建浪潮,毓秀街只有15號保存完整的「一梯兩伙」,其餘兩幢(11號和17號)只剩下「半邊」,另一半已拆卸重建了。
毓秀街15號(約1932年)地下是車房,樓上的住宅採用古典復興風格,左右對稱,二、三樓皆有落地法式大窗通往露台。外牆鋪上紅磚和灰泥,是典型的愛德華時期建築。該樓為大生銀行的馬錦燦家族所有,目前仍有人居住。
毓秀街11號(約1934年)由外籍建築師J. S. Gibson設計,採用30年代盛行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外牆滿布幾何圖案,有八角形窗戶、放射式陽光、箭咀和梯級形線條等,後方設有樓梯供媽姐上落。
律師蘇彰德在2012年以9千萬元購入毓秀街11號,再花1,500萬元進行修復,活化為香港首間攝影博物館,名叫「F11」。他請專家按舊照片和舊電影所見的影象還原本來面貌,例如在露台重裝法式大窗,令舊樓重生。大眾參觀攝影展之餘,可一睹昔日豪門的居住環境。
毓秀街17號的設計相對簡單,每次經過,我都見門窗緊鎖,住戶看來已經遷出。街上三座洋樓以15號最具特色,保存亦佳,已被古諮會列為二級歷史建築。11號為三級歷史建築,17號本來不在評級名單,後來納入新增項目,等待專家評估。
藝術家短期宿舍
再往山坡上行,在山村道54號也見到一幢三層高的洋樓(1925年),同樣只有一半(即一梯一伙),古蹟辦專家建議將之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樓宇築於車房之上,要步上一列石級才到正門。立面頂端的「破山花」(broken pediment)有精緻浮雕,下方可見回紋裝飾(fretwork)。此風格被稱為學院派(Beaux-Arts),在古典復興風格加入巴洛克元素。
此樓已由何鴻燊四太太梁安琪的公司購入,她在2014至15年擔任保良局主席時,將樓宇借給該局開展「V54年青藝術家駐留計劃」,以同區市值6成租金租予本地和海外的年輕藝術家入住,讓他們在古雅的大屋進行交流,激發創作靈感。樓內有11個房間,最多可住20人。入住者需要回饋社會,例如舉辦展覽或工作坊,以啟發更多年輕人認識和欣賞藝術文化。
在藍塘道、蟠龍道和箕璉坊等地方亦可找到一些30至50年代的洋樓,部分獲得評級。那時的建築風格已摒棄古典或巴洛克式,盛行包浩斯或裝飾藝術風格。相對於現今千篇一律的高層住宅,跑馬地這批少數留存的洋樓猶如沙漠中的綠洲,更顯珍貴。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