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日子不太愛看法國女演員伊莎貝.雨蓓的電影,感到她有點沉溺於過度執迷的角色。其後她隨着年齡,愈演愈純粹,繼續當個極為專注及專業的演員,為角色注入自己的生命,不得不由衷佩服。
喜愛她演出的《從前.現在.未來》(英譯則為未來式的Things to Come),比《烈女本色》(Elle)更甚。後者的驚慓不及前者的寫實淋漓盡緻,刻畫女性的堅勒多於強悍,後者於男性論述裏不是貶義便是滑稽。我看《從前.現在.未來》更看到活生生的自己,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是一樣的。
當哲學教師的挑戰,在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都自然多了一重反省。鼓勵學生多作獨立思考或所謂尋根究底之餘,也會警覺自我的妥協或苟且。當然24小時的嚴肅思考是難以進行的,況且還有生活的責任與挑戰。女性學人或母親學者的社會身份確實是雙重的,我非常佩服的美國學者有同時是母親的,在寒冷的東岸大學授課,同時照顧三個上學的孩子,在冰天雪地的街道上趕忙,以及在晚間寫作、閱讀及備課。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只是未來的變化在意料之外。
在女性身份和女性主義間徘徊
《從前.現在.未來》難以說是女性電影或女性主義電影。它的寫實和自然式的描繪,使其敍述不偏一隅,且不落雙邊。女性及女性主義電影的二分法早已過時。從前說女性電影主要是如實地寫照女人生活的遭遇與狀況,而女性主義電影則對此等狀況作出批判、反思與傾覆。但雨蓓在這齣電影中以其持續融入生活裏的堅毅,融合了兩類電影。一個在性別社化中成長的人,既知道問題之所在但致力配合,務求心安理得;箇中自然吊詭重重,既是依從,還是自己的抉擇?
電影中的哲學教師永遠保持同一的,急速的步伐。她責任重重,集女兒、妻子、教師、母親於一身,既愛子女也愛學生,以別人的需要,定義着自己。她也是如此的執迷不悟,搞社運的學生挑戰她,搞讀書組研究生,亦直接質疑她的不投入。昔日左傾的激情,今天化為照顧他人的責任。電影裏風聲雨聲讀書聲,唯獨她為尋找亡母遺下的老貓,跑入樹林咪咪的尖叫。
她是責任的奴隸,但對異化了的婚姻斬鐵截鐵,頭也不回。她沒有對愛上別人的丈夫感到半點可惜,只介意他取走了自己注滿了筆記的黑格爾原著。電影中的她不留前夫吃聖誕晚餐,但對不能再訪夫家海邊的渡假屋滿抱遺憾,還有在園子裏種植了的綉球。她清楚向前夫說道,他的決定撤走了她最美好的回憶:孩子愉快的童年,一家人渡假的日子,海風、浪聲,還有步行沙灘的感覺⋯⋯
電影名字中譯《從前.現在.未來》,那是海德格所說的,人永遠在歷史的維度裏生存,每一個當下或現在皆涵蓋着過去與將來。正如她,理想主義以後便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而責任催促了歲月與成長;愛情與親情結束於離異與死亡裏,那是現實裏最實在的事件。Things to come,只有繼續疾走,步履其實是輕快了,毋須批判太多。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