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顛覆不了 牛牛對教授彈琴

自以為懂市場的人太多了,即使行內專家其實有時也會睇錯市。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東漢牟融說故事,對牛彈琴不合其耳,一個AM一個FM嘛。

古有公明儀,今有張勝量。別名「牛牛」的張勝量,自小已被譽為鋼琴天才。記得張五常曾話過,希望牛牛長大後會成為鋼琴詩人中的李白。不久前在一個私人聚會,有緣欣賞到剛滿廿歲的牛牛為教授彈蕭邦夜曲,既啱channel且啱feel也!嫌古典音樂唔啱feel,試試這個:十年前日本已經有初音未來,今天我們為什麼仍需要新垣結衣?

初音還未打敗結衣,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已警告:「工廠自動化已經摧毀了傳統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人工智能的崛起很可能會讓失業潮進一步波及至中產階級,最後只給人類留下,護理、創造和監督工作。」研究理論物理學的,識咩失業定濕熱?有自知之明,我不會寫寫吓經濟金融走去寫宇宙黑洞。

經濟學的「鮑莫爾病」

自以為懂市場的人太多了,即使行內專家其實有時也會睇錯市。多得現代錄音室技術,Glenn Gould當年30出頭便放棄公開演奏而專注錄音室做音樂:The concert has been replaced, you know … Technology has the capability to create a climate of anonymity and to allow the artist the time and the freedom to prepare his conception of a work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to perfect a statement without having to worry about trivia like nerves and finger slips.半世紀後,錄音室技術更是突飛猛進,演奏會卻還未被取替。今天數碼音樂免費下載盛行,演奏會比錄音室反而變得更重要。

讓我先從供應說起。經濟學上的「鮑莫爾病」(Baumol’s Disease),指的是當社會上生產技術停滯不前的行業相對成本增加,這些行業在整個經濟的比重卻不斷上升。可不是嗎?相對於製造業,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上升較慢。經濟學家鮑莫爾提出,服務業如教育、醫療、市政府服務等技術增長都比不上製造業。更明顯的例子是表演藝術,二百多年前的莫扎特四重奏要四個人演奏,二百多年後依然要四個人!然而,這些生產技術未有大躍進的服務行業,不但未見消失,經濟比重更是不跌反升。

200年前蕭邦一人自彈自作,200年後牛牛個人表演彈的仍是鋼琴詩人的作品。供應令表演藝術的相對收入隨相對成本上升,需求呢?戰亂期間,Maria Yudina一次演出後被問為什麼彈Bach彈得那麼激動?她回答Because we are at war!AI欠常識已是一大挑戰,現場表演既啱channel且啱feel要有感情表達的元素,這不是人工智能技術容易取代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