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學《易》

其實《易經》是很高深莫測的學問,如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研究天地才三者的互動。簡單而言,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元素的配合。要順利,要成功,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溝通是必須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三組都能感通相交,事情就可以和諧圓滿。通則吉,不通則凶。
筆者約在40歲開始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還記得是從《論語》開始入手的,之後興趣愈來愈大,文史哲都深感興趣,所以也看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東西,只是佛家的興趣較少,可能是自己的悟性太差,根底太弱罷了。另外,還有看《史記》、《三國演義》等與歷史和文學有關的書籍。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要看的東西實在太多,真是「以有涯隨無涯」之歎。
 
很快又過了十年,再過幾個月我便50歲了。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每隔十年是一個階段、一個層次和一個境界。這是因為年紀大了,閱歷豐富了,所以體會也深刻了一點。
 
對應「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也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則無大過矣。」《論語》記載孔子到晚年愛好《易經》而「韋編三絕」,意思是經常閱看,引致到竹簡製作的冊子也殘破脫落。由此可知,孔子曾深入研究《易經》,所以也相傳《易傳》或《十翼》出於孔子之手。
 

變與應變的《易經》

 
孔子愛《易》應是不爭的事實。但孔子也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孔子也不好占卜,即後人所說的「善易者不卜」。孔子只是將《易經》的卦和象加以道德化,即義理派,從天地自然的規律中去思考人和事的規律。《易經》就是一本談變和應變的書,事情的改變每多有跡可尋,一步一步發展,可以向好發展,也會向壞發展。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洞察先機,趨吉避凶,所以孔子說可「知天命」,知道有些事不是全由人所控制,但學了《易》,則無大過,可避免大錯。
 
其實《易經》是很高深莫測的學問,如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研究天地才三者的互動。簡單而言,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元素的配合。要順利,要成功,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溝通是必須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三組都能感通相交,事情就可以和諧圓滿。通則吉,不通則凶。
 
另外,「《易》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要有自強不息的努力,厚德載物的承擔,才能長久成功。但學《易》實在太難,所以自古以來都說《易》是群經之首,歷代的精英,無一不曾花時間研究《易》。《易》是中國先民早在夏商時代已記錄他們與大自然各種困難和挑戰的生存。之後歷代都有其發展,所以已累積了不知有多少人的寶貴智慧。《易》的智慧可說歷久不衰,雖不在大學研究所,但在民間仍然生生不息。希望有時間多看多學一點,減少自己的錯誤。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