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不斷投訴」魔咒的香港

本港在全球最不友善城市,在2015年排名亞洲第一,是否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在小學教育前線工作退下來10年了,近年因為在《灼見名家》寫稿,多思考了教育、民生、經濟、政治等議題,有不同的學習,也在此多謝讀者們的支持。

投訴文化受生活質素影響

這幾天因為參與服務的學校收到兩則「投訴」,令我不斷反思香港的投訴文化:這個「教育界的惡夢」。投訴文化肆虐教育界,不是今天開始,最記得當年天水圍這個衛星城市開拓時,「進入天水圍小學教學」便是小學界最熱的談論話題,天水圍的特色,今天較少人談及,回憶中是:

一、偏遠,交通費昂貴。

二、大量的最基層市民超級集中。

三、缺乏就業的機會,市民閒暇時間多,但活動場所缺乏,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如食材及家品) 售價偏貴 ,怨氣大。

四、大量的小學一齊創立,一般都是缺乏辦學歷史的小學,市民大多隨機選校,與學校因互不認識,缺乏認同的歸屬感及互信。

五、由於收生的競爭,學校對家長的需求百般遷就。當時,因為大量的學生,大量的老師一齊在天水圍區小學校舍內生活,而老師與家長的互信基礎未能建立,加上基層市民對學校老師的倚賴超乎想像。當時有一個說法:天水圍的學校互相「鬥遲熄燈」(即老師工作到深夜,甚至有傳說老師攜帶睡袋上班,必要時留宿,省回兩次來回市區的交通時間),而家長對校政的投訴特別多……

在今天我深入想想,投訴文化似乎與社區及民眾的生活狀態息息相關。

缺乏家居活動空間造成社會問題

記得當年我初入行(1970年),當時香港黑社會人物橫行徙置區的風氣頗盛,有警方人士與教育界分享,說:這與徙置區的住屋設計有關,其分析我還深植腦中:

一、密集式的細間格住房放在一起。

二、公共空間不足(最早期的徙置區,屋內無浴室及厠所設置,要用公共浴室及公廁)。

三、只有一個足球場是兒童活動空間,要走進去參加活動,幼童便習慣了所謂「埋」「跟大」(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在作祟),老一輩的香港人或許還記得,當時不同徙置區都有不同「字頭」的小集團橫行,直至改善了屋邨的設計、設施,現在的黑社會人物活躍範圍,便從屋邨轉移去經濟活躍的市區或市集。

據以上思考,我覺得市民生活中的文化或活動、風氣、潮流,與民生、居所、經濟、資訊流通等,息息相關。

香港兒童教育最缺乏「尊重」元素

今天的香港,情況有些不妙,在民生經濟方面,貧富懸殊加劇,住屋問題遲遲未能解決,讀書及升學壓力,揮之不去,快樂指數偏低。在不友善城市排名方面,節節領先(全球最不友善城市,在2015年本港排名亞洲第一),是否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我想,若不斷發生惡意投訴,實屬於欺凌的一種。是缺乏愛及互相尊重的表現。教育界及大眾,要做些什麼去扭轉這個局面?

我有一位教育界的朋友,最近去了日本做學術研究。在那邊生活了一年,他的研究範圍是學生輔導的,回來後與我分享說:「香港兒童在教育上最缺乏的可能是『尊重』這個元素」,這令我深思了一陣子。

傳統上儒家常教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不是我們今天對學生講得太少,又或者基於競爭,及應試文化,我們的學生慣於個人主義、排他,加上城市化,人與人的疏離,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居住及生活文化,令我們疏於照顧他人感受,這都值得家長、老師們再三反思。「睦鄰」這個詞語,出現得太少了。

最近有兩個現象,讓我加重了一些擔憂:

一、陳美齡向香港人提出40個「教育改革」提案,一般輿論毀多於譽,我想,一位離開本港多年的香港人,用了10個月的時間思考香港的教育改革,精神可嘉,多謝一句便是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有試過關心其他地方的兒童成長而去「進言」嗎?

二、9歲的「香港小巨肺」,在美一曲成名,大家都拍爛手掌之際,原來網上亦有甚多負評,惹來十優港姐抱不平云云。

香港小巨肺 (網絡圖片)
香港小巨肺 (網絡圖片)

以上網上報導,在統計學上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所謂一葉知秋,港人自省及包容與互信能力,每下愈況,似是不爭之事實矣。

我希望家庭、學校、社會能再建互相尊重的堡壘,攜手踏前路。

在全球化的今天,講融和的社會,自以為是,目空一切,排他而不利己,不曉得互相尊重,會像傳染病毒一樣,蠶食我們的身軀及摧毀過去的文明與建設。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