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困境與《困卦》對港情的啟示

──《易經.困卦》對香港管治的啟示(三之二)

每個管治者都應明白,最大的敵人,往往源於自己和內部。

回顧香港回歸以來,董建華特首熱愛中國與香港,上任後香港表面上是繁榮安定,實潛藏着內外交困的危機,雖欲勵精圖治,竭盡心思,為香港人謀福祉,可惜時不我與,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初出現的危機,是碰巧遇上數十年一遇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港府財政出現赤字,經濟困迫,民生疲憊。其次是提出建房八萬五的構思,增加土地與房屋供應,本為民紓困,卻剛巧遇上樓市下滑,經濟蕭條。加上此舉動搖地產商與業主的切身利益,因而怨氣開始醞釀。2003年非典瘟疫陡然而至,其後在不適當的時機,政府推出23條國安法,引起港人極大反響,當時本地民主力量已凝聚一定的實力,對此堅決反對,最終無法有效施政,導致50萬人示威,特首以健康為由請辭。當年的教育改革,忽視中文、歷史、文化與國民教育的首要性,導致出現今天對中華文化疏離的一代,結果造成反政府的暴亂與港獨的浪潮。面對如此困境,董特首當年若能有緣參考和採納《易經》的智慧,相信香港今天的局面和命運,會截然不同。

政府推出23條國安法,引起港人極大反響。
政府推出23條國安法,引起港人極大反響。

核心團隊與賢人相助

政治是眾人之事,現代社會牽涉的範圍既廣且雜,千絲萬縷,糾纏不清,絕非一人之力能所駕馭。因此,政府組織設有眾多的諮詢機構,但隨着體制不斷膨脹,架床疊屋,加上用人唯親,選人不當,摒除異己,很容易陷入偏頗的小圈子管治的困境。因此,特首的智囊團,例如行政會議、中央政策組、各司局長,絕不是論功行賞的職位,而應是不計名位功利、真誠地全心全意奉獻、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經驗豐富、卓有成就,有計劃地千挑萬選中選出來的智慧之士。他們是特首能全心信賴的團隊,全力協助面對各種現時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未雨而綢繆。此外,應同時建立緊密而有效的人際網絡,有系統地分門別類,一旦有任何可能發生的危機或疑問,可以迅速應對與求助,避免臨事周張。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帝範》闡明得很清楚:「士之居世,賢之立身,莫不戢翼隱鱗,待風雲之會;懷奇蘊異,思會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乂,博訪英賢,搜揚側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可惜絕大部分港府的首長與智囊,多以近身親朋為媒,介紹人選,錯失尋覓天下能人而用之的機會。當年秦孝公以求賢令得商鞅,奠下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就是最好的典範。而台灣清廉的馬英九,身處敵友難分、猶如醬缸的政治圈裏,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有效的團隊,因而處處受制,錯失良機,終至一事無成。

預防勝於治療,必要時求助於權貴

因此,面對金融風暴,首先政府應預早定出危機管理策略,應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境況。80年代的金融危機,利率曾高達百分之20,港幣一夜之間大幅貶值,衝擊整個經濟體系。全球各地,經常有不同的經濟危機出現,這些都是未雨綢繆的素材,預防往往比治療更為重要。絕大部分的當政者,大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鮮有把預防置於管治的首位。

所謂23條,主要是針對叛國的行為。這是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核心問題,當年回歸後,正值管治蜜月期,政府應全力以赴,軟硬兼施,極力游說各方支持,務使通過,因為這是建立國家歸屬感與長治久安的基礎。可惜當時不曾準確拿揑時機,市民教育與宣傳不足,在群情洶湧與游說未成的形勢下,勉力推出,最後被倒戈的議員否決,釀成無窮的後患。議員們出身不同,皆有其長處與侷限,但鮮有能高瞻遠矚、捨己而忘私的。因此,當政者在權衡輕重之下,擇善固執,傾力以赴,方能解困。若無把握通過,當時若能求助中央及其他社會上有影響的人士,對反對者曉以大義,進行有效的游說,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而後來的佔中與暴亂,亦可能根本不會發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市民教育與宣傳不足,在群情洶湧與游說未成的形勢下,勉力推出23條,最後被倒戈的議員否決,釀成無窮的後患。
市民教育與宣傳不足,在群情洶湧與游說未成的形勢下,勉力推出23條,最後被倒戈的議員否決,釀成無窮的後患。

房地產是當政者的燙手山芋

香港地少人多,住屋問題嚴重,供不應求,樓價高企不下,影響民生。但房產業同時是社會繁榮的基石,也是滾滾無盡的金礦。官為公,而商為私。商人的天性是貪婪的,市場競爭,各出奇謀,絕對無法完全公平。因此,越自由的地方,貧富懸殊的現象就越嚴重,只有嚴明的政府,才能平衡這種矛盾,實現中庸之道。董建華目睹港人的困苦,為民拯命之心,令人敬佩。可惜他急於求成,適逢金融風暴與非典瘟疫,經濟蕭條,計劃無疾而終。導致日後曾蔭權的高地價政策,加深民生困苦,終至民怨沸騰。面對影響社會如此深遠的政策,董建華應參照《道德經》的智慧:「治大國若烹小鮮。」審時度勢,先探水溫、慢慢游說各既得利益者,交換條件,軟化矛盾,爭取民意,然後再從長計議,不應貿然宣布八萬五的建屋計劃,引起各方群起而攻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辛棄疾在《美芹十論.自治第四》中說得好:「謀貴眾,斷貴獨。」善政需要擇善固執,要堅持,配合智慧與謀略,才能造福於民。民眾通常是短視而自私的,不在其位,難明其政。眾生鮮有通盤考慮與高瞻遠矚的視野和能力。只顧跟隨民意而行,結果可能是後患無窮,前景堪虞。因此,中華文化強調「從賢不從眾」。因為只有高度的道德與智慧的修養,才能保證社會長治久安。許多時,民意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絕對依從。

攘外先安內,建立有效團隊

《大學》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管治者除「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基本條件外,更重要的是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因此,攘外必先安內,減少或去除內憂,對外方能有效。每個管治者都應明白,最大的敵人,往往源於自己和內部。

歷史昭示,但凡改朝換代、或企業合併,必有前朝遺臣。他們緬懷過去的榮華富貴或好處,對新統治者往往懷有疑慮,甚至敵意。如何安置他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絕不能輕視。中西文化的價值觀與政治思維有基本上的矛盾,這些問題若不正視、無法協調,可能會造成不可估計的破壞和分化。為了安撫港人的疑慮,50年不變的承諾,港府沿用一切前朝官員及制度,而董特首施政時面對其中最大的阻力,恰恰正是來自內部。無論他與各位局長如何真心致志要推行新政,往往在執行中陽奉陰違,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截然相反。因此,任何管治者,都必須注意培育能真正協助自己施政的團隊,若面對困境,應全力以赴,釐定完善的策略,逐步減少內部阻力,去除小人,切實執行。否則,不單事倍功半,還有叛亂之虞。

任何管治者,都必須注意培育能真正協助自己施政的團隊,若面對困境,應全力以赴,釐定完善的策略,逐步減少內部阻力,去除小人,切實執行。
任何管治者,都必須注意培育能真正協助自己施政的團隊,若面對困境,應全力以赴,釐定完善的策略,逐步減少內部阻力,去除小人,切實執行。

教育是社會的基石

一個社會的未來,全賴教育的成效。早於1956年,錢穆先生已指出:「香港只有居民教育,而無國民教育;只有職業教育,而無人才教育;只有語言教育,而無文化教育。」在這樣的制度和政策下,只能培養出能講英語、自私自利、不擇手段、只求生存的人。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疏離,缺乏西方深厚的文化背景,終而流於淺薄。回歸後,港府極力推行教育改革,但很可惜,似乎都未能一一完善地兼顧,缺乏周詳的思慮,沒有對症下藥,不曾有效地配合香港施政與未來發展的整體策略,只是一意孤行,全盤地西化。在怨聲載道下堅持實施,在未曾建立新成效前,就把舊制度的優點一筆勾銷。終至不倫不類,培育出思想紊亂並對國家缺乏認知與歸屬感的新一代、對港府心存不滿的教師群。人才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教育是未來的希望,民心是解決困境最重要的基礎。教育的失敗,成為今天香港困境的主因之一。

(待續)

《國學新視野》2017年6月夏季號 封面
《國學新視野》2017年6月夏季號 封面

摘錄自《國學新視野》,本社獲授權發表。

國學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