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會在馬來西亞消失?

華人人口比率下降的同時,馬來人人口反而比例增加。

擔心華人人口與他族對比比率不斷下降會使到華人在政治上地位下降,已然引起華人社會議論紛紛。

華基政黨擔心的是華人選票最後會變得無足輕重而導致式微的命運,華人選民擔心的是自己的政治地位會每況愈下,華人商家擔心的是華人人口比率不斷縮小,經濟地位也會跟著縮小。華文教育界擔心的是人口下降生源也會下降,最後粥少僧多,許多華校會感到難以為繼。

所有這些擔心,都是以華社的角度去看待人口增減的問題,這在種族社會結構支離的情況下,是人之常情。

馬來人角度:國家減少危機感

若換個角度去看,例如用馬來人的角度去看,又會有另一番光景。華人人口比率下降的同時,馬來人人口反而比例增加,狹隘的觀點會想到華人選民佔多數的選區會不斷減少,巫統或其他巫基黨也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國會議席或州議席被華人削減,黨內的種族危機論調也不再有市場,種族政治也會相對紓緩,種族比率懸殊,力量對比比不起來,種族對峙也會成為過去。只有兩族人口相近,勢均力敵,一旦失控,那才危險。

由此看來,用馬來人的角度去看,華人人口比率下降對巫人是好事,對國家也少了危機感,對華人也是好事,因為種族人口懸殊,巫人不再怕華人,種族衝突也會消失於無形。

如果再換一個角度去看,又會有不同的觀點了。就以社區(Community)的角度去看。獨立前,華人比率佔37%多,與馬來人口不相伯仲,但華人是新移民,被新興的錫礦和橡膠行業當成勞工遷入,工作特別,形成的社區與自成一格,和傳統馬來人住在自供自給的社區截然不同。

社區不同結構,利益關切也不同。因此華巫社區可說各自為政,很少交集,一旦建國日程擺上枱後,雙方缺乏共同利益,沒有共同語言,思想也分歧,結果在建國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誤會、猜忌、甚至憤怒,連串的種族衝突接踵而至。

大城市多元種族結構形成

好在建國過程中,巫族的經濟活動跨出了其傳統社區,城市化興起,新興經濟跟着成長,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像吉隆坡、檳城、馬六甲、新山等大城市,巫族人口不斷遷入。華巫相處日增,原有的單元種族社區也兌換成多元種族社區。同一個社區,華巫彼此缺乏了解,人口相若,勢力相同,結果新生的城市種族混合的社區衝突不斷,大城市的種族衝突令到雙方騎虎難下。

1969年「513事件」是種族衝突的頂峰,結果是高處不勝寒,彼此都不好過,國會停擺兩年,國家陷入緊急狀態,過後彼此痛定思痛,想出了用經濟整合的方法,制訂了「新經濟政策」,促使華巫打破企業界限,在公司共事的結果,大城市的多元種族的社區結構才告誕生。

今天所見,大城市或鄉鎮再也不只是華人的社區,像筆者居住的柔佛士乃,我青少年時,全是華人社區,五、六十年過去,今天的士乃已是華巫印雜處,不再是單元的華人社區了。

華人人口降至23%

由新經濟政策的1970年代初算起,所有大城市的種族交集來往非常頻繁,有條不紊,再也沒有種族緊張的氣氛,有的反而是一片融合。這不但是城市化人口的結果(城市人口思想開放、不保守),同時也是華人人口比率相對減少的結果。

1969年時華巫比率是37%對37%左右,今天的華人已降到約23%,馬來人增加到約55%。據估計,以這種速度下降,至2030年華人人口將降到跌破20%以下。相對地巫人人口將會由現在五成有餘增加到六成,七成也不為過,因為回教傳統一般不節育,經濟條件好,醫療照顧好,嬰孩死亡率近於零,平均年齡也會不斷攀升,巫人增長優勢肯定遠超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不會消失

因此,巫人城市人口不斷超越,華人在他們周遭愈來愈少,威脅感也會不斷下降,加上工作環境相交集、語言相通、教育也有更多的相同的國民型源流,種族交友與通婚也會常態化。由此說來,就社區的角度去看,華族比率減少換來的種族和平相處機率高,不也是好事一宗嗎?更何況比率減少,人口總數並不一定減少,反而可能增加。華人在馬來西亞不會消失,不必擔心。

說到人口比率收縮引起悲觀的想法,大可不必要。第一,人口相對少並不一定就沒有優勢,猶太人戰前在歐洲、在英國、在德國,比率小得很,但英國的猶太人在金融界掌有實力,無往而不利;在德國,人才輩出,尤其在科學領域,無人能出其右,把日耳曼民族比下去,還引起希特勒妒忌,動了排猶的念頭。

在戰後引起猶太人大批移民美國,今天他們已在美的金融界、新聞界、科學領域佔有主導的地位,可見人口的優勢不在量,而在質!華人要在馬來西亞被器重,不要叫華人多生孩子,要叫自己好好培養孩子成才,對國家更有貢獻,生出更多選民未必就是福!

華人搞經濟更有前途

第二,華人在馬有不少專長,搞經濟的條件便很有優勢,也一向被巫族敬重,不搞政治而去搞經濟更有前途。在中國成為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的時代,華人搞經濟更可藉重中國的經貿網絡,比巫人更有條件,這是難得的機遇,不能錯過,搞政治惹人厭,搞經濟討人好,不要鑽牛角尖了!

原刊於《大馬華人周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赤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