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往台北公幹期間,在松山文創園區內的誠品書店逛逛。由於時間不多,不能逐層觀賞,最節省時間的逛書店攻略當然是前往店內暢銷榜中搜尋獵物。其中在財經‧商業排名第一的一本書首先吸引我的視線,最後更成為我的戰利品,亦促成了本文章的出現。
無印良品的成功
《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書序中引古語云:「不成規矩,不能成方圓。」無印良品的創立,正是起源自這個中心思想。舉凡企業運行、制度建立都不脫出「人、事、時、地」的交互關係。寫序者指出好制度是讓每位員工都有主管力,領導人建立制度是希望能夠善用群體智慧,提升工作成效。筆者以為作為課程領導者,要領導校內不同科目或/及組別發展校本課程,如果缺乏一個良好的制度,成果一定事倍功半。教育範疇廣泛,領域繁多,課程領導者根本無可能是每個範疇及領域的專家,若沒有制度去策動全校持分者向同一個方向邁進,很大機會是原地踏步,徒勞無功。
作者松井忠三在前言中引出德國建築家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的名言——「魔鬼藏在細節裏」,他的解讀是「對於細節的堅持程度,將決定作品的本質」。他以為一個企業實力的高低,同樣取決於對細節的追求,而當中的關鍵就靠良好的制度了,因此他提出「魔鬼藏在制度裏」的主張。筆者以為魔鬼與天使只不過是一念之間,課程領導需要於制度的細節裏清楚列明對各科組的基本要求及準則,好讓同事能有規矩可依,有例子可援。
作者認為無論何種產業、何種位置,重視制度都是一種有助於把工作做好的思維。既然好的制度能讓工作事半功倍,故領導人有需要建立「把努力連結到成果的制度」。課程領導者的首要目標,同樣是把跨科組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教學成效成功掛鉤,好讓同事付出的努力足以收到預期的果效,因此建立良好的制度亦是事在必行的。
標準和制度是首要
第一章的標題名為「先有標準,才能改善」。作者指出無印良品每個店面都有指導手冊,目的是把個人經驗及直覺制度化,以累積眾人的智慧,令各種工作標準化。此外,無印良品更成功建立共享資訊制度,以提高效率及提升團體能力。筆者以為每位教師都有不同的背景及經驗,教學風格亦各自不同,但教學目標的擬定、教學手段的實施及評估方法的進行均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若每個跨科組課程都有一個標準化的資源平台,領導人可以要求各科組的負責人在有關平台上載教學計劃、教學材料、課堂錄影、學生課業及評估資料,一方面讓領導人可以適時監察各個計劃的進度及成果,另一方面亦可以讓不同科組的老師仍互相學習,共享資訊。
第二章的標題名為「反敗為勝不靠改變員工,而靠制度」。作者指出一間企業過度重視經驗及直覺,缺乏制度,一旦負責人離職,接替的人就必須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筆者非常認同作者上述的看法,任教老師的離職往往對學校教學的運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不少校內課程並非所有新入職的老師曾經涉獵,若沒有相關標準化的資源平台或指導手冊,新上手的老師往往要重頭開始,費時失事,影響成果。
作者以為打造制度就等於試圖改變企業文化,更重申只要打造出好的制度,就能培養出致勝的組織文化。作者斷言要想激發每位員工的工作動機,引出他們的最大潛能,讓組織強盛起來,靠的不是急遽的改革,而是讓他們徹底養成踏實做好工作的習慣。每位教師也有不同的工作習慣,有些喜歡慢工出細貨,有些喜歡臨急抱佛腳,最令人懊惱的當然是抱持愛理不理、有拖無欠態度的同工。工作習慣是可以透過制度而改變的,課程領導者需要以配合持續而完善的考績制度,以引導同事養成踏實做好工作的習慣。
作者認為「策略二流無妨,執行力一流就行」,他指出有些企業的策略一流,有些企業的執行力一流,他認為如果上述兩種企業競爭時,勝出的必定是後者。只有構思而未能實行,就沒有任何意義。他的口號是「執行95%,計劃5%」,他反對沒有意義及結論的會議,當領導層決定了整體方向及策略時,大家需馬上全力執行工作。要想讓團隊充滿執行力,就必須建立制度,去除無謂的作業,讓員工的行動力增加。
規矩排除直覺提升執行力
第三章的標題名為「排除經驗與直覺,精準執行」。他指出有人以為按指導手冊做事,就像是在操縱一台不帶任何情感的機器做事。但他清楚說明無印良品編製指導手冊的目的,並非要員工按章行事,而是為了讓員工成為有能力編製指導手冊的人。作者表示「手冊編製完成只是工作的起點」,他們着重的是編製的過程,藉由手冊讓全體員工都能展現出一種發掘問題、逐步改善的工作態度。
制度一旦建成,就要有執行力,關鍵在於必須訂出最低限度的標準,維持基本的服務素質。此外,指導手冊要具體易明,讓新進員工也能理解。
第四章標題名為「精準來自簡單」。作者開宗明義說明「準時完成工作」是基本功,這是小學已教的做人基本道理。上述的做人基本道理可以建立起組織的文化與風格,培養出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作者更表示人類出於本能,面對變化往往抱持着警戒心,周遭的人一定會有抗拒。他表明不會利用自己的權勢壓迫下屬,亦不會找尋妥協的方法,他會「以溫水煮蛙的方式慢慢影響反對者」,從而感化他們。他明白不少人對「溫水煮蛙」有負面的解讀,但他認為這種讓人不痛不癢的方式,就能推動不致於讓員工感到痛苦的改革。
作者以為要提升部屬工作動機,需從改變行為下手,不要先想改變他們的個性,首先在於賦與他們工作的意義,讓他們對所屬組織或團隊抱持敬佩的心。
找出根本原因激發動力
第五章標題名為「努力就有成果」是有技巧的。作者認為領導者應該負責構思「只要努力就有成果」的制度,面對困難,要盡快找出原因,問題就解決了八成。因為沒有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遇到問題只會採取治標的方法,但問題仍然「未解決」。唯有找出原因,擬定精準的對策,大家努力執行,成果方會見到。
他認為身為團體領導人,除了為自己設好完成期限以外,也應該在工作分派後,設定部屬的完成限期,並要適時跟進及監察。另外,他亦主張「不開徒具形式的會議」,不要讓會議淪為純粹的儀式。至於,會議會否流於形式,就要看制度的設計如何。若領導人能夠為與會者創造一個有利的討論環境,集思廣益,就能成為促使組織成長的引擎。
第六章標題名為「培養簡單但精準的思考力」。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出的是「工作動機是可以被激發」。作者指出每個人一天的24小時裏耗費最多時間的就是工作,若每天重覆做同樣的工作,自然會有倦怠的問題。他認為各人必須藉着一些調整,時時保持工作的緊張感。透過不斷更新自己編製指導手冊的版本,各人可以從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並找出自己扮演的角色。
作者在結語中警醒領導人要不焦急、不懈怠、不傲慢。「莫煩惱」是作者則當上社長時在筆記本裏寫下的字句。他認為無論自己的狀況如何,他唯一能做的是,把責任當成磨練自己的大好機會,不懈怠地把眼前該做的事踏實做好,而且要留下成果。大家共勉之。
參考資料:松井忠三《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譯者江裕其,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年9月30日第一版。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