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政:每年額外新增50億元經常津貼

50億,是一個觸動教育界人心的數字。記得在回歸首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宣佈撥款50億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本人亦在當時被委任為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之一。 回想起來,其中點滴仍歷歷在目: 首先,設立五十億元基金,震動世界,宣示董先生重視教育對特區未來的影響,十分重視下一代的培育。其次,針對當時一些理財原則,所謂「量入為出」,領導層明白,萬一政府財政緊拙,對教育撥款有所制肘,也有基金可以靈活撥款,不受財政預算的條文規限,教育項目有些「私己錢」,加強持續發展的效果。最後,當時政府對學校用款的規管比較繃緊,常常是專款專用,錢銀間的抽屜不能打通。若學校有創新性工作,又不能在經常性開支中支付,便可向基金申請撥款,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並把經驗予以推廣。   期望可以維持教育公平 記得在首五年委員任期的任內,基金存款由50億降到約37億,即是說在三數年間,基金津貼教育界十多億元,受惠的中、小、幼、特、大學、甚至教育署都有,足証教育撥款或有不足及靈活用款的市場需求。教改推展後,學校的工作量大增,對財政的需求亦大增。在基礎教育界多番要求下,政府亦深感需要增加資源,便設立了學校發展津貼,每間標準班數學校每年有約50萬元的非經常津貼,用作減輕老師工作量及增加學生活動用款,回應當年的訴求。近年,這項撥款由非經常性漸轉為經常性撥款,亦証明學校是需要這項撥款支撐經常性開支。 基於政府每年按財政預算計劃使費,學校的急切需要只能用按年支付方式撥款,大大增加學校財務的不穩定性,譬如︰支付了三年的「有時限學校發展津貼」取消了,運用資金招聘的合約老師便要離職,類似的情況近年愈來愈多。不同的新計劃及新的需要下,政府用不同機制按年撥出津貼,教育界形容為吊鹽水機制,當然是有好過無,但一旦關水喉,又有合約老師要離職,老師工作的生態環境可見一斑。 最近教育界亦有些擔憂,由2017年9月起,政府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教育支出亦一定會大增,錢從何來? 過去多年來,官員最常用的壓制教育界增加撥款要求的句式是這樣的:「餅只有這樣大,你用多了,其他界別便少了。」我們都知道幼兒教育重要,我亦甚至常常說零至三歲的教育最重要,我們一直不滿足應用”學前教育”這四個字,把幼兒教育界摒諸運用公帑資助的門外。我們都希望幼兒教育真真正正成為我們基礎教育的其中一個亮點。但資源不足的憂慮還是有的。 這幾年因為適齡入學人數減少,縮班殺校後所得的款項,部份留在教育界用款項目下,我們才多了些吊鹽水使費,但近年小學人數呈上升趨勢,倘若因輸入勞動人口,增加就學青少年數目,教育經費緊拙的情況必會加劇,教師職場的不穩定性亦會持續甚至大增。在這個時候,我們再次聽到「50億」這個亮麗動人的詞語。 林鄭月娥女士在其競選政綱中,把教育放在首位,並聲稱若當選,每年增撥50億元教育的經常性開支,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概括兩點︰ 1. 每年50億不是一個小數目,可以補填很多缺口。幼兒教育使費,合約教師轉入常額教師,一些吊鹽水短期計劃可以轉為常設機制,也可資助自資專上學生的學費,幼、小、中、青、成人、父母皆可受惠。 2. 這是經常性開支,不用擔心「俾俾下攞番」,也不用寫大批申請書,卻因為被認為沒有甚麼創新元素,被人丟入廢紙箱。 在此,我衷心講句︰「令人振奮」。我希望將來能夠落實有關措施,我覺得林鄭月娥女士長期在政府服務,尤其在社署及扶貧的工作經驗,令她明白貧富懸殊正深深侵蝕香港的基石。舉一個例,教育界都在一些掙扎裡,這便是「轉直資」的問題。直資學校制度的建立,原則是讓一些可以多付出的家長,把資源投放在子女身上,難道香港人沒有這個自由?「俾多D錢,食好D都唔得?」富貴,多吃無礙,但貧窮不是罪,我的子女也應該可以接受好一點的教育,資助中小學的校長及老師,慈善團體,宗教辦學團體的領袖,看見直資系統有更多家長投入,不是眼紅,家長肯多付是應該的,但我們都希望校內的較弱勢兒童可以接受好一些的服務及栽培。 期望這每年50億的經常教育經費,可以在平衡貧富懸殊,穩定教師及父母人心,維持教育公平,栽培下一代上發出一點光輝及熱力。

50億,是一個觸動教育界人心的數字。記得在回歸首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宣佈撥款50億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本人亦在當時被委任為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之一。

回想起來,其中點滴仍歷歷在目:
首先,設立五十億元基金,震動世界,宣示董先生重視教育對特區未來的影響,十分重視下一代的培育。其次,針對當時一些理財原則,所謂「量入為出」,領導層明白,萬一政府財政緊拙,對教育撥款有所制肘,也有基金可以靈活撥款,不受財政預算的條文規限,教育項目有些「私己錢」,加強持續發展的效果。最後,當時政府對學校用款的規管比較繃緊,常常是專款專用,錢銀間的抽屜不能打通。若學校有創新性工作,又不能在經常性開支中支付,便可向基金申請撥款,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並把經驗予以推廣。

 

期望可以維持教育公平

記得在首五年委員任期的任內,基金存款由50億降到約37億,即是說在三數年間,基金津貼教育界十多億元,受惠的中、小、幼、特、大學、甚至教育署都有,足証教育撥款或有不足及靈活用款的市場需求。教改推展後,學校的工作量大增,對財政的需求亦大增。在基礎教育界多番要求下,政府亦深感需要增加資源,便設立了學校發展津貼,每間標準班數學校每年有約50萬元的非經常津貼,用作減輕老師工作量及增加學生活動用款,回應當年的訴求。近年,這項撥款由非經常性漸轉為經常性撥款,亦証明學校是需要這項撥款支撐經常性開支。

基於政府每年按財政預算計劃使費,學校的急切需要只能用按年支付方式撥款,大大增加學校財務的不穩定性,譬如︰支付了三年的「有時限學校發展津貼」取消了,運用資金招聘的合約老師便要離職,類似的情況近年愈來愈多。不同的新計劃及新的需要下,政府用不同機制按年撥出津貼,教育界形容為吊鹽水機制,當然是有好過無,但一旦關水喉,又有合約老師要離職,老師工作的生態環境可見一斑。

最近教育界亦有些擔憂,由2017年9月起,政府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教育支出亦一定會大增,錢從何來?

過去多年來,官員最常用的壓制教育界增加撥款要求的句式是這樣的:「餅只有這樣大,你用多了,其他界別便少了。」我們都知道幼兒教育重要,我亦甚至常常說零至三歲的教育最重要,我們一直不滿足應用”學前教育”這四個字,把幼兒教育界摒諸運用公帑資助的門外。我們都希望幼兒教育真真正正成為我們基礎教育的其中一個亮點。但資源不足的憂慮還是有的。

這幾年因為適齡入學人數減少,縮班殺校後所得的款項,部份留在教育界用款項目下,我們才多了些吊鹽水使費,但近年小學人數呈上升趨勢,倘若因輸入勞動人口,增加就學青少年數目,教育經費緊拙的情況必會加劇,教師職場的不穩定性亦會持續甚至大增。在這個時候,我們再次聽到「50億」這個亮麗動人的詞語。

林鄭月娥女士在其競選政綱中,把教育放在首位,並聲稱若當選,每年增撥50億元教育的經常性開支,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概括兩點︰

1. 每年50億不是一個小數目,可以補填很多缺口。幼兒教育使費,合約教師轉入常額教師,一些吊鹽水短期計劃可以轉為常設機制,也可資助自資專上學生的學費,幼、小、中、青、成人、父母皆可受惠。

2. 這是經常性開支,不用擔心「俾俾下攞番」,也不用寫大批申請書,卻因為被認為沒有甚麼創新元素,被人丟入廢紙箱。

在此,我衷心講句︰「令人振奮」。我希望將來能夠落實有關措施,我覺得林鄭月娥女士長期在政府服務,尤其在社署及扶貧的工作經驗,令她明白貧富懸殊正深深侵蝕香港的基石。舉一個例,教育界都在一些掙扎裡,這便是「轉直資」的問題。直資學校制度的建立,原則是讓一些可以多付出的家長,把資源投放在子女身上,難道香港人沒有這個自由?「俾多D錢,食好D都唔得?」富貴,多吃無礙,但貧窮不是罪,我的子女也應該可以接受好一點的教育,資助中小學的校長及老師,慈善團體,宗教辦學團體的領袖,看見直資系統有更多家長投入,不是眼紅,家長肯多付是應該的,但我們都希望校內的較弱勢兒童可以接受好一些的服務及栽培。

期望這每年50億的經常教育經費,可以在平衡貧富懸殊,穩定教師及父母人心,維持教育公平,栽培下一代上發出一點光輝及熱力。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