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比如我們在唐代,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那我們怎麼知道王維、孟浩然的詩歌?(網上圖片)
文:林怡劭(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
在宋代文學領域廣負盛名的艾朗諾教授,在這次訪談中與我們談了自己的研究興趣與學術觀察。對於李清照,艾教授分析其女性身分與當時社會眼光造成的衝突,對其各類文體之創作均有更為深刻的闡述;承繼對宋代女性的關懷,他還看到了《夷堅志》中「八卦」式文獻的特點與價值;最後他跟我們分享了近幾年來盛行的文本史研究,讓大家對美國漢學發展方向有了更多的認識。
艾朗諾(Ronald Egan),美國漢學家,1948年出生,1966年就讀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英語系,隔年開始接觸中文,後入華盛頓大學遠東系。1976年取得哈佛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以《左傳》及先秦敘述形式為題。1977至1984年間,在哈佛大學教授中文。1987年至2012年,在 UCSB 擔當東亞系教授。2012年至今,為 UCSB 榮譽教授,並為史丹福大學東亞系孔子學院漢學教授。
問:請問艾教授,現在漢學研究非常興盛,那你覺得各國之間例如歐洲、美國等等,各自的漢學研究有沒有什麼特點?
答:北美的情況我比較了解,但是歐洲的情況我不太熟悉,也很難說。
問:那就問美國。你覺得美國各大學之間的漢學研究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氣、獨立的特色?
答:你要知道在美國研究二十世紀之前的中國文化,其實也不是很發達的,研究這個主題的學者不多。所以與其說哪個大學有自己的風格、特點什麼的,寧願說某一個漢學家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一種看法、一些特點,我們沒法達到不同學校有不同學風。
問:你以前曾經談過一些老師對自己的影響,那您之後這幾十年也很常到世界各地去交流、開會,有沒有對哪個學者──不管是亞洲還是美國──印象比較深刻的?
答:我現在差不多每年都會來香港或中國開會,每次來不管會議的主題是什麼,地區是哪裏,我都學到很多東西。當然大家都有很多不同方法,上一輩、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等等都有不同方法,所以很難一概而論。
問:延續先前的問題。我們知道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國學者像是孫康宜、Stephen Owen(宇文所安)等等好像主要還是集中在美東地區,那美西的研究狀況大概是怎麼樣的?
答:都在改變。像我們知道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唐詩就是 Paula Varsano(方葆珍)嘛;UC Irvine(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有一位叫 Michael Fuller(傅君勱)研究宋詩;以前 Michigan(密歇根大學)有林順夫研究南宋詞,他現在退休了;加拿大 McGill(麥吉爾大學)Grace Fong(方秀潔)也做過南宋,但現在跑到明清了,總歸而言並不多。
問:所以北美漢學研究中研究古典文學,尤其是唐詩宋詞這一塊,是不是現在大多轉到明清了?因為我們知道以研究現實來講,明清自地理大發現以後可以研究物質文化,可以研究女性群體,它提供的研究素材、研究角度其實是多得多的,所以這會不會是造成現在中古文學研究沒有那麼盛的原因?就是我們是不是還在尋找一個新的角度、新的方法,重新去闡釋我們這一個舊的體系?
答:應該說研究唐代文學也有一個新的方向,就是將文學和文獻、文本史的關係一起研究,比如 Christopher Nugent(倪健)他寫唐詩相關的文章,但不是傳統研究唐詩的那種方法,和今天(2016.02.27)早上陳君發表的那篇文章(〈文本之河:漢魏六朝辭賦文本的流動與變異〉)相似,討論文本流傳。不過 Nugent 是以唐詩為重點,研究唐詩中 orality 佔了多少重要性,written 佔了多少重要性,memory 佔了多少重要性,它怎麼樣流傳、文字怎麼樣改變,就是以唐詩作為研究文本史的一種材料。
不限定文本 研究傳播和流傳
問:類似 cultural study?
答:也不是。cultural study 更寬,這就是 book history 的一種方法。他並不像從前人家研究王維,就要知道王維詩歌的特點;研究孟浩然,就要理解孟浩然詩歌、文風的特點。不是 stylistic 的一種研究,是把所有的唐詩當作對象來研究。His interest is in the production, the circul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is body of writing. It’s a relation to orality. 比如我們在唐代,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那我們怎麼知道王維、孟浩然的詩歌?是看寫本,還是聽人家的朗誦?我們如果喜歡,要傳給家人、朋友,又用什麼方法?是我們聽到人家朗誦再把它寫下來給朋友,還是我們聽到以後又背給別人聽?他研究唐詩的這些方面。這些大多是哈佛畢業的研究生,一個叫 Jack Chen(陳威)在 UCLA,Nugent 也是哈佛,多半是 Owen 的學生。還有一個 Sarah Allen 寫過唐傳奇的論文,他的研究跟以前也不一樣,是研究唐傳奇的口語流傳,後來出現好幾種版本,每個版本故事都會變化。剛剛提到那個 Jack Chen 還編了一本書,研究 gossip,gossip 跟文學是什麼關係?這也是一種oral,就是原來沒有寫下來,後來怎麼樣表現出來變成文學作品。
問:老師的意思是,以前研究比較多用 close reading 的方法,關注文本內部的意旨,現在則不一定限定在文本裏面,而研究它傳播、流傳的狀況,還有版本異文的情況。
答:對。
問:我覺得現在亞洲地區好像也漸漸流行這樣的方法,像南宋的印刷術、印刷傳播,這幾年也有一些相關研究著作出版。
答:其實我對洪邁《夷堅志》也受了這個方法的影響,因為《夷堅志》裏面的故事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他聽別人講的,他故事最後幾句話常常會提到「什麼什麼人說」,也就是「誰告訴我這個故事」,看書裏面所寫有十分之九是別人跟他說的,不是他看文本看來的,更不是他創作出來──好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說那樣,並不是。它就是 gossip嘛!(笑)
比較文學:研究新的技術與傳統的衝擊
問:那艾教授您對於比較文學這方面呢?有沒有什麼看法?
答:我是很感興趣,但是我自己的瞭解不多,不過我想到現在也有寫本史的比較研究。在美國,研究歐洲中古時代文本史已經很發達,就是 manuscript study,寫本史。兩年前我和 Stanford(史丹福大學)英國文學系一個老師在北大參加一個會議,叫「中古時代歐洲與中國寫本史」,裏面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專家,一些是研究歐洲中古時代的寫本,另外是研究中國唐宋的寫本,這兩種學者一般來說不會在一起開會,因為語言是很大的問題,那些用英語發言的人全都要另外有人幫忙翻譯成中文,因為有許多根本是第一次到中國來,甚至是第一次到亞洲。(笑)明年我和這個英語系的教授希望再開一次會議,但還沒決定是在中國哪裏──可能在上海,可能在北京──我自己目前想的題目更具體一點:「The adapted printing」,就是印刷技術剛剛發明的時候,怎麼樣和以前寫本的傳統彼此影響?怎麼競爭?雖然歐洲這段過程比起中國晚了幾百年,不過我們現在不管誰先誰後,主要研究兩種文化中新的技術對傳統的衝擊。它肯定影響很大,但像我們知道中國雖然宋朝時印刷術就很發達,卻也還保存着舊的寫本傳統,所以它們之間究竟怎麼互動?我就想把這個當成一個新的主題。
問:我們又想到田曉菲教授之前也出了一本書《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之前張宏生老師也提到明清時期很多詞人寫詞會給親朋好友評點,那到底又是怎麼傳播的?這些也很有趣。
答:對。我想不同時代的傳播形式、方法又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