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鏈引領商界未來

傳統銀行在這次科技變革之中,衝擊無法倖免。但只要順勢升級轉型,仍可找到新機遇。
自從2008年比特幣開始在國際市場流行,區域鏈亦隨之發展,成為具革命意義的網絡新技術。有人預言,這種創新金融科技的影響力,可與互聯網相比。大勢之下,商家又豈能對此毫無認識?

應科院:區域鏈勢將顛覆商界傳統

區域鏈在商界成為新一波熱潮,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身為本地科技前沿機構,自然躊躇滿志,決意好好迎接這一次機遇。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希望,他們在未來三年間能為市場提供兩至三個區域鏈應用服務。副總裁(金融科技)王世松闡述,區域鏈具備無法更改及難以攻擊兩項特性,使它可以顛覆商界傳統。「這兩項特點令區域鏈可以將所有東西數碼化,這就是區域鏈的威力。」

無法更改 難以攻擊

區域鏈的第一大特性,就是無法更改。王世松表示,我們可以把區域鏈視為一個特別的數據庫。此數據庫之特別,在於「只加無減」——可輸入新數據,卻無法更改現存數據,更不能將之刪除。「在區域鏈上,任何修改都不可能。」
他解釋,很多重要文件,例如法律、金融貿易文件,時至今日仍然未能數碼化,乃因為普通數據庫易遭竄改,有礙保安。「這些文件通常都涉及多方,傳統網絡數據庫易於入侵,一旦文件遭惡意修改,交易就會出現問題。」區域鏈由於其無法更改,安全更加得到保障,買賣雙方在缺乏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仍可放心交易,《經濟學人》故譽之為「可信工具」。
王世松續指,區域鏈的另一特性是其可靠的分布式系統,使之能抵擋駭客攻擊。區域鏈的數據並非集中存放於一處,而是分布於無數節點上。「即使某個節點受到駭客攻擊,數據尚存於千萬個節點,不致流失。」

造福商界的兩個好處

王世松認為,區域鏈可以為商家帶來兩大好處——減省成本、提升效率。以往,買賣雙方簽訂合約時需有銀行作中介人。區域鏈普及後,買賣雙方可以直接交易,達到去中介化。可想而知,傳統銀行在這次科技變革之中,衝擊無法倖免。然而王世松指出,銀行只要順勢升級轉型,仍可找到新機遇。「銀行某些業務確會受影響,但成本亦會因區域鏈而降低。」事實上,銀行業界區域鏈將帶來的衝擊已有認知,現已積極學習最新技術,務求將區域鏈技術盡量發揮,減輕營運成本,於新浪潮分一杯羹。
王世松說:「區域鏈就是加速數碼化的催化劑。」所謂數碼化,其實就是無紙化。日常商務,牽涉數之不盡的文件。「實現無紙化,商家再也毋需安排人手於核對、等候、聯絡等跟進工作上,同時節省文件往來的時間。」王世松更指數碼化後,曾經需時數月的工作流程,可能只需一天就可完成。
他補充,在區域鏈上的合約稱作「智能合約」,它能夠隨着交易不同階段而更新資訊狀態。「例如賣家要求銀行融資,銀行不但可以直接在區域鏈上審核交易細則,更可以在合約上添加『某銀行願意向某賣方融資某金額』等資料。」
王世松形容區域鏈為加速數碼化的催化劑。(灼見名家圖片)
王世松形容區域鏈為加速數碼化的催化劑。(灼見名家圖片)

加強了解 迎流而上

當年互聯網普及,舉世習慣頓時大受影響。如今市場面對將臨的區域鏈普及浪潮,不少人預期衝擊同樣巨大。不過王世松強調,這有異於互聯網變革。「互聯網面對全球所有用戶,轉變人人可以感受到。區域鏈則相對是後台技術,普通用家可能絲毫不察。但我可以大膽地說,商界將來感受到的革新,絕不下於當年互聯網來臨。」
那麼,商家應該如何轉型,才可於這次變革中獲利?王世松表示,商界首務是吸收知識,以及培訓能純熟運用區域鏈的人才。「區域鏈的應用傾向知識層面,所以商家毋需添置什麼硬件,反而必須充分了解區域鏈如何有利經營。」他更指出,海外正研究把區域鏈技術應用至各個範疇上,例如版權管理、支付系統、公用服務等。至於香港,主力發展的則是傳統強項金融業。

按步就班 順應法規

談到應用層面,湯復基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早前委託應科院草擬區域鏈白皮書,研究貿易融資業務如何結合區域鏈新技術。「每逢金融科技有新技術,必須解決法規監管的問題。」他認為,與金管局合作也有好處,因為局方亦希望了解現存法規如何配合新技術的發展。
事實上,年前比特幣就已掀起全球爭論,當時很多人認為它是為非法貨幣。所以,為避免如比特幣所引起的法規問題,湯復基計劃首先發展較低爭議的應用服務。「例如現正與中國銀行合作的項目主題是物業估值,這是較易讓外界接受的發展方向。」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會刊《商薈》2016年12月號)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