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清山塾」原來是一間廢棄的幼稚園,現在活化成為社區藝文空間。
香港寸金尺土,民間力量要找地方推動藝術文化殊不容易。上周日閱覽《明報周刊》的報導,發現鬧市太子站附近新設了一間以「食物、環境和教育為主題」的共享空間,故決定周末前去走一趟。無巧不成書,周初又收到一位朋友的邀請,在周日到屯門的一間新開社區藝文空間參與一個有關當地歷史文化的講座,故兩天內走訪了兩間經營模式各異及風格截然不同的社區藝文空間。
筆者周六中午到太子,在離地鐵站不遠處已找到「儷凱酒店」的位置,乘升降機到一樓,即看見「壹樓共同社」的招牌(圖一),側邊亦印了共同社五間合作社企的商標(圖二)。共同社大約有一千五百呎,入門左側是圖書閣和工作坊場地,中央位置是食堂,右側是士多及公共廚房,另外更有一個小型平台。
「壹樓共同社」在面書上表達了「讓志同道合的團體聚首一堂,推動合作運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宗旨。該共同社是由發起人鄒崇銘從韓國把這種營運模式帶來香港,他們的的信念是「今天的消費者有更高的要求和智慧,實行『自己生活自己管』;在價值主導的年代,大家願意在消費和生活日常中,尋找更大的自立自主、社會價值和意義。」該社由「家家士多」、「SHY Dance Café」、「家家廚房」、「家家學堂」及「長頸鹿繪本館」五個單位合作共惠經營,以社員共同承擔形式運作,致力推動環保、社區及文化活動,共同創造一個以食物、環境和教育為主題的共享空間。該社的資金主要來自四位股東,再透過社員制進行眾籌,一班人共同出資、籌劃和管理。他們的遠景是每區都開設「共同社」,實踐真正社區自助,自立自主的消費和生活模式。
筆者周日中午前去屯門,由兆康站步行數分鐘即見到「清涼法苑」的山門(圖三),沿石階而上,即到達「清山塾」(封面圖)。「清山塾」原來是一間廢棄的幼稚園,現在活化成為社區藝文空間。甫進入「清山塾」,面前的中庭是展示空間,目前正展示本地雕塑藝術家岑愷怡的作品《彩虹系列II》。一座一座彩虹色的拱橋爬梯正正呼應著昔日幼稚園的遊玩設施,右則是多用途活動空間,可以在此進行講座、展覽及工作坊,正面是書店及素食餐廳。由於「清山塾」屬於清涼法苑的產業、又位於舊稱青山的屯門,前身是「見修幼稚園」,遂命名為「清山塾」。
創辦人胡敏儀一向從事藝術行政工作,透過朋友接觸清涼法苑的負責人,租用了廢棄了的「見修幼稚園」,希望可以推動藝文活動,機緣巧合伙同文化人洪永起辦的素食餐廳及書店,結合了藝術和飲食,以活化廢棄的校舍為社區藝文空間。「清山塾」的經營模式主要是提供素食餐飲,並售賣書籍、影碟、唱片等,透過策劃社區性項目、講座、工作坊及藝術展覽,引入人流,希望發展成為獨立於贊助而發展成自給自足的藝文空間。
「壹樓共同社」隱於鬧市,「清山塾」則藏於郊野,兩間的經營模式各異,風格亦截然不同,但其理念及宗旨卻有不少不謀而合的地方。兩者均有共享空間的理念,宗旨也是推動藝術及文化,而且經營主軸也是離不開餐飲及銷售文化產業。除合伙人共享空間外,他們更會把空間跟外間人士共享,透過租賃展覽或活動場地,讓更多藝術及文化活動可以有空間拓展,達到共贏的目的。
「共享空間」,「互利互惠」的理念似乎已成為文化事業的新趨勢,相信在不久將來,更多藝文共享空間會如雨後春筍般在香港十八區出現。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