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一次戰役,輸了一場戰爭的教協

有民主大師說:「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及聲音是民主的基石。」
封面圖片:作者希望大家反思的是,為什麼教協歷屆都不會派出與席數等額的參選人?(亞新社)
 
每年1月初,都是送舊迎新的時份,報章裏不少篇幅,都有去年十大新聞的回顧等資訊。去年,最重要的教育界新聞有哪些?我個人認為最矚目的是:「教協勝出教育界選委的所有席位」。
 
眾所周知,教協是本港最龐大的教師工會組織,歷屆教育界選委選舉,派出的參選人戰無不勝,但全數勝出教育界選委議席,今次卻是第一次。究其原因,以往多屆,教協派出的參選人數目都低於教育界選委議席的全數,以上屆為例,教育界選委議席仍然是30,與以往歷屆相同,但教協派出的參選人數目是25,結果是,教協派出的25人全數勝出,而其餘五席由教育評議會、教聯、女教師協會等教團的參選人勝出。
 
你會問,既然教協歷屆派出的參選人都會勝出,今次派出的30人全數勝出,有啥特別?為什麼會成為你個人心目中的頭條大事?
 

為何教協一反常態?

 
我希望大家反思的是,為什麼教協歷屆都不會派出與席數等額的參選人?而今屆放棄了這個做法?其實教協領導層都明白,根據往例,教協派出的參選人會囊括所有議席。問題是,為何一至四屆他們都派出少於名額的參選人,而這次一反常態,要盡取所有議席?
 
有民主大師說:「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及聲音是民主的基石。」
 
從歷屆選舉,包括立法會議員,教育界選委的選舉可以看出來,教協的會員票是大勝的本錢,但也可以看得出,不是所有教師都擁護教協所走的政治路線。從立法會議員選舉去看,何漢權、蔡若蓮與葉建源對壘的兩次選舉,約有1萬至2萬個投票人不滿意教協的立場,這不是少數。從教育界選委選舉看,起碼有7,000多至8,000多教育界選民不滿教協的立場,就算這只是少數,也應被尊重。以往歷屆教協領導人不盡派參選人去爭奪所有選委名額,有其背後原因,或許他們是要尊重少數人聲音及權益這一塊民主的基石吧。那麼,今次為什麼不這樣做,是誰人去決定不這樣做,有沒有問過會員,然後去決定這次的改變?
 
你或許說,一人一票選舉就是這樣,人多欺人少的,不是嗎?
 
我跟着要問,為什麼立法會裏的民主派「大佬」卻不這樣想?記得9月立法會展開會議,最重要的議題是各個所屬委員會選舉正副主席,大家試翻閱報章,可以看見建制派及非建制派兩組議員,紛紛加入不同委員會,為的就是要在第一次開會時爭取正副主席名額。有泛民「大佬」公開說,我們的選民基礎是六四之比,今天我願意退一步,希望委員會正副主席名額可以是一半一半,意思說,希望建制派在投票時作出協調——這個說法表示希望對方尊重一個選民基礎的比例,若這是言之成理的一種想法,那麼教協為何在另一個選舉卻不根據這種民主派的共識去處理?這是不是講一套,做另一套的示範?當天泛民大呼制度暴力,今天教協為何「照辦煮碗」?假若我是教協會會員,我會問下列兩個問題:
 
一、盡取教育界選委名額這個做法,有無經過討論及是如何做出的決策,與尊重少數人意見及聲音這塊民主基石的理念有否背道而馳,為何與以往幾屆的選委選舉策略不同?
 
二、今次盡派30人參加選舉,表面上誇口具有代表性,但細看其中退休人士比例偏高,甚至有說竟然沒有一位是現職小學界的代表,多年來會務廢弛,誰人負責?輕看小學界前線代表,有何原因?
 
依我看,教協這一役,是贏了一次戰役,卻輸去一場戰爭,廣大的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群會問,這是一次示範?一次勝利?還是⋯⋯?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