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14:34: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港人百年前賢謝纘泰

辛亥革命前傳鉤沈之四

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的革命事業得助於謝纘泰良多,他若沒有謝纘泰的支持,便如失股肱。興中會的事業,也不能這樣的波瀾壯闊。
封面圖片:百年前的港人精英謝纘泰(作者提供)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香港和中國各地都舉辦不少紀念活動。在許多相關人物中,我們不能忽略百年前的港人精英謝纘泰。
 
謝纘泰原名謝贊泰,廣東開平人,在澳洲出生。他17歲時拿着替他洗禮格林衛主教 Bishop Greenway 的介紹信踏足香港土地,不久便認識到許多香港上層社會的外國人物,使他後來進行革命事業時得到不少助力。
 

興中會第三號人物  

 
謝纘泰於1890年和楊衢雲、何星儔等當時知識分子組織輔仁文社,楊衢雲因年紀最長被推為領袖。文社由談文論藝開始,繼而評論政治國是,最後成為策劃革命的組織。謝纘泰對比他年長十歲的楊衢雲至為欽佩,一生追隨無懈無悔,為革命事業奔走努力。1895年春孫中山和楊衢雲携手在香港創立興中會,楊衢雲被推為興中會首任會長,與謝纘泰的竭誠支持不無關係,而謝纘泰也成為興中會的第三號人物。
 
謝纘泰是興中會的領導層人物,擔當極重要的角色。在謀求外國人聲援及宣傳,製造革命聲勢上盡顯所長,做得有聲有色。由於他甫抵香港後即打開與香港政府管治層人物關係,更與當時港督卜力相處極洽,也認識不少議員和當時的社會賢達。又認識當時西報的編輯記者,爭取到他們的同情協助,使初生的革命事業在驚濤駭浪中破浪前進。每次重大革命事件之前,謝纘泰都和香港報章和倫敦的《泰晤士報》等有影響力報章合作,製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廣州首義起事前,像《德臣報》的 Thomas H.Reid,《士蔑報》的 Chesney Duncan 言論都力挺革命意識。《德臣報》的編輯和《士蔑報》的編輯竟參與起草興中會對外國列強的宣言書。1895年5月,謝纘泰撰寫的「告光緒皇帝的公開信」就在這些報章上發表,新加坡和遠東各報皆有報導,轟動一時。
 

人脈關係  盡顯所長 

 
廣州首義五年後乙未年惠州起義前,洋人鑑於早一年的義和團嗜殺洋人的舉動,對中國的民眾運動都有戒心。革命黨人遂借《德臣報》發佈惠州起義宣言,明確指出義舉只是反對清廷政府而非反對外國人,使他們放下心頭石。謝纘泰為革命製造輿論,人脈疏通、宣傳奔走之功,當時可說是第一人。廣州首義失敗,孫中山和楊衢雲都要逃亡,楊孫得以從容離港,也多得謝纘泰、何啟等人在港府中斡旋,也因謝纘泰在媒體大力宣傳革命,使楊衢雲和孫中山受到最輕微的離港五年之處分而已。
 
有人曾質疑謝氏在興中會的領導地位,何以他又不用逃亡?其實謝纘泰因在澳洲出生,持有英國護照,這是當時華人罕有的特殊身分,不會被勒令離港。當時港府亦喜見香港有精通中英雙語的華裔人士,這樣對香港華人社會的了解和溝通有積極的幫助。據知當時港府的態度是謝纘泰有輿論自由,但不能參與實際的反清行動。但話雖如此,港府中人其實對革命者同情,其後許多事態都證明此言不虛。
 
謝纘泰在楊衢雲、孫中山離港期間,是興中會的領袖。在楊衢雲被刺後,孫中山即自日本寫信給謝纘泰,言詞哀切,內容有「所有楊君之友,自香港南北以及西方各路,請足下作主代寄為望,書難盡言,伏維惠照不宣。」之句,可見謝纘泰在興中會的地位。蔣介石第二任妻子陳潔如在回憶錄中載:蔣介石欲命陳果夫用100萬元收購一幀楊衢雲和孫中山於戊戌年在日本合照的相片。因楊昂然坐在前列,孫則站於後排。蔣認為此照有失孫之身分。當時誰人手持此張照片?正是謝纘泰。當時100萬的購買力可比今日1億。假如謝為子孫日後優裕生活而出賣此照,興中會早期真相便被埋沒。但謝氏不為巨利所誘,照片得以流傳。楊衢雲當日地位因一幀照片而勝今日千言萬語銓釋,事件更反映出謝纘泰個人的稜稜風骨。
 

太平天國的餘波 

 
據筆者揣度,謝纘泰的推翻滿清思想,早在澳洲的少年時代便孕育出來。原來謝纘泰父親謝日昌是太平天國部將,又是洪門長老(註1)。太平天國失敗後餘眾四散逃亡。謝日昌便是其中一人。一些人逃到澳洲,也有人逃到香港。姑勿論今天我們對太平天國的評價如何,但太平天國與清廷誓不兩立的血海深仇讀史者皆知。謝纘泰在庭訓面提下,早懷推翻韃子、驅除滿人,秉承父意的壯志雄心。其實廣州首義招勇,很難說沒有太平天國後人參與,說不定這些人還是這次革命軍的核心。香港西營盤的東邊街、正街、西邊街,和第一街、第二街、街三街,規劃之整齊港島無出其右,實因太平天國潰敗後大量餘黨兵勇湧到香港,港府因而劃地設置,當時香港居有大量太平天國後人餘黨,殫思極慮為父兄報仇絕不為奇。楊衢雲後來被兩廣總督德壽買兇行刺殞命,謝纘泰領導的興中會發動第三次革命,史稱「寅洪全福之役」,打的便是「大明順天國」的旗號,結果也是失敗告終,謝氏亦從此退出政治舞台。
 
現在看來,打出「大明」、「天國」是一種倒退。但有人認為謝纘泰要借助太平天國後人的力量,否則招勇便沒有號召力,此舉實有難言之忍,看來也是成理之言。近人多論辛亥革命,但總是忽略太平天國對革命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品格高潔  多才多藝 

 
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的革命事業得助於謝纘泰良多,他若沒有謝纘泰的支持,便如失股肱。興中會的事業,也不能這樣的波瀾壯闊。謝纘泰不愛名利,忠於革命,不怕險阻,不辭辛勞,不畏強權,不受利誘,品格高潔。後期謝纘泰見到事之不可為,適時退出革命活動,但仍關心社會,關心國人。袁世凱稱帝之日,謝纘泰也發出呼聲怒吼。
 
謝纘泰生於1872年5月16日,歿於1938年4月4日。其人剛毅智勇,亦多才多藝,於60多年歲月中,在社會上作出不少傑出貢獻。謝纘泰是中國第一個漫畫家,早年在國勢頹危時繪畫漫畫「時局圖」,指出各國意欲瓜分中國的意圖,喚醒國人。當年極受社會重視,雜誌報章亦愛翻印介紹。今日亦是展覽會中備受觸目的作品。
 
「時局圖」(作者提供)
「時局圖」(作者提供)
 
謝纘泰也是中國第一個飛艇設計家,中國航空紀念郵票已收錄謝纘泰的肖像,郵票在北京有售。據《楊衢雲家傳》載(註2),謝設計之飛航工具氣袋為欖形鋁製,艇面分列前、中、後,有直升車葉三,艇前後均設推進車葉。又英軍在熱帶地區所戴長尾帽,亦是謝纘泰發明。其理與客家婦女所戴頭頂通巨孔,邊繫裙布之竹帽同,因布裙遮掩,軍士後背心便不受熱曬之苦。
 
現在行銷香港的英文報章《南華早報》,謝纘泰是創辦人之一,當時譯稱《南清早報》,創辦目的在鼓吹革命。其家人現亦擁有謝纘泰名字的第一號股票(註3),讀者在讀報之餘,很難會聯想到這份行銷香港的英文報章創辦者竟是百年前的香港人傑。
 

 

1 近人黃福鑾著華僑史,言謝日昌是平南王黃德滋部將。其家族後人對筆者言謝日昌是洪門長老。
2《楊衢雲家傳》由先父拔凡公撰寫。先父為楊衢雲堂弟。生前年輕時曾與謝纘泰詳談革命逸事,自謝氏口中所得頗多珍貴資料。
3 此說請見《楊衢雲家傳》所載。謝家族後人對筆者言及創辦南華早報資金多為謝父所出。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