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導致學生自殺的原因複雜,當中或涉及個人和社會因素,但是教育界在這個問題上,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Pixabay)
早前,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完成檢討報告,指出學生自殺問題與教育制度無直接關連,令人大惑不解。當然,導致學生自殺的原因複雜,當中或涉及個人和社會因素,但是教育界在這個問題上,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香港教育改革愈改愈亂,教育政策火上加油,難道不應該深切反省嗎?
教育改革 異化現象
首先,自2000年教改推行以來,「全人發展」、「一生一體藝」、「其他學習經歷」等理念風行一時。影響所及,中小學和幼稚園收生多要求面試者「樣樣皆能」,以致出現「異化」,課外活動變成競爭學位的手段,學生無法享受箇中樂趣,最後「全人發展」演變為「全方位競爭」。與此同時,由於教改引入「一條龍」辦學模式,鼓勵興辦直資學校,又容許中小學以面試形式「自行收生」,最後也異化為「提早競爭機制」,學位競逐由小一或幼稚園開始,家長期望子女「贏在起跑線」,三歲入讀幼稚園面試班的怪現象應運而生,早已引起社會關注。在教育改革的異化下,莘莘學子的學習壓力只會與日俱增。
愉快學習 遙不可及
再者,高中學制開展以後,入讀大學的基本要求更改為四個必修科加一至兩個選修科,學生須要同時在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主科取得佳績,令只精於數理而語文稍遜,又或是語文出色而數學欠佳者,只得望大學之門而輕嘆。考評方式上,教育改革強調培養思維技巧和共通能力,中文和通識科評分準則飄忽不定,前者更成為死亡之科,令不少家長和學生聞之色變。校本評核本意是避免「一試定生死」,結果變成「試試定生死」,學生壓力自然必大增。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高中學制下,絕大部份學生都可升讀中六,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和家長入讀大學的期望。然而,當局沒有相應增加大學入學比率,將大學入學試變成低風險考試。結果,中學文憑試壓力比以往高考有增無減,學校要以大學入學率向家長和社會交代,形成高競爭和高壓力的教育生態,愉快學習已成遙不可及之事。
競逐之風 催谷學校
除教育制度的設計外,教育局在執行時也加劇學校評比和競逐成績之風,對學生自殺問題負有一定責任。近年新生人口連年下降,教育局借此機會掀起縮班殺校之風,將收生不足學校標籤為成效不彰,不受家長歡迎,然後以市場機制將其淘汰。於是,不少小學為求奮發圖「存」,紛紛大力催谷全港性系統評估、中一學科測驗等重要考試;中學則大量補課和操練,以提昇新高中學制下的大學入學率。即使一些標榜全人發展的學校,也順應時勢加入不同程度的操練。當年教改「拆牆鬆綁」的理念被成績競賽逐步取代。
在教育局的「監控問責」下,不少學校被迫將教育改革倡導的學生為本和全人發展理念拋諸腦後。當年,為減低各級評估風險,紓緩師生壓力,教改重點項目之一是取消學能測驗、提倡中小學一條龍辦學等措施,為教育界「拆牆鬆綁」。然而,教改推行不久,學校和教師由「改革夥伴」變成「改革對象」,不少衡工量值和問責監察的措施接踵而至,全球系統性評估被異化為監控手段,校外評核或增值指標等由促進自評演化為問責工具,學校被迫千方百計「催谷」成績,教改理念自然束之高閣,惡性操練亦由此衍生。
總而言之,學生自殺問題只是表象,背後實包含一系列社會問題,有待社會各界深刻檢視,各方宜就自身所涉及的範疇深思如何應對,切不可置身事外,推諉責任,貽害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