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幻到科創:再談 STEM

畢竟香港給人的印象就是金融商業大都會!可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科研早已無界限,也乘上了全球化這艘巨輪了。倡議 STEM 的其中一個目標正好是針對這個傾斜的現況,期望通過數理科技研習而誘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創意,並為未來開創新的商業天地。
封面圖片:STEM 只是一個平台。但要成就創科,重中之重的就是提供機會讓創意播種和在有容許創意得以成長的土壤。(Pixabay)
一年多前曾在本欄撰文談及 STEM 教育(註)。當時特首施政報告內有一句提及 STEM (其實那應是配合「雙創」策略(創新和創業)的一個項目)。之後作為呼應,教育局及課程發展處就推出不少與 STEM 相關的研討會。轉瞬間 STEM 在中小學層面變成了一個又新又熱的新氣象,而最為興奮的莫如一些教育專業團體和出版社。

STEM 的新姿態

 回顧上世紀70年代本港民間團體曾合力製造了一波數理學科範疇的課程改革,現今的初中綜合科學科就是當年課改的遺產!(另一個留在筆者腦海中的就是「新數」,一個很抽象的學科。)其後的三數十年香港數理科成績表現優良,但踏入新世紀後,本地開始出現學生害怕課程艱深而退縮。加上學制與高中課程的改革,修讀傳統科學及數學選修單元的學生人數漸次減少。這現象早已為相關學科團體和一些教育專業組織感到憂慮;此間 STEM 以新姿態呈現出來,確是為這些學科團體提供了一個切入點,讓學科有機會再度發展起來。
對於出版社而言,任何課程改革或新教學法的出現,都是他們業務發展的機會。這些年來因著移動學習興起和政府投入資源提升校舍無線網絡,彈出 STEM 概念後,教科書及教材發展商人感到興奮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 STEM 配上課程改革2.0核心概念「持續、深化、聚焦」,對於前線教師或當前的學生,似乎是口號多於一個具體的策略!拜傳媒的發掘和報道,坊間在近年來確是多了學生科研有成的新聞,例如,最新升空的神11內都帶了本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升空、不少本地大專界的教授頻頻獲得國際或國家級科學獎項;從數量上計本地學界科研和科技設計比賽亦比往年的倍增。但是否有有力的証據顯示,青少年對科學、數學、科技範疇的課程修讀興趣有所增加呢?仍是未知之數。
早前香港舉行了一個近十日的創科博覽會,會場展示了國家在過去五至十年間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應用所取得的成就。主辦單位不諱言引入展覽就是為了提升青少年認識國家在這些方面的投入和成就,藉此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十分認同這點,因為近年來數理學科吸引不到太多學生修讀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家長認為香港彈丸之地,科研和科技發展前途不明朗;並影響到學生的選擇。
再者是功利主義作崇,畢竟香港給人的印象就是金融商業大都會!可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科研早已無界限,也乘上了全球化這艘巨輪了。倡議 STEM 的其中一個目標正好是針對這個傾斜的現況,期望通過數理科技研習而誘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創意,並為未來開創新的商業天地。
在參觀博覽會見到深海潛航器、航天飛船、機械人、超級電腦等展品時,不禁想起凡爾納的《海底六萬里》、《星空奇遇記》的企業號、阿西莫夫的「機械人三大定律」和《星球大戰》的白兵、《太空漫遊2001》的 HAL。這些東西的原型構想在過去幾十年來,以至百年前的科幻小說作品內已出現過,如今卻以實體出現並支持科學探索繼續向前行。
這些科幻作者所倚靠的就是創作力,從虛空中構思出這些可以實現的科幻情境。但科幻從來沒有在中小學課程內佔有席位。
要有創科成果非得有創新幼苗和適當鼓勵不可,高調推動 STEM 只是一個平台。但要成就創科,重中之重的就是提供機會讓創意播種和在有容許創意得以成長的土壤。
註:
1. 2015年2月26日。《重整「幹莖教育」的呼聲
2. 2015年11月26日。《STEM 教育與「雙創」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