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來創新 還看人才培訓

香港的教育發展從20年前到今天,從資訊科技教育的基建發展到今天「STEM 教育」的推展,都與創新與科技離不開,這也引證了教育與社會人才培育的重要關係。香港未來創新時代如何,就看我們在創新人才培養的發展。
封面圖片:香港未來創新的成就如可,與 STEM 教育的推行息息相關。(Pixabay)
 
「創新」Innovation 一詞在牛津字典中解作︰「新事物、新思想或新方法」。近年一提到「創新」一詞,大家都很自然將它與科技及電腦連在一起,而今天的教育前線上,「創新教育」一詞可能令大家聯想起「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STEM)。
 
那「STEM 教育」在香港的教育發展上又是如何開始?回歸後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動科技的發展,而第一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文件《與時並進 善用資訊科技學習 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亦緊隨推出,政策是為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訂立資訊科技學習目標,同時制定《資訊科技學習目標》,概述了在各學習階段中,學生須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技能和態度。而這兩份政策文件更成為學校籌劃教學活動以發展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指引。
 

香港創新人才培訓

 
資訊科技教育在第一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文件完結後,並沒有因此而停下來。在過去的20年,政府分別在2004年及2008年推出了第二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善用資訊新科技 開拓教學新世紀」(2004年7月)和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適時適用科技 學教效能兼備」(2008年12月)。
 
在第一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的裝備下,已成功為資訊科技教育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而第二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則加強教師、學生及學校領導在資訊科技上的能力,利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法以加強學與教效能等。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承接第二個策略文件,持續在學與教、課程、技術及基建支援上作加強及發展。
 
2015年第四個資訊科技策略︰「發揮 IT 潛能 釋放學習能量」(2015年11月)文件正式推出,策略包括︰(一)加強學校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及重組運作模式,建設無線網絡及購置流動裝置,(二)提升電子學習資源的質素︰發展電子教科書及推動善用環球電子學習資源及建立教育資源平台,(三)更新學校課程、改變教學及評估方法:更新學校課程、改變教學及評估方法、跨課程應用資訊科技、探索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升學及就業途徑等。當中提及到『教育局亦會提供不同的全方位學習經驗,及視乎需要持續檢討及修訂相關課程,包括在「增潤科技教育學習領域」中的資訊和通訊科技的部分、「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STEM)、新高中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以及小學常識科內與資訊科技相關的部分。「STEM 教育」能融入不同的主要學習領域/科目,並促進跨學科學習。』(香港教育局, 2015)。
 
「STEM 教育」在第四個資訊科技策略文件中的出現,正為「STEM 教育」推展揭開了序幕。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於2015年11月推出為《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概覽文件,而該文件對推動「STEM 教育」的建議和策略和學校未來十年的校本課程發展有直接關係。文件中提出六個建議策略(1)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2)增潤學生學習活動;(3)提供學與教資源;(4)加強學校與教師的專業發展;(5)強化與社區夥伴的協作;及(6)進行檢視及分享良好示例。(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 2015)。
 
香港的教育發展從20年前到今天,從資訊科技教育的基建發展到今天「STEM 教育」的推展,都與創新與科技離不開,這也引證了教育與社會人才培育的重要關係。香港未來創新時代如何,就看我們在創新人才培養的發展。
 
參考資料︰
 
香港教育局. (2015).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文件. 香港: 香港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 (2016年1月22日). 擷取自 香港教育局: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01/22/P201601210394.htm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 (2015). 《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概覽. 香港: 教育局程發展議會.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