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科應加入香港歷史嗎?

不少大專院校的歷史系都有教授香港史專題,而香港史的研究在近年也如雨後春筍,具有獨立探究的價值。
封面圖片:香港史應否成為正規課程的爭議不斷。(Pixabay)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正就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諮詢,新課程建議以各個朝的「政治演變」、「文化特色」、「香港發展」主線,將初中三年的150個教學總節數,劃分為政治演變98節、文化特色37節,香港發展15節。相比舊課程,新課程建議正式將香港歷史列入教學內容,以香港史作為國史的附屬部份,在相關時期加插香港與國家的互動,佔教學時間約十份之一。對於上述建議,有人認為不必強調香港史內容,大可略去「香港發展」部份;有人則走向另一極端,認為要加強課程的本地史元素,甚至將香港史列為獨立專題。在眾說紛紜之下,香港史應該何去何從?
 

鑑古知今 香港史應納入課程

 
首先,就香港史的存廢問題,筆者以為香港史有其不可或缺的教育意義,對回歸後的莘莘學子尤為重要。前人說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可以知今,讀史可以明智,認識「自己」的過去愈多,就愈能夠理解今日的處境,也愈能夠看清未來的方向。回顧歷史,香港曾經受英國殖民地統治,而且九七年回歸後國民教育有所不足,致使新一代對香港與祖國的歷史關係認知不足,國民身份模糊,最終問題叢生。如果能夠加強香港史教育,新一代應可發現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和香港在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身處「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今天,對香港的歷史作出回顧,實在國民教育的迫切課題,而中史科加入「香港發展」內容,正好填補這方面的空白,意義既深且遠,值得支持。
 
再者,就香港史定位問題而言,把香港史列為國史的附屬部份,實屬理所當然。無疑,不少大專院校的歷史系都有教授香港史專題,而香港史的研究在近年也如雨後春筍,具有獨立探究的價值。然而,問題關鍵不是在學術界內,應否將香港史當作專題;而是在中國歷史科內,香港史應以什麼的形式出現才較為理想。中史科的課程精神和內容,當然要以中國歷史為主線,而將香港發展視作補充和附屬內容,實在合情合理。反之,將香港史當作獨立專題史,只會破壞中史科課程的完整性。事實上,建議中的課程模式,能夠將中國史和香港史之間的課題互相配合,教師在教授中國史的同時,一併介紹香港在同一時期的發展概況,或從中國的大歷史看香港這地方的發展,或介紹中港之間的互動,實有助同學了解中國與香港之間的緊密關係,符合中史科的課程精神。
 
最後,就課程份量來說,支持者認為它佔十份之一實在太少,但反對者認為佔十份之一是太多。其實,香港史教學可以讓新一代明白中港之間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應在新課程佔一席之位。舉例而言,教授中國近代史受西方列強入侵的苦難,香港史就可清楚交代香港的三條不平等條約的來龍去脈,使莘莘學子理解九七回歸和一國兩制的歷史背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與此同時,教師又可安排九龍寨城公園等古跡的參觀活動,令課程更生活化和具趣味性,試問佔十份之一又怎會是多呢?當時,香港史有其重要意義,有人認為多多益善,但問題是中國史本身的份量已是不少,相當部份的學校都未能教完初中中史課程。在課時不足的限制下,試問我們又怎可以喧賓奪主,大幅提高香港史的比例,甚至加入其他的香港史專題,形成割股啖腹的情況呢?
 
要言之,香港史教學有其獨特的國民教育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歷史是不斷發展和延續的,令中國歷史變成更有生命力的學科。因此,即使課時有限,筆者仍贊成以十份之一的比例,在新課程中增加「香港發展」部份,並將相關內容融入中國歷代史事之中,以體現中國與香港之間緊密的歷史關係。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