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

10月25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了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五位港台專家學者和資深教育工作者,就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況、保護、教育和推廣,交流意見及心得。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下午,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了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五位港台專家學者和資深教育工作者,就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況、保護、教育和推廣,交流意見及心得。
 
以下是五位講者的分享撮要:
 

張珣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所長)

 
講題:媽祖信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媽祖信仰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成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重獲國家予以合法地位:媽祖廟可以重建,舉行儀式,成立廟方組織,舉辦相關聯誼活動。以個別天后宮為實例,說明媽祖信仰在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發展趨勢。最後,帶出商品神聖化與宗教世俗化、國家政策與地方法律、文創與傳統的討論。
 
五位港台專家學者和資深教育工作者合照。
五位港台專家學者和資深教育工作者合照。
 

王嵩山教授(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講題:台灣原住民族無形文化遺產保存現況
台灣原住民族的無形文化遺產:傳統藝術共18項(中央指定3項及縣市登錄15項);民俗及有關文物共25項(中央指定4項及縣市登錄21項)。以個別項目為例,說明登錄無形文化遺產的情況(包括兩個原住民族聯合登錄同一項)以及困難(包括個別原住民族不願登錄其項目)。
 

鄒興華先生(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組)

 
講題: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背景(包括聯合國的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及範圍;香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方針(包括普查、公布清單及宣傳推廣等);香港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
 

朱劍虹先生(長洲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副校長)

 
講題:以區為本——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分享
以全校參與的跨科組協作模式,透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研習相關的資料,配合實地考察,探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增加學生對長洲社區的歸屬感,並增強本校中三至中五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反思和認同,從而提高批判性思考能力。此外,有關課程更會引導學生認識周邊及鄰區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跨區及跨境的考察,拓闊學生的視野,並從中審視自身對所屬社區文化空間的角色。最後,會總結推行相關課程的經驗,向其他地區的學校推廣,甚至在國際層面供其他國家的教育界人士參考。
 
現場觀眾與本文作者(右)討論、交流。
現場觀眾與本文作者(右)討論、交流。
 

廖迪生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部副教授)

 
講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困境與契機
傳統民俗成為官方承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地方獲得資源加以保育,地方成員感到光榮而願意參與傳承;但要向外界解釋其項目的意義,且標準化過程更破壞民間活動的多元性。此外,旅遊及文化產業經濟利用傳統活動的表演/藝術元素吸引遊客,以發展地方經濟,但會產生遊客與服務提供者(當地人)的不平等關係,並忽略社區認同意義的重要性。保育措施應考慮項目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意義;政府的介入不要喧賓奪主,而要使地方社區保持與項目的密切關係,營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傳統。
 
經過是次考察,加深了筆者對港台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育的認識,希望日後再有機會前往其他地方交流及考察。執筆之日,剛巧中國社科院派員前來本校訪談及取證,明年出版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將收錄本校以區為本——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為特例,肯定了本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貢獻。
 
圖片:作者提供
 
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系列之四
 

朱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