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班級經營的另一個重點是班長的培訓。(Pixabay)
香港教育局推行校本管理,要求學校提交學校發展計劃,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希望學校能有策略地發展一些重點項目,並每年定出周年的計劃和目標,到每年的學期完結便檢討成效,以便調節在下一學年的方向和速度。這些三年的和一年的計劃是有其價值的,讓學校有一定的發展優次和重點。
三年計劃
上個學年,我校剛完成了上一個三年計劃,今年開始新一個三年循環周期。我們把班級的經營列為其中一個關注事項,這是一個回歸基本的優化工作,因為學校的最基本單位就是每一班,如果將每一班的同學組織得更完善,無論是「學與教」和「學生成長」兩方面都會更進一步。班級經營的靈魂人物當然是每班的班主任。
為了進一步再強化班主任的領導工作,學校都成立了班主任的工作小組,每級委任一位較資深和出色的班主任代表,與生命教育組的組長定期開會,討論如何善用班主任節和功課堂。因為學校不知不覺間已進入了第二十個年頭,有不少班主任都是有點各施各法,所以也需要互相交流一下,並取得共識,令各班班主任的班規及寬緊程度較為一致,這樣可以使班務工作更有效率。
現時,小二至小六都是由一班老師當班主任,只有小一級有副班主任的安排。副班主任通常會在開學的第一個學段協助正班主任照顧學生和處理學期初的班務。這個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由幼稚園生升上小學,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小一學期初實行雙班主任制的成效顯著,學生很快便建立了課堂的常規如寫手冊、交功課、派飯盒等。
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的另一個重點是班長的培訓,過往學校每班都會選兩位班長,任期通常是半年,任期完結後由班主任另選兩位同學擔任。但由今年開始,我們希望有更多時間和更有系統培訓班長,所以把任期延長為一年,並以「有效人士的七個好習慣」為訓練的主要架構,希望進一步發揮班長的領導力。
除了班長,學校亦要求每班班主任挑選組長,並加以培訓,通常每組4人,班主任都會按同學的學習能加和表現去分組,原則是各組的能力要相約,每組有一位成績較高的作為組長,另外有兩位成績中等和一位成績較為遜色的。組長的角色是帶動組員進行各種課堂的活動,如討論和彙報,組長亦會主動協助其他組員,並在評估測考前組織温習小組。當然,這些組是需要經營的,學進組的老師也會訓練組長,並協助及鼓勵他們發揮他的領導才幹,推己及人,由我(I)變成我們(We)。我們相信小組的安排可以有效幫助成績較弱和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因為如果他們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可以向組長及組員求教,學在當下。另外,他們也有更多機會和動機去參與課堂的活動。
同學的歸屬感
到了小五及小六,學生的年齡較大,學校便讓每班的同學以「一人一票」的方法選出一位班代表。班代表可協助班主任組織各類的活動如班制比賽、聯歡會、大食會、旅行及畢業營等,以發揮他們的領導能力。另外,校方亦會定期會見班代表,咨詢他們對學校的意見,讓同學體驗民主的做法。
學校希望每一班的組織能夠更緊密,每個同學的職責更清晰,而且能夠分工合作,發揮團隊精神。要組織和經營好一班,班主任的職責至為重要,挑選合適的同學當班長和組長,而生教組及學進組的老師又負責訓練他們,讓同學懂得如果做好自己,幫助別人。相信,每班的班長和組長都會較以前發揮得更好,令到課堂的秩序和學習更有效率;高小的班代表更可主動策劃更多元化的班級活動,令到每班各具特色,增加同學對自己班的歸屬感。